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校教育联盟·2025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 物 学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某蛋白酶的空间结构呈球状,其活性中心由疏水氨基酸残基构成,表面富含亲水基团。当该酶 变性后,活性丧失且溶解度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导致该酶的肽键全部断裂,无法与双缩脲试剂反应B.变性后疏水基团暴露,在乙醇中可能发生沉淀C.高温使该酶变性后,降温可恢复原有结构和活性D.重金属离子引起的变性会破坏肽键,导致永久失活2.在适宜条件下,将月季的花瓣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渗透压与硝酸钾溶液渗透压的比值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0—t1时段,细胞因失水和溶质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B. 溶液中的溶质分子能通过花瓣细胞的细胞膜C.t2 时,细胞可能因吸水膨胀导致体积远远大于初始状态D.若在t1时更换为清水,细胞可迅速吸水复原3.研究人员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细胞内 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发现某药物能特异性抑制细胞质基质中的已糖激酶活性。已知糖酵解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的代谢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步,己糖激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药物会导致细胞内 ATP/ADP比值下降B.线粒体中NADH 的生成量可能减少C.肌肉细胞在剧烈运动时受该药物影响较小D.癌细胞可能因该药物处理而优先死亡4.某研究团队探究不同光质和温度对某C4植物光合作用的复合影响。实验设计及数据如下:已知PEP羧化酶是 CO2固定的关键酶。 C4植物的花环状结构是由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共同构成。维管束鞘细胞是内层细胞,体积较大,含有大量叶绿体,但不含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叶肉细胞是外层细胞,排列紧密,形成环状结构,含有具基粒的叶绿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红光下升温(15℃→25℃)显著促进光合速率,主要因PEP 羧化酶活性提升B.蓝光组的低光合速率可能与其抑制 C4植物花环状结构的物质转运有关C.组 4 的ATP 含量低于组2,表明蓝光对光反应的促进作用弱于红光D.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变化有同步性,说明气孔因素主导光温调控5.干旱是制约大白菜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干旱条件下,大白菜体内过氧化氢等活性氧会过 度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会攻击叶绿体膜、线粒体膜等构成的生物膜系统以及核酸、蛋白质等物 质,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可能与大量活性氧的产生有关B.活性氧过度积累会导致白菜叶肉细胞有氧呼吸受阻C.活性氧攻击核酸可能引起基因突变D.大量活性氧的产生会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加6.某农场养殖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白色和栗色两种。已知白色和栗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农场主将所有马合群养殖,繁殖季中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1匹小马.经观察发现栗色母马的子代 中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毛对栗色毛为隐性B.栗色母马的子代中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栗色马与白色马的杂交后代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1 匹白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杂交,后代均是白色马,则公马、母马基因型一定相同7.水稻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育种工作者欲利用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杆、感病 矮杆)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前,需要满足某些必备 条件才能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下列有关必备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抗病、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是必备条件之一B.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是必备条件之一C.对由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统计分析是必备条件之一D.选择纯合品种作为亲本是必备条件之一8.当生物体内有不同酶同时竞争同种底物时,往往与底物亲和性弱的酶不能发挥作用。某植物花 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有关花 色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是纯合子B.紫花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C.