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版)知识点归纳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版)知识点归纳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新版)知识点归纳
多彩的亚洲美术
雕塑(名称、地点)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雕塑
公元前 18 世纪
古巴比伦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具代表性 的雕刻。石柱顶部的浮雕表 现了太阳神将象征王权的绳 圈和量杆交给国王汉谟拉比 的场景。
浮雕上人物体态的 大小表示等级的高低,这种 突出主要人物的表现手法在 古代亚洲艺术中十分常见。
2、绘画
细密画:
是一种古老且流传极广的美术形式,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都曾出现。 波斯的细密画将写实人物与中国工笔花卉技法、 波斯书法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波斯风格。
浮世绘:
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艺术样式,多以版画形式表现市井生 活、人物百态和自然风景。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描绘了神奈川附近的巨浪。画面中三条奋 进的船只正与海浪进行惊险而激烈的抗争。骇浪、小舟与远处的富士山形成 了大小、动静的鲜明对比。该作也是日本浮世绘中的代表作品。
神奈川冲浪里 版画 1830—1831 葛饰北斋(日本) 25.2cm×37.7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3、建筑
日本的古代建筑
从外观上看与中国古代建筑有许多相似之处,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对山水画的喜爱充分体现在日本的园林艺术中,如龙安寺的石庭。
“枯山水”
在一片静寂的庭院里,用耙子将砂砾耙出波纹或漩涡,其间点缀着错落有致的石块,这种类 似中国盆景的表现方法被称为“枯山水”。
龙安寺石庭 园林艺术 15 世纪 日本京都 法隆寺金堂与五重塔 始建于 7 世纪 日本奈良
吴哥窟、泰姬陵
吴哥窟是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建造的一座大型印度教寺院,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后来转为佛教场所,并作为佛教朝圣之地一直沿用至今。
泰姬陵是印度国王为去世的妻子建 造的一座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陵墓。
“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吴哥窟、泰姬陵、中国长城、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吴哥窟 12 世纪 柬埔寨暹粒 泰姬陵 17 世纪 印度阿格拉
4、工艺
二、神秘的非洲美术
非洲艺术特点:
族群众多而有惊人的文化多样性,充满神秘感。非洲艺术贴近自然,拙朴纯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创性著称。
1岩画、壁画
阿尔及利亚沙漠岩画 公元前 6000 年—公元前 2000 年
古埃及绘画特点
古代埃及画家作画方式跟现代人大不相同,总在自如地切换视角,表现出事物最具有特点的角度。
非洲雕塑
非洲雕塑是最能体现非洲艺术特点的艺术形式之一。
材质:木雕、陶塑、在木材上嵌入金属、骨头等材料,再以贝壳、毛发、羽毛、兽骨、角牙等进行装饰的综合性雕塑。
特点: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神秘且强烈的表现力。
科霍戈布
传统的科霍戈布为白底,图案多含有动植物、太阳、月亮等元素, 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重和自然与人的联结。每一种元素都有特别的含义,比如鸟类,代表女性的内在美;猎人,代表生命中的神秘力量。
塞努沃族记录传统节庆与仪式的科霍戈布
非洲面具
是一种传递与承载文化信息的独特“符号”。
配合特定的服饰和舞蹈,佩戴面具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风俗。
新几内亚礼仪面具 约 1880 年 木头、树皮、植物纤维 卢鲁亚面具 19—20 世纪 木头
三、别样的拉丁美洲美术
古拉丁美洲的三大文明:墨西哥文明、玛雅文明、安第斯山区文明
1、墨西哥文明
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诞生于公元前 1200 年。奥尔梅克的巨石人头像,体现了墨西哥土著居民信仰中的神秘与永恒。
墨西哥手抄本中的《米斯特克世界树》体现了当地人万物有灵的观念,和对人类诞生的独特想象。
巨石头像 雕塑约公元前 1200 年— 公元前 900 年 墨西哥米斯特克世界树 绘画 14 世纪
特奥蒂瓦坎太阳金字塔
是美洲众多金字塔中体量最大的一座。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的建造时间更长,往往在金 字塔最高处建有庙宇殿堂,供人登台膜拜。
