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份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份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生物 4 月单元随堂练习
考试时长:地生共 90 分钟 满分:30 分
一、选择题(每道 1 分,共 12 分)
1.下列现象,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
2.下图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能萌发成新植株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⑤ D.⑥
3.以下营养物质中需要消化,并且消化场所只有一个器官的是( )
A.水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4.2023 年央视春晚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视觉和听觉
的感受器分别位于( )
A.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视网膜、耳蜗
C.视网膜、半规管 D.脉络膜、耳蜗
5.中国狼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它们营群体生活,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内部成员关系,
其他成员需服从首领。由此可知狼群具有( )
A.迁徙行为 B.社会行为 C.防御行为 D.领域行为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B.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C.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7.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8.红薯的块根能长出新植株。下列与红薯这种繁殖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薄荷扦插繁殖 B.水稻种子发芽
C.马铃薯块茎繁殖 D.枣树嫁接繁殖
9、“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广东顺德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美食之都”。在制
作顺德白馒头、萝卜泡菜、水果酸奶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
A、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 B.酵母菌、甲烷细菌、乳酸菌
C.酵母菌、乳酸菌、乳酸菌 D、甲烷细菌、乳酸菌、酵母菌
10.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杏的果实分别由下列哪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胚珠、子房壁
C.子房壁、胚珠、子房 D.胚珠、子房、子房壁
11.科学家将来自发光蘑菇的 4 个核心基因转入矮牵牛花中,得到了“萤火虫”矮牵牛花。这
种牵牛花的花朵是白色的,但到了晚上会像萤火虫一样发出绿色荧光。该过程主要采用的生
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2.“十四五”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大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
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离开教室时“人走灯关” 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C.投放垃圾时进行垃圾分类 D.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二、非选择题(每空 0.5 分,共 18 分)
13.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乙表示图甲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
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根据图回答:
(1)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

(3)若图甲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各
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 。
(4)图乙中的 C 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 ,其与狐的关系是 。
(5)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
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
力。
14、下图为人体的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写序号,横线上填写
文字)
(1)心脏的四个腔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①和③之间,②和④之间,都具有防止血液
倒流的
(2)血液流经 A 并进行气体交换后成为含 丰富的动脉血,再经过 到左心房。
(3)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主要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在 B 处进入到小
肠绒毛腔内的 中。
(4)肺泡壁、小肠绒毛壁很薄,均只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和吸收。
(5)血液流经 C 后,血浆中的物质,浓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其原因是原尿流经 C (写
出结构名称)时,该物质没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15.图甲是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图,图乙是小红一家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染色体主要是由 组成的。
(2)根据图甲中的染色体组成分析,图甲表示的性别是 性,其性染色体组成为

(3)根据图乙遗传情况推断,显性性状是 (填写“有耳垂”或“无耳垂”)。若显性
性状由显性基因 A 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 a 控制,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4)若小红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 生男孩的概率是 。
16、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常见的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和动物间传播。由于此病多发生于儿童,因此
我国卫生部门要求给刚出生的婴儿进行之脑疫苗的接种,以预防乙脑的发生。一旦发现有人
患有乙脑,卫生部门将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乙脑的传染。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并回答下
列问题:
(1)乙脑的病原体属于哪一类微生物? (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放线菌
(2)乙脑的传播途径是( )
A.蚊虫叮咬传播 B.接触传播 C.飞沫传播 D.食物和水传播
(3)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乙脑病原体感染的抗体。这种由人体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以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免疫类型属于 ,
(4)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生命科学知识,说说有哪些措施可以控制乙脑传播?
(答出资料中所涉及两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7.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
与光照是否有关。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数
甲组 10 粒 有光、适量的水、25℃ 10 粒
乙组 10 粒 ①____、适量的水、②___℃ 10 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①应为 ,②应为 。
(2)实验过程中选用 10 粒种子而不用 1 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 减少实验误差。
(3)本实验的变量是 ;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等条件
适宜且 ,自的是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 (3.5分)
(1) 生态因素
(2) 5;草→鼠→蛇→鹰
(3) 分解者;太阳能
(4) 蛇;捕食和竞争
(5) 自动调节
14. (3.5分)
(1) 左心室;瓣膜
(2) 氧气;肺静脉
(3) 毛细血管
(4) 一
(5) 葡萄糖;肾小管
15. (3分)
(1) DNA和蛋白质
(2) 男;XY
(3) 有耳垂;Aa
(4) 75%;50%
16. (3分)
(1) C
(2) A
(3) 特异性免疫
(4)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乙脑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发现有人患有乙脑,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 。
17. (5分)
(1) 无光;25
(2) 偶然性
(3) 光照;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4) 若甲组和乙组种子萌发数相同,说明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无影响;若甲组和乙组种子萌发数不同,说明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影响 。
题号
1
2
3
56
4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B
B
C
B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