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 (
202
4
-202
5
学年度


学期

中考试
高二历史答题卡
202
5
.
0
4
)
(
注意事项
1
.

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注意将所选项涂满涂黑,修改时使用橡皮擦干净;其它题用黑色水笔。
2
.
此卡不准弄脏、弄皱或弄破,严禁折叠。
填涂实例
正确填涂


缺考

考生条形码粘贴处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
(



选择题(共48分)
)
(
1




2




3




4




5




3


4


5


6




7




8




9




1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13


14


15


16




)
(



非选择题(共52分)
)
(
17.(1
2
分)
(1)(6分)
)
(

) (



非选择题(共24分)(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2)(6分)
)
(
18
.(
1
2
分)
)
(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9
.(
1
2
分)
(1)(
6
分)

6
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0
.(
1
6
分)
(1)(
8
分)
(2)(
8
分)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学者绘制的某考古遗址文化层示意图。同一文化层包含的遗迹和遗物,往往反映一个时期或一种文化的独特面貌。图1反映了
图1
A.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B.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C.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D.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2.《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朝廷的宴饮上常出现“群臣饮酒争功”的现象,刘邦命叔孙通制订朝拜礼仪,后来进行的岁首大典上,所有跪坐在殿上的人全都俯首低头“以尊卑次起上寿(敬酒)”。这反映出当时
A.礼法制度趋于完善 B.君主权威得到巩固
C.儒学正统逐渐强化 D.治国思想得以改变
3.下表所示为唐诗中关于天津桥的描写。这些诗歌可以印证唐朝
内容 作者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骆宾王(初唐)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李白(盛唐)
虏马崩腾忽一狂,翠华无日到东方。天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 李商隐(晚唐)
A.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B.社会风气崇尚刚毅
C.国势的强盛与衰落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4.元朝通过严密的驿传制度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陆站以马、牛、驴等为传递工具,水站以舟为传递工具。遇有军务急事,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者次之。元朝驿传制度
A. 实现了边疆治理的内地化 B. 保障了元朝的长治久安
C.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D. 妨碍了民间的贸易往来
5.清代各省来川经商的移民纷纷建立会馆。起初会馆以祀神为主,后来成为联络同乡情谊之所,且常接家乡戏班来蜀演唱,各省会馆定期演剧,仅陕西会馆一年就有上千台戏曲表演。这一变化
A.说明商业竞争促进了文化发展 B.推动了四川地区的文化交融
C.满足了市民阶层多元精神需求 D.形成了川民独特的文化认同
6.严复在《天演论》中用“美洲之红人,澳洲之黑人……岁有耗减……存者不及什一”的现实警示国人不要沉溺于“泱泱大国”的美梦,“区区人满,乌足恃也哉”。这一言论
A.论证了鸦片战争使民族危机加深 B.折射出资产阶级的民权与平等理论
C.具有强烈“亡国灭种”忧患意识 D.表明其“天朝上国”观念发生嬗变
7.图2是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据图推知当时中国城市
图2
A.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 B.主要体现统治性与秩序性
C.交通依赖的是自然条件 D.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举
8.1920年,蔡元培等人创办《音乐杂志》,在杂志开卷“颂词”中强调“扬我国光,泱泱华胄”“乐以导德,律以和情”“易俗移风,期国脉天然发展”。这体现了该杂志具有
A. 教育救国的理想 B. 承担社会责任的功能
C. 音乐革命的效果 D. 倡导民主科学的精神
9. 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图3所示的纪念邮票。邮票以现代化工厂为背景,男工背药箱,女工手持《群众卫生》常识读本。这枚邮票反映出
图3
A. 政府力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B. 医药业步入现代化阶段
C. 国家注重提高大众卫生意识 D. 专业医疗服务深入基层
10.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全国及乡村人口变化表。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年份 全国人口(万人) 乡村总人口(万人)
1983 103008 80734
1995 121121 85947
1999 126786 82038
2003 129227 76851
2013 136072 62961
A.城乡差异化程度逐渐缩小 B.生产关系变革制约乡村发展
C.经济发展改变了人口结构 D.生育政策造成劳动力的减少
11.下文是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底在谈到癫痫症时的看法。这说明,希波克拉底
A. 重视人及现实世界 B. 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病症
C. 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D. 意识到独立思考重要意义
12.12-13世纪的英格兰兴起了大批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多是特许状授权的交易地点,领主选定一个地点作为“城址”,授予“市民权”之后,这一地方便具备了“城”的资格。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格兰城镇化
A.渗透着鲜明的政治因素 B.推动了工业资本的扩张
C.体现了王权强化的趋势 D.兼具专制与自治的特点
13.15-16世纪,世界很多地区出现族群混合现象。其中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
14.19世纪,在西欧城市兴建的建筑中,新型建筑不断涌现。在建筑材料上,巴黎歌剧院采用了钢铁框架结构,伦敦水晶宫则展示了铁和玻璃结合的轻型结构。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古典建筑制约了城市化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建筑观念变迁
C.交通拥堵影响市民生活体验 D.城市住房问题加剧社会矛盾