2、玛雅文明
玛雅地区现在主要是指墨西哥东南部,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等几个国家。玛雅文明古老而独特,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
俘虏跪见玛雅统治者 浮雕 8 世纪 战争与凯旋 壁画 8 世纪 墨西哥
3、安第斯山区文明
地点: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文化种类: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莫切文化、印加文化等。
纳斯卡蜂鸟巨画 地画
公元前 5 世纪—公元 5 世纪 秘鲁
马丘比丘古城
建于海拔约2700 米的多莫德高山上。
马丘比丘城遗址15 世纪秘鲁库斯科省附近
现代拉丁美洲艺术
将现代主义与民族传统相融合,形成了鲜明的现代拉丁美洲艺术特色。代表画家:迭戈 · 里维拉、弗里达 · 卡罗、费尔南多 · 博特罗等
四、静观其美
水彩静物的创作步骤
观察静物,确定对象的颜色和形体特征
选择合适的角度构图起稿。
上色时,确立画面中基本的冷暖色调,从色彩关系的角度去观察、处理画面中物体的造型。
用铅笔起稿。 2. 铺背景色,刻画主体。 3. 调整细节。
光色交汇
风景画
1、色彩:色调是决定作品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同的色调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传达出作品的情感、氛围和意境。
2、一幅完整的风景画要明确远景、中景、近景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远景要虚,中景、近景要实。作画时可用各种笔触,抒发情感。
3、构图:在画风景画时,画家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组织画面内容,安排和处理景物的位置关系,风景画常见的构图形式有 S 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等。
4、当代风景画创作者追求风景绘画语言的纯粹性和个人化。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有属于自己的表达语言,它们是画家表现内心独特情感的重要手段。
风景画的创作步骤:
1. 用铅笔起稿。 2. 刷上底色,从远处开始刻画天空色彩 。3. 画出中景,刻画主体。
六、形色相随
1、色彩是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传达出人物的情绪、特征和个性。冷暖色彩的渲染能表达画家的情感,不同冷暖色调的运用能让人们更加深刻 地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内涵。
互补色: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是常见的三组互补色。
作品
少女像 油画 1929 关紫兰 90cm×75cm 窗前女郎 油画 安徽博物院
中国美术馆
美丽乡村
乡村规划
步骤:前期调研 方案讨论 草图绘制 模型与效果图制作
满足人们的生产活动
乡村规划方向
1、满足人们的生产活动居住需求,也具有娱乐、旅游、教育等功能。
2、延续传统建筑风貌,根据现代村民的生活需要进行改造。
3、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
未来城市
1、规划方向
将建筑景观、公共交通、花草树木交织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2、规划案例
雄安新区
①被誉为中国“千年大计”
②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的关系,通过“脊轴群组模式”串联起了不同的功能区。雄安新区与白洋淀和谐共生的模式呈现出未来之城的面貌。
雄安新区的规划效果图
雄安新区的“脊轴群组模式”规划图
雄安新区未来智慧岛效果图
西村大院
①使用再生砖砌筑体现了环保理念,
②多功能的围合式大院,呼应了四川盆地外高内低的地理特征,市民可以在廊桥上慢跑,在球场上奔逐,在竹林里喝茶。
刘家琨 四川成都市西村大院
漆器
彩绘漆器
萌芽:新石器时代
重要时期:战国至秦汉发展最为迅速最为繁荣昌盛。
主要纹饰:云气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故事纹等,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早的彩绘连环画: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漆画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 漆器战国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
雕漆漆器
雕漆是指在器物胎体表面层层髹漆达几十层至百多层,再用刀在漆层上雕刻纹饰。按所髹漆色和雕刻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剔犀、剔红、剔黑、剔彩等。
剔犀
剔犀是在器物胎体上用两种或三种色漆有规律地逐层髹涂,达到一定的厚度时用刀斜剔出花纹,其状如行云流水,自然流动。刀口断面可见不同颜色的漆层,表面则只可见黑面、朱面或紫面。
