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统治【2025春七下历史情境教学课件(2024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2025春七下历史情境教学课件(2024版)】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统编2024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历史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统编2024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1368年
1405年
单元时序概览
1421年
明朝建立
郑和首次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1644年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朝;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全国性政权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57年
广州一口通商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势力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危机
单元导学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①明朝建立
②强化皇权与科举考试变化
①郑和下西洋
②戚继光抗倭
①政治腐败
②李自成起义
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进行有效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危机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①军机处
②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③禁海令
①农业
②手工业和商业
①科技名著
②明长城和北京城
③小说和戏曲
学习目标
2
新课引入
3
新知学习
4
前课回顾
1
课堂小结
5
随堂练习
6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 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制成泥活字。
2.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 。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 。元朝用金属做筒,发明了 ,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4.北宋时期的科学家 ,创制了先进的历法。他所著的 ,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前课回顾
毕昇
指南针
火药
火铳
沈括
《梦溪笔谈》
1.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了解明朝建立的过程,知道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2.通过分析材料掌握明朝科举制改革和八股文的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3.通过阅读地图,了解明朝的民族关系及明朝为加强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
学习目标
重难点
新课引入
他是明朝的建立者,先后从事过多种职业。猜一猜,他是谁?
放牛娃 和尚 乞丐 皇帝
朱元璋
他采取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与前代相比,明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变化?
新知学习
明朝的建立
观看视频,了解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贪污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
朱元璋消灭南方群雄,向北进军,攻占元大都,结束元朝统治
1.背景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368年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421)
应天府
(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明朝形势图(1433年)
2.建立
靖难之役
朱允炆
(建文帝)
诸王地位尊贵,又都拥有重兵,多不法,要削藩!
皇上被奸臣蒙蔽,我要“清君侧”,铲除奸臣!这是靖难。
朱棣
(明成祖)
“靖”即“平定”,“靖难”代表“平定祸乱”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朱棣即位,史称明成祖。
明太祖去世后即位
强化皇权
国初建,政不稳,心浮动,朕当何以巩固统治、加强君权?
帮助明太祖解决烦恼
烦恼一
元朝以来,丞相专权,威胁皇权,朕寝食难安啊!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一》
胡惟庸进左丞相……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执行)。
——《明史·胡惟庸传》
①废丞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方法:中央
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方法:中央
②为分散兵权,明太祖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皇帝
前军
都督府
后军
都督府
左军
都督府
右军
都督府
中军
都督府
兵部
只有统兵权
只有发兵权
利: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弊:缺乏制约皇权机制,决策失误,削弱政府效能
材料:“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代政治史》
阅读材料,思考废丞相有什么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相关史事
1.背景:
内阁制度
废除丞相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难以应付
2.设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雏形)
明成祖:任命翰林院官员,到宫城内的文渊阁供职(成立)
3.发展:
明中期以后,皇帝多怠于朝政,内阁权力日益加重
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权
文渊阁
协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称内阁
明初一段时间曾沿袭元代行省制度,但元代行省统辖军民,“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权力太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元史·百官志》
疆域如此辽阔,地方行省权力过大,该如何有效统治?
烦恼二
①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互不统属
②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使行省权力分散,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中央
方法:地方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 彼此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拆分权力+互相牵制)
想一想朱元璋对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大臣们表面上毕恭毕敬,但他们在朝堂之外都在干什么?会不会结党营私?
烦恼三
有一天,明朝官员宋讷在家生闷气,监视他的人认为有可能是对皇上不满,就偷偷地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下来并且交给了朱元璋。结果第二天宋讷上朝,朱元璋问他昨晚为何不悦,宋讷大惊,慌忙解释说是因为下属打坏了茶具。明太祖把画像递给他看,宋讷一时间毛骨悚然。
历史小故事
①明太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侦察、缉捕、刑狱诸事。
②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成立西厂。
“厂卫”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方法: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锦衣卫木印
东厂腰牌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皇帝
内阁




地方


五军都督府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锦衣卫
东厂
西厂
民政财政
司法
军务
明成祖
归纳小结
科举考试的变化
隋朝
隋文帝:依才能取士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唐朝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武则天:殿试制度
宋朝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读书人如果自以为是,生出大逆不道的想法,会威胁朕的统治。
明朝:八股取士
背景:
目的:
考试题目:
格式:
标准: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四书”“五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八股文”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特点:
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文)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考得你不分苗和草,考得你手不能提来肩不能挑,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考得你弓背又驼腰。年年考,月月考,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
——《范进中举》
阅读两则材料,分析八股取士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八股取士禁锢思想,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民族关系
明朝形势图
明朝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
女真族
设奴儿干都司
目的:
为加强对东北女真等部的直接管理
措施:
1571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即隆庆和议)
明初,和蒙古各部时有战争
结束了明朝与蒙古约200年的敌对状态。此后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蒙古各部
课堂小结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强化皇权
科举考试的变化
民族关系
背景
建立
中央
地方
①废丞相,提六部;②设五军都督府,收归兵权
①设三司,互不统属;②分封诸子为王
厂卫制度
锦衣卫;东厂、西厂
题目
“四书”“五经”
标准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格式
八股文
东北女真族
奴儿干都司
北方蒙古各部
隆庆和议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1.(2024·重庆)下图为《明朝形势图(1433年)》,据图可知(  )
D
随堂练习
A. 长城成为明朝与鞑靼的政权部族界
B. 中国的现代版图在明朝已完全形成
C. 汉族、蒙古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同时并存
D. 南海诸岛、小琉球等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辽宋夏金元时期
2.(2024·山东菏泽)思维导图可以系统地展示知识、整合信息。图1是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处应是(  )
A.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B. 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C. 朱元璋强化专制皇权 D.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C

3.(2023·湖北宜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此观点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 )
A. 原因
B. 形式
C. 目的
D. 危害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