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产生紫花植株后代D.基因 A 能控制基因 B 的作用,进而调控植物的花色9.科学家发现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抗病基因,为探究这两个基因的位置关系,将其多 次自交,如果植株只要含有抗病基因即表现为抗病性状,且不考虑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子代抗病:不抗病=15:1,则这两个基因一定为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若子代抗病:不抗病=3:1,则这两个基因一定为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 若子代全表现为抗病,则这两个基因一定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D.若子代表现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则这两个基因可能位于线粒体中10.某自花授粉植物,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产生花粉时,A 基因会杀死1/3含 a 基因的花粉,不存在 其它致死现象,则在自然状态下,关于该植株产生的子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中 Aa 占7/12 B.F1产生的花粉比例为 A:a=11:6C.F2中 aa 占3/10 D.F2中 AA:Aa=59:4911.某 ZW 型性别决定动物(2n=16) 的朱红眼和暗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将暗红眼的雌性动物和 朱红眼的雄性动物多次杂交,F1雌性皆为朱红眼,雄性皆为暗红眼(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 及基因突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暗红眼性状为隐性性状B.雌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7个四分体,雄性动物则形成8个四分体C.F1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个体回交,子代雌雄个体中,暗红眼:朱红眼都是1:1D.F1代雄雌个体之间相互交配,子代雌雄个体中,暗红眼:朱红眼都是1:112.XYY 综合征,又称超雄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其中男孩出生时带有两条Y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包含DNA和许多基因的结构。患有 XYY 综合征的男孩往往 很高,并在语言方面有困难。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相比,智商(IQ)常轻度降低。患者可能会 出现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和轻微的品行障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体细胞内有47条染色体B.一般情况下,女性婴儿是不存在XYY 综合征的C.XYY 综合征可能与父源染色体未分离有关D.某些环境因素可能增加染色体不分离的风险导致 XYY 的形成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 选错的得0分。13.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例如①为光反应阶段,A~F 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例如 F 为丙酮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属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是④过程,E 是 NADH,D为 CO2B.在氧气充足时,F 进入线粒体发生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C.在光合午休时,②过程减弱,是因为该细胞④过程代谢产生的D 减少D.在光照较弱时,①过程减弱,是因为该细胞②过程提供的NADP+ 、ADP 、Pi不足14.大豆子叶颜色受A、a,B、b 基因影响,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AA 表现为深绿色,Aa 表现为浅绿色,aa 表现为黄化且此表现型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当B 基因存在时,A 基因能正常表 达;当b 基因纯合时,A 基因不能表达。子叶浅绿的两亲本杂交,F 出现7/16的黄化苗。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基因型为 AaBb 、AaBbB.大豆子叶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F1自交得 F2,F2 幼苗阶段表型及比例为子叶深绿:子叶浅绿:子叶黄化=15:10:11D.选 择F1中深绿子叶的植株进行自由交配,F2 幼苗阶段中有3种基因型、2种表型15. 如图为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 和 B、b 表示)的某家族系谱图,已知6号个体不携 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B.Ⅲ-10 的患乙病基因来自Ⅱ - 5和Ⅱ - 6C.Ⅲ-9 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D. Ⅱ-5 与Ⅱ -6的后代中男孩患乙病不患甲病的概率为3/816.某植物的花色受常染色体上 A 、B基因控制,控制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变异等异常情形发生。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所示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两个与花色表型相关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C. 