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42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异性免疫
素养目标·考情分析
课标要求
考情分析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024.安徽8题 2024.黑吉辽17题 2024.山东7题 2024 新课标32题
2023·海南·T12 2023·江苏·T11 2022·江苏·T22 2022·北京·T10、2022·辽宁·T7 2022·湖南·T11 2021·山东·T18 2021·湖南·T6
2.特异性免疫 2023·天津·T2 2023·新课标·T3 2023·广东·T14 2022·广东·T17、2022·湖北·T15 2022·全国甲·T30 2022·北京·T20 2021·湖北·T20、2021·海南·T22 2021·江苏·T22 2021·河北·T21 2021·重庆·T17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必备知识:
免疫系统的组成
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
骨髓
胸腺
胸腺
骨髓
免疫
细胞因子
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4.[2024·海南海口期中]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
B.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
C.黏膜及其分泌物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
D
必备知识:
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
溶菌酶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辨析:(1)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
(2)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
(3)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癌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

×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5、(2024·湖南·高考真题)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通过某类受体识别入侵病原体的独特结构而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PC的细胞膜上存在该类受体
B.该类受体也可以在溶酶体膜上
C.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过强可能会引起组织损伤
D.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D
必备知识: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抗原决定簇
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的一组蛋白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也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像身份标志,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6(2024黑吉辽17题 )(不定项)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B. 细胞2既可以促进细胞4的活化,又可以促进细胞1的活化
C. 细胞3分泌的物质Y和细胞4均可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
D. 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的功能将受到抑制
ABD
必备知识:1.体液免疫
(1)概念:
(2)作用对象:
(3)参与的细胞:
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内环境中(细胞外)的的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4)过程:
病原体
摄取
抗原
呈递
细胞
处理、呈递
辅助性
T细胞
结合
B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分泌
抗体的作用: 。
直接接触
(第二信号)
分泌
细胞因子
促进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大部分)
(小部分)
(第一信号)
阻止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二次免疫)
增殖分化
用所给的词和箭头绘制体液免疫完整过程图
来源?
(5)B细胞活化的条件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辅助性T
辅助性T
提醒 体液免疫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图示中的细胞,哪些细胞能识别抗原?哪些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哪些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2.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
初次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来源于:
二次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来源于: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记忆T细胞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
摄取、处理
辅助性T细胞
传递
细胞因子
分泌
抗体
靶细胞
感染
细胞毒性T细胞
被识别
增殖、分化
靶细胞
识别、接触
抗原
裂解
释放
+
促进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
靶细胞表面分子(信号)的刺激、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刺激。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坏死?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
性T细胞
浆细胞
记忆
B细胞
记忆
T细胞
细胞毒性
T细胞
抗体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调节机体稳态。
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关键性作用:既参与B细胞的活化,也参与
的活化。
②侵入细胞病原体的消灭
a.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发动 ,裂解靶细胞,释放抗原。
b.失去藏身之所的抗原,再与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 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c.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等被其他 吞噬消化。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免疫
抗体
免疫细胞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7.[2023·河南安阳二模]某病毒的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针剂,首剂接种与第二剂接种后机体产生抗体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的IgG和IgM是机体产生的两类重要抗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二次免疫的发生与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有关
B.检测血清中该病毒的特异性IgM,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C.若某人的特异性IgG呈阴性,则说明机体一定未感染该病毒
D.第二剂不宜在首剂接种后第20天接种,与此时体内相应总
抗体量高有关
[拓展]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反应及特点
①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 侵入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______和 细胞,前者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②二次免疫特点:
a为抗体浓度变化,
b为患病程度。
反应快、强烈,产生抗体浓度高,能在抗
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再次
浆细胞
记忆
C
联系教材:(P88)人类基因D编码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其等位基因d不编码蛋白质。基因型为DD或Dd的被称为Rh阳性(Rh+)。基因型为dd被称为Rh阴性(Rh-)。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D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的人接受Rh+人的血液后,才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该抗体。RhD抗体可以透过胎盘。当Rh-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时,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RhD蛋白可以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体。如果此抗体进入胎儿的循环系统,会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1)填写下表,预测结果:母亲和胎儿的RhD是否相容?
母 亲 胎 儿 结果
基因型 Rh表型 基因型 Rh表型
Dd Dd
dd Dd
Rh+
Rh-
Rh+
Rh+
相容
不相容
(2)当母亲和胎儿的RhD不相容时,一般情况下,第一胎生产不会发生临床的症状。但当母亲第二次生育时,就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请解释这是为什么。
(3)一位Rh-的母亲第一胎生了个Rh+的孩子,她还想生第二胎。请你为她提出一个预防第二胎新生儿溶血的方案并解释原因。
第一胎一般无临床症状,是因为第一胎胎儿红细胞或RhD蛋白进入母体是少量的,并且大多数是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期进入母体的,此时母体产生的抗体较少,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系统的就更少了,所以不易发生新生儿溶血。但当这位母亲第二次怀孕时,胎儿的红细胞或RhD蛋白再次进入母体,引起二次免疫,母体会产生更多的RhD抗体,此时的抗体也更容易进入胎儿循环系统,也就更容易导致新生儿溶血。
可以让该母亲在分娩第一胎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如72h之内)接受RhD蛋白的抗体注射,以消耗掉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她体内的RhD蛋白,这样使母体内不发生针对RhD蛋白的初次免疫,可以预防下一胎发生Rh溶血。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8.(2022·湖南,11)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D
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C.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
D.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用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

必备知识:
9.[2023·辽宁沈阳二模]为探究某种中药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吞噬细胞 的吞噬能力 辅助性T
细胞数量
① 患细菌性肺炎小鼠+中药灌胃处理 +++++ +++++
② 患细菌性肺炎小鼠+蒸馏水灌胃处理 ++ +++
③ 患细菌性肺炎小鼠+免疫增强剂灌胃处理 ++++ +++++
注:“+”越多代表吞噬能力越强或细胞数量越多。
A.①和③组为实验组,②组为对照组
B.吞噬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参与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
C.辅助性T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淋巴细胞的激活
D.实验结果表明该中药能增强小鼠对细菌的免疫监视功能
C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实验思路:
(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破伤风为例)
实验思路:
①从患破伤风小鼠体内获取血清;
②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a、b两组;
③a组 ;
④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
①对实验动物(性别、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 ,观察其患病情况。

题后拓展:
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不同种的流感病毒
(3)基于胸腺的免疫系统组成、功能的实验探究
1(2024安徽8题).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宿主易被ORFV反复感染,影响畜牧业发展,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RFV感染宿主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B. ORFV感染宿主后被APC和T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
C. ORFV反复感染可能与感染后宿主产生的抗体少有关
D. 辅助性T细胞在ORFV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

刷真题 明考向
2.(2024·江西·高考真题)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C
3. (2024山东)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 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 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 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