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地理2025.04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夜间灯光强度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弱的直观表征,可以间接反映地区人口密度状况,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的夜间灯光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根据夜间灯光亮度,可以直接推测出人口主要分布在( )A. 城镇地区 B. 中高纬度地区 C. 沿海地区 D. 高海拔地区2. 影响图中虚线内夜间灯光亮度的首要因素是( )A. 气候 B. 经济 C. 土壤 D. 交通胡焕庸现象是指人口与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芬兰位于欧洲北部,90%的人口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首都赫尔辛基人口最多。下图为芬兰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芬兰的“胡焕庸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赫尔辛基人口分布较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湖密布,取水便利 B. 靠近海洋,海运便捷C. 地势平坦,冻土广布 D. 纬度较低,气候温和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下图为甲、乙两地的人口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甲地人口结构呈现出( )A. 人口结构老化 B. 劳动力流失 C. 人口增长停滞 D. 男性人口少6. 缓解乙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 )A. 实行计划生育 B. 推进社会养老 C. 延迟退休年龄 D. 接纳大量移民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应了迁入或迁出城市的人口规模。四川省成都市与德阳市距离较近,区域关联性强,德阳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2025年春节期间1月19日至2月7日(腊月二十至正月初十)成都与德阳的人口迁入与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数码与地区迁入迁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成都迁入 B. ②——成都迁出 C. ③——德阳迁出 D. ④——德阳迁入8. 两市人口迁徙规模现状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 优化德阳年龄结构 B. 改善成都环境质量C. 提升德阳技术水平 D. 加重成都就业压力2010-2020年江苏省常住人口增加了约608.71万人。下图为2010-2020年江苏省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增幅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关于2010-2020年江苏省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变化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 江苏省内常住人口逐年增长 B. 苏南地区常住人口增速最慢C. 苏北地区流动人口全部增加 D. 苏北地区流动人口增幅较小10. 针对图中甲地人口的变化,可以( )A. 围垦沿海滩涂 B. 发展灌溉农业 C. 加强招商引资 D. 限制人口流动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国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产品以棉花、铜矿石等农矿产品为主,棉花种植面积广、品质优,被称为“白金之国”。下图为乌兹别克斯坦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制约乌兹别克斯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 耕地资源 B. 淡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12. 提高乌兹别克斯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途径有( )①大量开采地下水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③推广利用太阳能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梅林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沿江平原,是具有城镇景观特征的新型乡村聚落。近年来,该村致力于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美好共同体”。甲、乙、丙、丁代表乡村常见的用地类型和公共建筑用地。下图为梅林村1975年、200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图中代表农田的区域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4. 关于该村庄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功能分区边界逐渐模糊 B. 公共建设用地面积变小C 工业用地规模越来越大 D. 居住用地布局逐渐分散15. 梅林村打造美好共同体主要是为了( )A. 恢复自然生态 B. 推动城乡融合 C. 扩大人口容量 D. 发展农业生产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中不同区域人口的发展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与城市核心区相比,近郊区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内城经济发达 B. 生活设施完善 C. 交通通达度高 D. 就业机会增加17. 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正确的是( )A. 住宅用地增加 B. 农业用地增加 C. 交通用地减少 D. 生态用地增加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由四大核心城市及众多小城市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四个核心城市分工明确。“绿心”被城市群环绕,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多河由此入海。下图为兰斯塔德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兰斯塔德城镇布局的优点( )A. 提高城市地价 B. 扩大城市规模 C. 分散城市职能 D. 增强热岛效应19. “绿心”区域不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A. 生态农业 B. 文化创意 C. 休闲旅游 D. 规模养殖蚬岗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遵循“有山靠山,无山靠岗”的原则,以红花山为中心点,形成了独特的八卦形态(如下图)。八卦形态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文化密切相关,普遍存在于广府水乡地区。为抵御洪水,蚬岗村修建外围防洪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与蚬岗村选址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A. 文化 B. 水源 C. 地形 D. 交通21. 蚬岗村的选址和空间形态体现了( )A. 亲近自然,天人合一 B. 直率敞朗,和盘托出C. 正统严谨,尊卑有序 D. 平等团结,兼容并蓄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的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图示①~④四个“福”字中对应地区正确的是( )A. ①——辽 B. ②——京 C. ③——蜀 D. ④——黔23. ⑤所对应的地区修建特色民居时考虑的因素是( )A. 便于拆卸 B. 存蓄雨水 C. 散热防潮 D. 抵御外敌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判断其经济总体实力和经济发展的快慢。下表为2023年浙江、西藏、贵州三省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省份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GDP(亿元)甲 364 2392乙 6577 82553丙 3856 2091324. 与乙省相比,甲、丙两省( )A. 城镇化水平低 B. 青壮年迁入多 C. 工资水平较高 D. 逆城市化加快25. 乙省城镇化进程有利于( )A 增加农村劳动人口 B. 扩大城乡差距 C. 消除闲置撂荒土地 D. 改善产业结构26. 