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卡2025.04)(注意事项1.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注意将所选项涂满涂黑,修改时使用橡皮擦干净;其它题用黑色水笔。2.此卡不准弄脏、弄皱或弄破,严禁折叠。填涂实例正确填涂■ 缺考□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 2 3 4 5 3 4 5 6 7 8 9 1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13 14 15 1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2分)(1)(6分))(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2)(6分))(18.(12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9.(12分)(1)(6分)(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16分)(1)(8分)(2)(8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为学者绘制的某考古遗址文化层示意图。同一文化层包含的遗迹和遗物,往往反映一个时期或一种文化的独特面貌。图1反映了图1A.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B.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C.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D.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2.《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朝廷的宴饮上常出现“群臣饮酒争功”的现象,刘邦命叔孙通制订朝拜礼仪,后来进行的岁首大典上,所有跪坐在殿上的人全都俯首低头“以尊卑次起上寿(敬酒)”。这反映出当时A.礼法制度趋于完善 B.君主权威得到巩固C.儒学正统逐渐强化 D.治国思想得以改变3.下表所示为唐诗中关于天津桥的描写。这些诗歌可以印证唐朝内容 作者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骆宾王(初唐)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李白(盛唐)虏马崩腾忽一狂,翠华无日到东方。天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 李商隐(晚唐)A.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B.社会风气崇尚刚毅C.国势的强盛与衰落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4.元朝通过严密的驿传制度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陆站以马、牛、驴等为传递工具,水站以舟为传递工具。遇有军务急事,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者次之。元朝驿传制度A. 实现了边疆治理的内地化 B. 保障了元朝的长治久安C.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D. 妨碍了民间的贸易往来5.清代各省来川经商的移民纷纷建立会馆。起初会馆以祀神为主,后来成为联络同乡情谊之所,且常接家乡戏班来蜀演唱,各省会馆定期演剧,仅陕西会馆一年就有上千台戏曲表演。这一变化A.说明商业竞争促进了文化发展 B.推动了四川地区的文化交融C.满足了市民阶层多元精神需求 D.形成了川民独特的文化认同6.严复在《天演论》中用“美洲之红人,澳洲之黑人……岁有耗减……存者不及什一”的现实警示国人不要沉溺于“泱泱大国”的美梦,“区区人满,乌足恃也哉”。这一言论A.论证了鸦片战争使民族危机加深 B.折射出资产阶级的民权与平等理论C.具有强烈“亡国灭种”忧患意识 D.表明其“天朝上国”观念发生嬗变7.图2是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据图推知当时中国城市图2A.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 B.主要体现统治性与秩序性C.交通依赖的是自然条件 D.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举8.1920年,蔡元培等人创办《音乐杂志》,在杂志开卷“颂词”中强调“扬我国光,泱泱华胄”“乐以导德,律以和情”“易俗移风,期国脉天然发展”。这体现了该杂志具有A. 教育救国的理想 B. 承担社会责任的功能C. 音乐革命的效果 D. 倡导民主科学的精神9. 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图3所示的纪念邮票。邮票以现代化工厂为背景,男工背药箱,女工手持《群众卫生》常识读本。这枚邮票反映出图3A. 政府力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B. 医药业步入现代化阶段C. 国家注重提高大众卫生意识 D. 专业医疗服务深入基层10.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全国及乡村人口变化表。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年份 全国人口(万人) 乡村总人口(万人)1983 103008 807341995 121121 859471999 126786 820382003 129227 768512013 136072 62961A.城乡差异化程度逐渐缩小 B.生产关系变革制约乡村发展C.经济发展改变了人口结构 D.生育政策造成劳动力的减少11.下文是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底在谈到癫痫症时的看法。这说明,希波克拉底A. 重视人及现实世界 B. 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病症C. 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D. 意识到独立思考重要意义12.12-13世纪的英格兰兴起了大批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多是特许状授权的交易地点,领主选定一个地点作为“城址”,授予“市民权”之后,这一地方便具备了“城”的资格。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格兰城镇化A.渗透着鲜明的政治因素 B.推动了工业资本的扩张C.体现了王权强化的趋势 D.兼具专制与自治的特点13.15-16世纪,世界很多地区出现族群混合现象。其中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是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14.19世纪,在西欧城市兴建的建筑中,新型建筑不断涌现。在建筑材料上,巴黎歌剧院采用了钢铁框架结构,伦敦水晶宫则展示了铁和玻璃结合的轻型结构。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古典建筑制约了城市化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建筑观念变迁C.交通拥堵影响市民生活体验 D.城市住房问题加剧社会矛盾15.1913年福特汽车率先使用自动流水线,将制造一辆汽车的时间从12.5个小时降到1925年的10秒钟。1914年,一位工人的妻子写信给福特说:“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还厉害”。这反映了A. 流水线优化了产业结构 B. 汽车生产带来社会危机C. 机器生产激化阶级矛盾 D. 