图示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该植物产生的配子中只有2个基因和一条染色体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 (12分)相传杜康是中国酿造秫酒的鼻祖。据战国史书《世本》记载:“辛女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杜康造秫酒”。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传统米酒的酿造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其代谢作用类型为______,参与的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__________.(2)酵母菌在O2充足时几乎不产生酒精,有人认为是因为O2的存在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而导 致无酒精产生。①推测该酶可能存在于酵母菌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填场所名称)②为验证该假说,实验小组将酵母菌破碎后高速离心,取______ (填“含线粒体的沉淀物” 或“上清液”)均分为甲、乙两组,向甲、乙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立即再向甲试管中通入O2, 一段时间后,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进行检测并观察甲、乙试管颜色变化。若观察到______,则说明假说成立。18. (12分)家兔的脂肪有白色和淡黄色两种,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F 、f 控制。现有甲、乙、丙三组家兔,甲组家兔都是淡黄色脂肪兔,乙、丙两组家兔都是白色脂肪兔,某研究小组利用这 三组家兔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 :让甲组中的雌雄淡黄色脂肪兔交配,F1全为淡黄色脂肪兔;实验二:让乙组中的雌雄白色脂肪兔交配,F1中的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3:1;实验三:让丙组中的白色脂肪兔与甲组中的淡黄色脂肪兔交配,F1中的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 肪兔=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脂肪兔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2)实验二的F1中出现白色脂肪兔和淡黄色脂肪兔,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F1中的白色脂肪兔与亲本中的白色脂肪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据实验二可知白色脂肪兔为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个家兔种群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 FF:Ff:ff=4:1:1, 若它们之间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方框中写出实验三的遗传图解:(13分)某动物的毛色同时受A/a、B/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 基因控制色素的有无,B/b 基 因控制色素种类的合成,其毛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其中基因 b 对基因I 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且存在累加效应,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信息可知,A/a、B/b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2)现有纯合白色毛品系甲和黄色毛品系乙,这两个品系只有一对基因不同,黄色毛品系乙在 繁殖过程中偶然出现了一只表型为棕色毛的个体丙,科研人员做了如下两组实验:实验一:甲×乙 →子代全为黄色毛实验二:乙×丙 → 子代中黄色毛:棕色毛=1:1①图中基因I 为______ ,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②科研人员紧接着做了实验三:将甲和丙杂交,选择子一代中表型为棕色毛的雌雄个体进 行随机交配,请预测子二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③为了获得大量的棕色毛个体,可选择实验三的子二代中表型为_____的个体与_______(填“甲”“乙”或“丙”)进行杂交,子代全为棕色毛个体。20. (10分)青瓜,这看似平凡的蔬菜,实则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 中记载:“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利热利水”;《神农本草经》中提到:“黄瓜,主清热,解毒,养 颜”;《千金要方》中也有类似记载:“黄瓜,主消渴,利水道”。……综上所述,青瓜作为夏季的佳 品,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等多种益处。研究影响黄瓜生长的因素,为黄瓜温室栽培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瓜幼苗喜温喜湿、忌高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高。幼苗生长在黑暗条件下时,会出现叶黄化现象,导致吸收______光的能力减弱。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热激蛋白(HSP)是黄瓜受到高温胁迫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应激蛋白。经研究发现 HSP 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其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HSP可以帮助变性的蛋白质恢复_______进而恢复功能,或者促进变性的蛋白质降解;② 一些 HSP 与膜脂结合,限制了膜脂分子的运动,降低膜的_____性,以稳固膜的结构。