丙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A. 资金技术雄厚 B. 工业快速发展 C. 对外开放较早 D. 自然环境优越近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与上海建立了愈发紧密的经济协作关系,苏州提出沪苏同城化,以促进两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下图为长三角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 沪苏同城化主要得益于( )A. 交通通信发展 B. 产业同质化 C. 城市均衡发展 D. 地域面积大28. 推动沪苏同城化,宜采取的措施( )①产业分工协作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③行政区划合并④生产要素自由流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随着我国设施渔业的发展,位于祁连山北麓的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近年来先后引进昌鱼、螃蟹、鲈鱼、南美白对虾等海洋水产养殖品种,积极发展盐碱水养殖海鲜,践行大食物观。下图为临泽县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关于临泽县“海鲜陆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物供给多元化 B. 设施投入成本低 C. 降低土地利用率 D. 增加海洋捕捞量30. 冷链物流对临泽县海鲜产业的作用是( )A. 提高产品产量 B. 培育优良品种 C. 扩大销售范围 D. 缩短运输距离31. 与沿海地区相比,临泽县能够发展“海鲜陆养”的水体条件是( )A. 盐碱地广,水质接近海水 B. 地广人稀,水域面积较大C. 纬度较高,冬季水温较低 D. 地势低洼,水源十分充足冈比亚全境为一狭长平原,农业基础薄弱,其主食大米长期依赖进口。2019年,我国援冈比亚农业技术项目实施,重点推广杂交水稻的本土化种植。下图为冈比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 冈比亚粮食自给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 技术落后 B. 土壤贫瘠 C. 光热不足 D. 地势低平33. 冈比亚提高水稻单产的农业技术措施是( )A. 温室大棚 B. 农田水利 C. 大量施肥 D. 大水漫灌重楼是一种药用植物,多生长于海拔1800-3200米的林下或路旁草丛,种下后需要8~9年才能采收。云南省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如下图)是滇重楼的主要产地之一。2016年以来,玉龙滇重楼种植规模逐渐扩大,苦药材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金“药”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 推测重楼的生长习性( )A. 喜干怕积水 B. 生长周期短 C. 喜阴湿环境 D. 喜光喜高温35. 重楼产业对乡村振兴的社会经济影响( )①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②提高农民收入③摒弃传统农业④优化农村人口结构⑤保护生态环境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看,城镇人口比例高于70%为城镇化的后期阶段。下表为2000-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与产业结构变化。年份 城镇人口比例(%)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2000 77.5 2.5 32.7 64.82005 83.6 1.4 30.9 67.72010 85.9 0.8 21.6 77.62015 86.5 0.6 17.8 81.62020 87.5 0.4 15.8 83.8材料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三河、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的“睡城”,“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上班,晚上回到河北家中,呈现明显的“潮汐”式流动。材料三:北京以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为核心,带动三河、大厂、香河等地协同发展。副中心启动建设之初,就进行了工业园区、道路、绿色空间等规划建设。下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位置示意图。(1)根据表,说出2000-2020年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特点。(2)简述三河、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的“睡城”的地理背景。(3)说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启动对三河、大厂、香河等地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功能区有机地构成城市整体。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功能分区,其中①②③处布局着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④处为后修建的居住区。(1)判断②代表的城市功能区____;描述其布局特征____。(2)该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态呈____(团块状/条带状),试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3)分析该城市边缘④居住区形成的条件。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为我国三个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甲地区是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乙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在低洼处挖地为塘,培土成基,基上种桑树、甘蔗等,简称基塘农业(图2)。丙地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丁地盛产沙果,主要分布在海拔1850-2000米之间的河湟谷地(湟水河和黄河冲积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沙果的优良品质。(1)说出甲、丁两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相似的自然原因。(2)分析乙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3)请为丙地棉花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地理2025.04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题答案】【答案】1. C 2. B【3~4题答案】【答案】3. C 4. D【5~6题答案】【答案】5. C 6. A【7~8题答案】【答案】7. A 8. D【9~10题答案】【答案】9. D 10. C【11~12题答案】【答案】11. B 12. D【13~15题答案】【答案】13. B 14. C 15. B【16~17题答案】【答案】16. D 17. A【18~19题答案】【答案】18. C 19. D【20~21题答案】【答案】20. D 21. A【22~23题答案】【答案】22. C 23. D【24~26题答案】【答案】24. A 25. D 26. B【27~28题答案】【答案】27. A 28. B【29~31题答案】【答案】29. A 30. C 31. A【32~33题答案】【答案】32. A 33. B【34~35题答案】【答案】34. C 35.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题答案】【答案】(1)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发展速度减缓;非农产业占比增加。(2)位置邻近;交通便利;北京就业岗位多;北京房价高,生活成本高。(3)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口迁入;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产业发展。【37题答案】【答案】(1) ①. 工业区 ②. 城市外围;沿交通线;靠近煤矿。(2) ①. 条带状 ②. 靠近河流,取水便利;受地形(山地)影响(3)土地充足;房价较低;有交通干线通往省城,交通便利;靠近山区,环境优美。【38题答案】【答案】(1)土质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2)充分利用水热条件、土地资源;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农民收入;市场适应性强。(3)延长产业链,发展棉花加工业;培育良种;与旅游业结合;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完善交通网;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