剔犀步骤
髹漆 绘制纹饰 剔刻、雕饰纹样 打磨抛光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漆器 元代 安徽博物院 剔犀云纹漆盒上“乌间朱线”的层叠之美
剔红、剔黑、剔彩
1、雕漆中以剔红器为多。所谓剔红,即雕红漆。
2、剔黑、剔黄、剔绿等技法与之相同,但是漆色不同。
3、剔彩:用多种色漆在器物表层髹涂达一定厚度,再随需剔刻出相应色彩纹样的技法。
“杨茂造”剔红观瀑图八方盘 漆器 水面锦地纹饰
元代 故宫博物院
镶嵌漆器
主要使用螺钿镶嵌、百宝镶嵌、金银平脱等工艺进行制作。
螺钿
1、螺钿是用螺、蚌的外壳在漆器表面加以装饰的工艺,
2、清代的螺钿工艺在构图、配色上模拟书画趣味,随彩而施,光华可赏。
3、螺钿漆器中的螺指嵌物的质地,钿是镶嵌装饰之意。
黑漆嵌螺钿人物盒 漆器 清代 浙江省博物馆
百宝嵌
是用各种珍贵材料镶嵌于器物表面,组合成各种图案的做法。
明清两代十分盛行。
漆砂砚盒盖面了孔雀石、蜜蜡、彩石等嵌饰图案。
百宝嵌“卢葵生制”鱼藻纹漆砂砚盒 漆器清代 故宫博物院
金银平脱工艺
将金片、银片镂雕出各式花纹, 嵌入器物表面的漆灰内,髹漆淹没纹饰,再经打磨露出贴饰,与漆面持平的工艺。
金饰漆器
漆器的金饰工艺中最常见的是戗金与描金。
1、戗金指在漆器表面刻划阴线纹,在纹内打金胶,填入金粉或泥金,形成金色花纹的工艺。
2、描金则是利用贴金箔、泥金或上金粉等方法,将漆面花纹描成金色。
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 漆器
南宋 常州博物馆
青铜器
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1、青铜器的主要器型与功能
食器:鼎、豆、簋、鬲等。其中鼎是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一般用来烹煮和盛放食物同时也是祭祀时所用到的一种礼器。
酒器:括爵、尊、觚等。其中爵是煮酒或者温 酒的器具。尊的形制非常丰富,不仅是一种盛酒器,也 是祭祀时用的礼器。
兵器:戈、矛、刀、剑等。
乐器:钟、镈、铙、铃等。
日用器:铜镜、带钩、铜灯等。
何尊
内底铸有 12 行共 122 字的铭文,出现了“中国”两个字——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何尊(礼器) 青铜器 西周
1963 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贾村西街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散氏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因盘内铭文中有 “散氏”字样而得名,其中的长篇铭文是研究西 周土地及其管理制度的重 要史料。
纹样
云雷纹
饕餮纹 夔纹
2、工艺
模铸法:直接用陶范,翻失蜡法:工艺更精巧
模铸法工艺流程
4. 削刮“模”制作 泥芯。
1. 以泥土制出器物 之“模”。 2. 根据“模”翻制 出“外范”。 3. 将“外范”切分 后除去。
8. 铜液冷却后碎 “范”取器。
5.“内范”制成。 6. 将“范”阴干 烤硬后装合。 7. 将“范”预热后 浇铸铜液。
十一、金银器
1、发展史
最早出现于距今 3000 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唐朝则是金银器发展的繁荣鼎盛阶段。金银器数量剧增,品种丰富,在汲取外域文化并融合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金银器的器型与纹饰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样貌。
宋元时期的金银器风格清秀典雅。
明清时期金银器华丽浓艳。这时金银器不但镶嵌珠宝,更与玉器、漆艺等其他工艺相结合,发展出了新的特色。
工艺
十二、跟着课本拍电影
1、拍摄准备
拍摄微电影主要包括确定剧本、创编脚本、拍摄素材、 剪辑素材等。拍摄时需结合年代特色和人物故事,选择符合 剧本的服装、妆造、道具、音 乐等。
2、拍摄步骤
主要人员分工
十三、校园电影节
1、电影要素:剧情、表演、制作、配乐
2、影视工业:指围绕电影电视作品生产所需要的所有环节及服务,如前期制作、 后期制作、成品制作等,且各环节已形成一定的工业体系。
3、电影的宣发:包括宣传与发行。宣传就是对接各类媒体,宣传影片内容,以提高影片的知名度、话题性。发行是指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动,是回收电影投资成本、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
4、电影节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发行电影而开展的以电影为主题的活动,这是一项推动电影艺术发展,提高电影艺术水准,促进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平台的重要艺术活动。
电影节通常包含观影、评奖等多种活动,电影节的举办对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
6、中国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
7、校园电影节准备工作流程
前期准备——宣传策划——观影活动——闭幕式及颁奖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