由此可见,HSP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3)黄瓜的花有两性花(雌雄蕊均发育)、雌花(仅雌蕊发育)、雄花(仅雄蕊发育)之分。基因 F/f、M/m 是黄瓜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花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 F 和 M 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基因 f、m 无相关功能)。回答下列问题:①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②两性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不会产生雌花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_。21. (13分)ABO 血型是人类血液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血型分类方式,主要分为 A 型、B型、AB型和O 型四种血型。关于ABO血型的遗传有两种假说可以解释。假说 一:ABO血型的遗传规律是基于9号染色体上IA、IB、i 三种复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而决定的,如A型血的基因型可以是I^IA 或 IAi,B型血的基因型可以是IIB或 IBi,AB型血的基因型 是 IAIB,O 型血的基因型是ii。这些复等位基因在遗传给下一代时,会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假说二:ABO血型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 控制,有关血型控制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假说一成立,统计O型血与AB型血婚配家庭后代血型表现,发现子女中没有 AB型血的个体。请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分析,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假说二的图示,可以推知 ABO血型共有______种基因型。(3)后期研究证实假说一可以合理解释ABO血型遗传,假说二不能解释ABO血型遗传。现请你以多家同型血婚配家庭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子女血型表型,设计杂交实验进行验证。研究对象:多家______型血与______型血婚配家庭;统计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假说一被证实成立的条件下,调查了某家族的血型遗传,有关遗传系图谱如下。夫妇Ⅱ5和Ⅱ6 (纯合子)所生孩子中,出现Ⅲ9血型的现象极为罕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Ⅱ6的19 号染色体上h 基因纯合(hh) 时,导致IA和 IB基因均无法表达,出现“伪O型”。据此分析, 该家系中的“普通O型”Ⅲ7(纯合子)和“伪O型”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_____。名校教育联盟 2025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B【解析】变性破坏的是空间结构(二硫键、氢键等),肽键未被破坏,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错误;变性后蛋白质内部疏水基团暴露,使蛋白质溶解度下降,在有机溶剂(如乙醇)中易聚集沉淀,B正确;高温变性通常不可逆(如鸡蛋煮熟后无法恢复液态),低温仅抑制活性但不会破坏结构,C错误;重金属离子通过破坏空间结构(如与巯基结合)使酶失活,但不破坏肽键,D错误.2.【答案】C【解析】t0—t1 时间内花瓣细胞液渗透压与硝酸钾溶液渗透压的比值逐渐增大且始终小于1,说明细胞逐渐失水体积变小,且溶质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A 正确;t1—t2 时间内花瓣细胞液渗透压与硝酸钾溶液渗透压的比值越来越大,说明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可以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越来越大,B正确;细胞吸水体积也会略有增长,可能会略超过初始状态,但是不会远远大于初始状态,C错误;t1 时已发生质壁分离,更换清水后细胞会因外界渗透压骤降而迅速吸水复原,D正确.3.【答案】C【解析】糖酵解受阻导致 ATP合成减少,ATP/ADP比值下降,A正确;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减少,进入线粒体的丙酮酸减少,NADH 生成量下降,B正确;肌肉细胞剧烈运动时依赖糖酵解快速供能(产生乳酸),而己糖激酶是糖酵解的第一步关键酶.抑制己糖激酶会直接阻断糖酵解,导致 ATP生成显著减少,肌肉细胞功能严重受损.选项C的“影响较小”与事实矛盾,C错误;癌细胞主要依赖糖酵解供能,抑制己糖激酶会优先抑制癌细胞的能量供应,D正确.4.【答案】D【解析】红光组升温时,净光合速率从18.2升至24.7,PEP羧化酶的酶活性从25.3升至28.1.C4 植物的PEP羧化酶是CO2 固定的关键酶,温度升高通过提升酶活性增强暗反应效率,是光合速率提高的主因.光反应生成的 ATP(62.8vs45.6)也有贡献,但暗反应酶的活性提升是主导因素,A正确;蓝光组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红光组,C4 植物的“花环结构”依赖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间的物质转运,蓝光可能通过影响膜蛋白活性或能量供应(ATP含量低)抑制该过程,B正确;组4(蓝光25℃)的ATP含量为38.7,组2(红光25℃)为62.8,实际上红光组的 ATP更高.蓝光对光反应的促进弱于红光,C正确;气孔导度差异:组2(红光25℃)气孔导度为0.18,组4(蓝光25℃)为0.14,但组2的净光合速率(24.7)远高于组4(15.3).非气孔因素:PEP羧化酶活性和 ATP含量对光合速率的调控作用更大(如组2的酶活性28.1vs组4的18.9),D错误.5.