管理创新是把“双刃剑”16.图4是1995-2020年国际移民人数和国际移民占世界总人口百分比情况。这反映了图4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交互连接加速 B.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影响世界经济C.难民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一大难题 D.各国政策推动了劳动力自由流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康熙十年,川湖总督蔡毓荣提出将原定的招民700名升官改为300名即升,又将起科年限由三年延长到五年,并宣布各省贫民携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大规模的移民入川由此而展开,后又准许移民入籍子弟参加科举。湖广移民捷足先登,首先占据距离长江最近的地点进行垦殖,后来的其他省移民遂逐渐向长江腹地进发。雍正五年,朝廷规定“四川州县将入川人户逐一稽查姓名、籍贯”。乾隆中期以后,大批汉族流民进入四川的边缘山区。嘉庆二十五年,四川人口达到了2000万,已是明末人口峰值的4倍,很多州县已“无荒可垦”。至道光初年,迁入陕南的四川移民及其后裔已经达到了60万人之多,同时迁入云南、贵州的川人也不在少数。——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四川移民潮的发展趋势。(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四川移民潮带来的影响。(6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不同阶层对中西医的看法人物/群体 对中医的看法 对西医的看法李鸿章 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 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严复 批判中医理论基础不科学,如阴阳五行学说缺乏实证依据。 推崇西医的科学性和实证精神,认为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扎实。普通民众 对中医较为熟悉和信任,认可传统治病救人的方法。 对西医的认识逐渐增加,但存在一定的疑虑和排斥。——摘编自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医与时代的关系”,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阳历为标准纪年,而民间仍惯用阴历,形成了所谓“历法二元社会”。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北洋政府,都主张推行阳历,把阳历作为“民国正朔”,以显示与世界文明诸国一致。当时舆论把两个新年分别称为“民国之新年”与“国民之新年”。从1920年开始,关于改革旧历新年的讨论大量出现,批判传统新年礼俗成为舆论中的主流话语。陈独秀在1924年写道:“中国的旧历新年,没有丝毫历史上纪念的意义,全国人竟有十余日事实上的休息,各社会一切停顿,真是一件怪事”。蒋梦麟认为“袁氏(袁世凯)保持阴历,欲为帝制之陪衬。”社会教育团周少英,在众人忙着过年时作讲演,反对旧历年俗,提倡过阳历新年。可回了家,就“接过猪头腊肉”,进行旧历新年的各种准备,还道:“我亦未能免俗耳”。国民党的元老蔡元培也在国民政府禁止过阴历新年的同时在家中“关门过年”。——摘编自忻平《政俗关系视野下的民国“新年”之争——以<申报>中心》(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新年”之争出现的原因。(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新年”之争产生的影响。(6分)20.(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见图5)。图5 雅典城市平面图材料二 中世纪,这样一个由70—170个城市组成的没有严格定义的组织自豪地宣称自己为“自由汉萨城市”。他们成功地击退过海盗,为自己的商船争取到了税收豁免权;他们坚决支持垄断同业公会和贸易,有力应对了潜在的竞争。诺夫哥罗德等城市特别划出一片区域供汉萨同盟的商人使用,商人们在其中可受到保护,不被骚扰。同时,他们还享有司法公正的权利。——摘编自[英]约翰·诺里奇《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城市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汉萨同盟”的影响。(8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B C C B C D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B A C B D 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1)趋势:政府政策由支持鼓励转变为规范和限制;移民来源由湖广地区扩展到更多省份;迁入地由长江沿岸发展到边缘山区;四川由移民流入转变为移民流出。(6分,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缓解人多地少矛盾;促进迁入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推动不同地域文明的交融;推动人口合理分布;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18.(12分)示例:中医在近代社会变革中面临着挑战与机遇。(2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中医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知识分子如严复批判中医理论基础不科学,认为阴阳五行学说缺乏实证依据。但同时,中医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普通民众对中医较为热衷和信任,视其为传统治病救人的方法。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体现了中医在时代变革中有与西医融合发展的机遇。(8分)综上,在近代社会变革中,中医需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西医科学成分,不断发展创新,以适应时代需求。(2分)19.(12分)(1)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教育与思想启蒙的促进;政府的政策导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动;西学东渐的冲击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推动了历法现代化;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有助于强化民众对新政权和国家的认同;对旧历新年的过度批判,忽视了传统历法和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20.(16分)(1)特点:城市功能全面;区域分工明确;继承城邦政治传统,公共空间发达;选址考虑自然和军事因素;宗教色彩浓厚。(8分,任答四点即可)(2)影响:巩固商贸垄断地位,维护自身利益;促进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欧洲城市的复兴;推动城市自治;强化封建王权;利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8分,任答四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504.docx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卡202504.docx 高二历史期中试卷20250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