15.1913年福特汽车率先使用自动流水线,将制造一辆汽车的时间从12.5个小时降到1925年的10秒钟。1914年,一位工人的妻子写信给福特说:“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还厉害”。这反映了
A. 流水线优化了产业结构 B. 汽车生产带来社会危机
C. 机器生产激化阶级矛盾 D. 管理创新是把“双刃剑”
16.图4是1995-2020年国际移民人数和国际移民占世界总人口百分比情况。这反映了
图4
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交互连接加速 B.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影响世界经济
C.难民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一大难题 D.各国政策推动了劳动力自由流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熙十年,川湖总督蔡毓荣提出将原定的招民700名升官改为300名即升,又将起科年限由三年延长到五年,并宣布各省贫民携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大规模的移民入川由此而展开,后又准许移民入籍子弟参加科举。湖广移民捷足先登,首先占据距离长江最近的地点进行垦殖,后来的其他省移民遂逐渐向长江腹地进发。雍正五年,朝廷规定“四川州县将入川人户逐一稽查姓名、籍贯”。乾隆中期以后,大批汉族流民进入四川的边缘山区。嘉庆二十五年,四川人口达到了2000万,已是明末人口峰值的4倍,很多州县已“无荒可垦”。至道光初年,迁入陕南的四川移民及其后裔已经达到了60万人之多,同时迁入云南、贵州的川人也不在少数。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四川移民潮的发展趋势。(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四川移民潮带来的影响。(6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不同阶层对中西医的看法
人物/群体 对中医的看法 对西医的看法
李鸿章 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 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
严复 批判中医理论基础不科学,如阴阳五行学说缺乏实证依据。 推崇西医的科学性和实证精神,认为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扎实。
普通民众 对中医较为熟悉和信任,认可传统治病救人的方法。 对西医的认识逐渐增加,但存在一定的疑虑和排斥。
——摘编自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医与时代的关系”,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阳历为标准纪年,而民间仍惯用阴历,形成了所谓“历法二元社会”。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北洋政府,都主张推行阳历,把阳历作为“民国正朔”,以显示与世界文明诸国一致。当时舆论把两个新年分别称为“民国之新年”与“国民之新年”。从1920年开始,关于改革旧历新年的讨论大量出现,批判传统新年礼俗成为舆论中的主流话语。陈独秀在1924年写道:“中国的旧历新年,没有丝毫历史上纪念的意义,全国人竟有十余日事实上的休息,各社会一切停顿,真是一件怪事”。蒋梦麟认为“袁氏(袁世凯)保持阴历,欲为帝制之陪衬。”社会教育团周少英,在众人忙着过年时作讲演,反对旧历年俗,提倡过阳历新年。可回了家,就“接过猪头腊肉”,进行旧历新年的各种准备,还道:“我亦未能免俗耳”。国民党的元老蔡元培也在国民政府禁止过阴历新年的同时在家中“关门过年”。
——摘编自忻平《政俗关系视野下的民国“新年”之争——以<申报>中心》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新年”之争出现的原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新年”之争产生的影响。(6分)
20.(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见图5)。
图5 雅典城市平面图
材料二 中世纪,这样一个由70—170个城市组成的没有严格定义的组织自豪地宣称自己为“自由汉萨城市”。他们成功地击退过海盗,为自己的商船争取到了税收豁免权;他们坚决支持垄断同业公会和贸易,有力应对了潜在的竞争。诺夫哥罗德等城市特别划出一片区域供汉萨同盟的商人使用,商人们在其中可受到保护,不被骚扰。同时,他们还享有司法公正的权利。
——摘编自[英]约翰·诺里奇《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城市的特点。(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汉萨同盟”的影响。(8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C B C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A C B D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
(1)趋势:政府政策由支持鼓励转变为规范和限制;移民来源由湖广地区扩展到更多省份;迁入地由长江沿岸发展到边缘山区;四川由移民流入转变为移民流出。
(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缓解人多地少矛盾;促进迁入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推动不同地域文明的交融;推动人口合理分布;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
18.(12分)示例:
中医在近代社会变革中面临着挑战与机遇。(2分)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中医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知识分子如严复批判中医理论基础不科学,认为阴阳五行学说缺乏实证依据。但同时,中医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普通民众对中医较为热衷和信任,视其为传统治病救人的方法。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体现了中医在时代变革中有与西医融合发展的机遇。(8分)
综上,在近代社会变革中,中医需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西医科学成分,不断发展创新,以适应时代需求。(2分)
19.(12分)
(1)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教育与思想启蒙的促进;政府的政策导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动;西学东渐的冲击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推动了历法现代化;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有助于强化民众对新政权和国家的认同;对旧历新年的过度批判,忽视了传统历法和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
20.(16分)
(1)特点:城市功能全面;区域分工明确;继承城邦政治传统,公共空间发达;选址考虑自然和军事因素;宗教色彩浓厚。(8分,任答四点即可)
(2)影响:巩固商贸垄断地位,维护自身利益;促进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欧洲城市的复兴;推动城市自治;强化封建王权;利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8分,任答四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