【答案】D【解析】大量活性氧的产生会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衰老,A正确;活性氧过度积累会导致白菜叶肉细胞线粒体膜受损,影响有氧呼吸,B正确;活性氧攻击核酸可能引起遗传物质改变,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在衰老过程中,大量活性氧的积累能促进细胞衰老,而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都是细胞衰老的特点,D错误.【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5页)】{#{QQABJQC45gowkAQACB7qBwEACQiQsIMRJQouhUCcOAQDAANABAA=}#}6.【答案】C【解析】经观察发现栗色马的子代中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无法确定毛色的显隐性关系,栗色毛可能为显性性状,也有可能为隐性性状,A错误;性状分离是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对相对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的现象,B错误;栗色马与白色马的杂交后代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C正确;白色为隐性性状时,白马均为隐性纯合子,1匹白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杂交,后代均是白马,则公马、母马基因型一定相同;但白色为显性性状时,白马可能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1匹白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杂交,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1匹小马,后代均是白马,则公马、母马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错误.7.【答案】D【解析】抗病、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高杆、矮杆这一对相对性状也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均是必备条件,A正确;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是必备条件之一,B正确;种子全部发育成植株并非必备条件,只需在发育成植株的样本中进行比例统计即可,即对由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统计分析是必备条件之一,C正确;选择纯合品种作为亲本不是必备条件,也可以采用杂合子,D错误.8.【答案】C【解析】结合题图可知,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A正确;紫花植株基因型为 A B 、A bb,共6种基因型,B正确;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 ,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不会产生紫花植株后代,C错误;粗箭头表示酶 A与底物的亲和力高于酶B与底物的亲和力,表明基因 A能控制基因B的作用,进而调控植物的花色,D正确.9.【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植株只要含有抗病基因即表现为抗病性状,其同源染色体上若没有抗病基因,则可视作隐性基因,由所学知识可知,若子代抗病∶不抗病=15∶1,则这两个基因一定为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若子代抗病∶不抗病=3∶1,则这两个基因一定为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B正确;若子代全表现为抗病,这两个基因可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错误;若子代表现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则可能为细胞质基因,D正确.10.【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 Aa的个体产生花粉时,A基因会杀死1/3含a基因的花粉,因此 Aa自交时,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比例为1/2A、1/2a,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2/5a、3/5A,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基因型为 AA 的比例为1/2×3/5=3/10,Aa的比例为1/2×2/5+1/2×3/5=1/2,aa的比例为1/2×2/5=1/5.因此,F1 中Aa基因型个体占1/2,A错误;基因型为 Aa的个体产生花粉时,A基因会杀死1/3含a基因的花粉,不存在其它致死现象,故F1 含A花粉∶含a花粉=(3/10+1/2×1/2)∶(1/5+1/2×1/2×2/3)=3∶2,B错误;该植物为自花授粉植物,F1 中 AA∶Aa∶aa=(3/10)∶(1/2)∶(1/5),Aa自交,子代依然是 AA∶Aa∶aa=(3/10)∶(1/2)∶(1/5),而纯合子稳定遗传,故F2 中 AA∶Aa∶aa=(3/10+1/2×3/10)∶(1/2×1/2)∶(1/5+1/2×1/5)=9∶5∶6,aa占3/10,AA∶Aa=9∶5,C正确,D错误.11.【答案】D【解析】根据交叉遗传特点,亲代同型性染色体个体即雄性为隐性,故该性状朱红眼为隐性,A 错误;该动物(2n=16),雌雄有8对同源染色体,故雌雄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都会形成8个四分体,B错误;F1 代雄性个体(ZAZa)与亲代雌性个体(ZAW)回交,子代雌性个体中,暗红眼∶朱红眼都是1∶1,雄性全为暗红眼,C错误;F1 代雄雌个体之间(ZAZa、ZaW)相互交配,子代雌雄个体中,暗红眼∶朱红眼都是1∶1,D正确.【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5页)】{#{QQABJQC45gowkAQACB7qBwEACQiQsIMRJQouhUCcOAQDAANABAA=}#}12.