资源简介 西宁市2025年初中学考九年级调研测试(一)物理、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物理、化学两部分,试卷满分130分(物理80分、化学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推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4.答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超迹清楚。作图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批写清楚。物理试题(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100米赛跑的成绩约为5秒B.一名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6m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深D.一名中学生正常的体温约为42℃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延确的是atawwmnat甲丙A.图甲: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知图乙: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C.图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D.图丁: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3.“嫦娥六号任务”搭载的激光角反射器,为月背探测提供服务,通过反射激光进行精准测量定位。以下光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三棱镜分解太阳光B.阳光下人的影子C.筷子在水面“弯折”D.演员对着平面镜化妆,·④在西宁沈那遗址出土的圆銎宽叶倒勾铜矛是珍贵的青铜器。古代制作青铜器常采用“失蜡法”,先以蜡制成与铜矛形状相同的“蜡模”,再在“蜡模”外包裹耐火材料制成“外范”,加热使蜡变成液态后流出形成空腔,最后将青铜熔液倒人空腔,冷却后去掉“外范”,就得到了青铜器。以下关于制作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毁A.蜡加热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B.青铜熔液冷却成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C.青铜和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持续上升D.一段时间后,青铜器表面的小水珠消失,是凝华现象物理、化学试题·第1页(共10页)5.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关于测量及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AB甲丙A.图甲让我们体会到感觉是不可靠的,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可以避误差,使数据更精确R.图乙在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C.图丙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让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D.图丁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用手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6.以下四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轧蔗取浆湿田击稻北耕兼种长流漂米人色人u"Q甲乙丙A.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犁谵”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杆,稻粒落人木桶中,是因为受到惯性为C.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峨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D.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7.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各项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用到的一种能量回收技术就是汽车在滑行或制动过程中,内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中也利用了此原理工作的是A.电磁起重机B.司南C.自制电动机D.动圈式话筒8.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B.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C.不切断电源直接换灯泡-D.直接用手拉开触电的人9.如图所示,A、B两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用水平方向的拉力F甲和F乙使AB一起向右运动,甲运动的s-t图像和乙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已知Fm=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mAv/(m-s-)6B02甲丙丁A.F甲B甲、乙两图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相等C.拉力F甲与拉力Fz的功率相等b.甲、乙两图中AB之间的摩擦力均为10v物理、化学试题·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