【答案】A【解析】患者体细胞内有47或者9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正常女性是没有 Y染色体的,一般情况下,女性婴儿是不存在XYY综合征的,B正确;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XY染色体未分离,从而导致XYY的形成,C正确;某些环境因素(如放射线、重金属暴露)或遗传因素(如生殖细胞突变)也可能增加染色体不分离的风险,从而间接导致XYY的形成,D正确.13.【答案】A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⑤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 表示 NADPH 和 ATP,B表示 NADP+ 、ADP和P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 NADH,F表示丙酮酸.在光合午休时,②过程减弱,是因为绿叶气孔部分闭合,C错误;在光照较弱时,①过程减弱,是因为该细胞吸收的光能减少,D错误;故选 AB.14.【答案】ABCD【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子叶深绿色基因型有:AABB、AABb;子叶浅绿色基因型有:AaBB、AaBb;子叶黄化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即黄化苗中至少有一对隐性纯合子.亲本子叶浅绿,F1 出现7/16黄化苗,所以亲本基因型为 AaBb、AaBb,A正确;大豆子叶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F1自交的只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黄化苗已死,子叶深绿1/9+2/9×3/4+2/9×1/4+4/9×3/16=15/36,子叶浅绿2/9×1/2+4/9×6/16=10/36,子叶黄化2/9×1/4+2/9×1/4+4/9×7/16=11/36,C正确;选择 F1 中深绿子叶(1/3AABB+2/3AABb)的植株进行自由交配,后代为 4/9AABB,4/9AABb,1/9AAbb,故D正确.故选 ABCD.15.【答案】ACD【解析】只考虑甲病,Ⅱ-3与Ⅱ-4表现都正常,生出患病的Ⅲ-8,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考虑乙病,Ⅱ-5与Ⅱ-6表现都正常,生出患病的Ⅲ-10,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已知6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只考虑甲病,Ⅲ-10基因型为aa,致病基因a来自其父亲Ⅱ-6和母亲Ⅱ-5,只考虑乙病,Ⅲ-10基因型为XbY,致病基因Xb来自其母亲Ⅱ-5,B错误;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与Ⅱ-6表现都正常,生出患病的Ⅲ-10(aa),因此Ⅱ-5与Ⅱ-6基因型都是Aa,Ⅲ-9表现正常,基因型为1/3AA、2/3Aa,因此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C正确;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与Ⅱ-6表现都正常,生出患病的Ⅲ-10,因此Ⅱ-5与Ⅱ-6基因型为XBXb、XBY,后代中男孩患乙病(XbY)概率为1/2,不患甲病的概率为3/4,后代中男孩患乙病不患甲病的概率为3/8,D正确.故选 ACD.16.【答案】BC【解析】所示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在遗传时均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两个与花色表型相关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B正确;图示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该植物产生的配子中有多个基因和多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BC.17.【答案】(12分)酶(1)异养兼性厌氧型(2分) 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少量)能量(2分)(2)①细胞质基质(2分) ②上清液(2分) (等量的)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2分) 甲试管不显灰绿色(显橙色),乙试管显灰绿色(橙色变灰绿色)(2分)【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5页)】{#{QQABJQC45gowkAQACB7qBwEACQiQsIMRJQouhUCcOAQDAANABAA=}#}【解析】(1)代谢作用分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酵母菌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2)①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酒精,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离心后相关酶进入上清液;酒精的检测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18.【答案】(12分)(1)FF、Ff(2分)(2)性状分离(2分) 2/3(2分) 实验二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因此乙组白色脂肪兔为杂种,白色为显性性状(2分)(3)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15∶1(2分)(4) (2分)【解析】(1)让乙组中的雌雄白色脂肪兔交配,F1 中的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3∶1,说明白色对淡黄色为显性,因此,白色脂肪兔的基因组成是FF、Ff.(2)实验二的F1 中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3∶1,说明亲本白色脂肪兔的基因型均为Ff,而F1 白色脂肪兔的基因型为1/3FF、2/3Ff,可见,实验二的F1 中的白色脂肪兔与亲本中的白色脂肪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据实验二可知白色脂肪兔为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指的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3)某个家兔种群关于脂肪颜色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FF∶Ff∶ff=4∶1∶1,它们之间随机交配,则该群体中产生雌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均为F∶f=3∶1,因此子代基因组成为ff的家兔占1/4×1/4=1/16,为淡黄色脂肪兔,其余占比15/16的家兔均为白色脂肪兔.(4)丙组中的白色脂肪兔与甲组中的淡黄色脂肪兔(ff)交配,F1 中的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1∶1,说明亲本白色脂肪兔的基因型为Ff,则相关遗传图解可表示如下:19.【答案】(13分)(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分)(2)①A基因(2分) aabb(2分) AABb(2分)②白色毛∶黄色毛∶棕色毛∶黑色毛=4∶3∶6∶3(2分) ③黑色毛(2分) 乙(2分)【解析】(1)由图可知基因①位于 M 染色体,基因②位于 N染色体,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①由实验一可知,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且甲与乙只有一对基因不同,则就是 A/a这一对控制色素有无的基因不同,又因甲、乙品系均为纯合子,则甲(白色)为aa,乙(黄色)为 AA.由图可知基因Ⅰ表达的酶能催化色素的合成,因此基因Ⅰ即为基因 A.由实验二可知这是一个测交实验,丙由乙突变而来且颜色(棕色)比乙(黄色)更深,基因b对基因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存在累加效应,因此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5页)】{#{QQABJQC45gowkAQACB7qBwEACQiQsIMRJQouhUCcOAQDAANABAA=}#}型为 AABb,甲与乙只有一对基因不同,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②甲和丙杂交,子一代棕色毛的基因型为 AaBb,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子代的情况为:白色毛个体(aa )占1/4,黄色毛个体(A bb)占3/4×1/4=3/16,棕色毛个体(A Bb)占3/4×1/2=3/8,黑色毛个体(A BB)占3/4×1/4=3/16,因此白色毛∶黄色毛∶棕色毛∶黑色毛=4∶3∶6∶3.③实验三的子二代中黑色毛个体(A BB)与品系乙(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为 A Bb,子代表型全为棕色毛.20.【答案】(10分)(1)红和蓝紫(2分,答不全不给分) 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2分,答到“还原剂”、“储存能量”即可得分,答不全不给分)(2)①空间结构(1分) ②流动性(1分)(3)①ffMM、ffMm、ffmm(2分,答不全不给分) ②两性花植株的基因型是FFmm 或Ffmm,雌花植株基因型是F M ,两性花自交后代中均无F M 基因型植株,不会产生雌花植株(2分)【解析】(1)黄化苗缺乏叶绿素导致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减弱,NADPH 既是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2)HSP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①HSP可以帮助变性的蛋白质恢复空间结构进而恢复功能,或者促进变性的蛋白质降解;②一些 HSP与膜脂结合,限制了膜脂分子的运动,降低膜的流动性,以稳固膜的结构.(3)雌花基因型F M 、雄花基因型ffM 和ffmm、两性花基因型 F mm.两性花自交后代中均无F M 基因型植株,不会产生雌花植株.21.【答案】(13分)(1)AB型血的基因型是IAIB,能提供IA或IB基因,但 O型血的基因型是i,只能提供i基因,所以子女不可能出现IAIB基因型的 AB血型个体(2分)(2)9(2分)(3)AB(2分) AB(2分) 多组调查家庭的后代均无 O型血(2分)(4)iHH、ihh(共2分,答全给2分) IBIBhh(1分)【解析】(1)O型血与 AB型血家庭子女可能是 A型或B型,因为 AB型血的基因型是IAIB,能提供IA或IB基因,但 O型血的基因型是i,只能提供i基因,所以子女不可能出现IAIB基因型的 AB血型个体.(2)按照假说二的图示,可以推知 ABO血型共有9种基因型,A B ,4种;A bb,2种;aaB ,2种;aabb,1种.(3)AB型血与 AB型血婚配,若假说一成立,即IAIB×IAIB,则后代可能为 AB型血、A型血、B型血(基因型为IAIB、IAIA、IBIB),无 O型血(基因型为i)个体;若假说二成立,即 A B × A B ,后代可能为 AB型血、A型血、B型血、O型血(基因型为 A B 、A bb、aaB 、aabb).两种假说的后代表型有差异,可以区分开来.(4)由图分析,Ⅲ7 为“普通O型”,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i,故“普通O型”Ⅲ7 的基因型为iHH、ihh.因为Ⅱ6(纯合子)为“伪O型”,其19号染色体上h基因纯合(hh),又Ⅲ5 号为O型,其基因型为i,Ⅲ9 为B型,基因型为IBi,其IB 基因来自Ⅱ6,故“伪 O型”Ⅱ6 基因型为IBIBhh.【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5 页(共5页)】{#{QQABJQC45gowkAQACB7qBwEACQiQsIMRJQouhUCcOAQDAA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名校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高一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