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第四单元 第3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生物七下(原卷+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情境·新趋势】第四单元 第3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生物七下(原卷+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3章 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卷
生物·答题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3章 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人体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呼吸的实质是( )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实现气体交换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进行呼吸运动
2.小红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检验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中含量的现象是(  )
A.甲瓶中的液体比乙瓶中的液体浑浊 B.乙瓶中的液体比甲瓶中的液体浑浊
C.甲瓶中的液体与乙瓶中的液体一样澄清 D.甲瓶中的液体与乙瓶中的液体一样浑浊
3.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小亮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在人体内痰的形成部位是(  )
A.喉 B.肺 C.气管和支气管 D.咽
4.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
B.声音由喉部的声带发出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5.【实践探究】小李同学用可乐瓶、气球、橡皮塞和玻璃管等材料制作的呼吸系统模型(如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气管,②代表支气管,是形成痰的主要部位
B.③代表的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④代表胸廓,主要由肋骨、胸骨和脊柱组成
D.⑤代表肋间肌,此时处于舒张状态
6.【科学思维】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  )
①肺泡数量多;②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肺泡位于支气管顶端;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识图分析】下图所示的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曲线①和②可以表示的是(  )
A.流经心肌毛细血管网时,②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
B.流经皮肤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的变化
C.流经小肠的血液中,①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流经肺泡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的变化;②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
8.【生活情景】小明每次呼吸,都要呼出一些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组织细胞 B.血液 C.肺泡 D.心脏
9.今天开班会时,班主任李老师重点进行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溺水主要影响了呼吸的哪个环节(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10.【传统文化】“食不言”不仅是餐桌礼仪,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边吃饭边说笑,易使食物进入气管。这是因为(  )
A.气管软骨支撑气管 B.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
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器官 D.软腭会影响食物进入消化道
11.下图是人体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小于② B.进行②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③过程要穿过两层上皮细胞 D.④过程中的气体来自组织细胞
12.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演示呼吸运动,气球代表肺,橡皮膜代表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A下降,B上升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膈肌舒张,液面A上升,B下降
C.向上推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小,液面B下降,A上升
D.向下拉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A下降
13.下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二氧化碳含量少
B.②过程,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C.③过程中氧气的运输主要靠血浆完成
D.④过程,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14.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5.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肺部疾病,纤维化的肺会失去弹性,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若持续进展将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该病会直接影响呼吸的哪个过程(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16.【实际生活】生物课上老师刚讲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过程:快速挤压胸腔,形成气流冲出异物。小王同学回家后利用此法拯救了被异物阻塞呼吸道的父亲。急救时父亲的胸腔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上升,胸腔缩小 B.膈顶部上升,胸腔扩大
C.膈顶部下降,胸腔扩大 D.膈顶部下降,胸腔缩小
17.下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A.0→t2 B.t1→t2 C.t1→t3 D.t2→t4
18.俯卧位通气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排出痰液,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延缓肺部病情,从而改善全身症状。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俯卧位时,有利于排出咽喉部位产生的痰液
B.俯卧位时,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俯卧位时,气体经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D.患者肺部感染说明呼吸道对空气没有处理能力
19.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B.④和⑤是痰形成的主要部位
C.⑥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尘肺的形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0.老张先生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医护人员在其痰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粒径小于500微米的塑料微粒),有的微塑料已经进入了肺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进入肺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痰的形成部位是喉咙,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C.呼吸道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会吸附部分微塑料
D.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21.【实际生活】(10分)结合生活常识,会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人体吸气呼气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膈肌 ,胸骨、肋骨向外、向上方运动,膈顶下降,胸廓 ,肺的容积也随之 ,肺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肌、膈肌 ,胸骨、肋骨向里向下运动,膈顶上升,胸廓 ,肺的容积也随之 ,肺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迫使肺内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2)人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 ,释放 。
22.【实践探究】(5分)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能够模拟呼吸运动。请你结合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的【①】模拟 ,【②】模拟 。
(2)图 表示吸气过程,此时【③】代表的结构处于 状态。
(3)人体吸入的氧气需要依次穿过肺泡壁和 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通过这些结构进入肺泡,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23.【识图分析】(5分)如图所示为肺泡和血液之闻的气体交换,图中的①和②表示呼吸系统的结构,A和B表示进出肺泡的气体。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其外缠绕着的【②】是 。
(2)当吸气的时候,图中的【 】鼓起来,图中的气体【 】进入②,血液中的 进入图中的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24.【识图分析】(5分)下图是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构成。
(2)呼吸道中,形成“痰”的部位是 。
(3)【7】 是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主要特点是:数量极 ,壁很 ,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25.【生活热点】(5分)“我运动 我健康 我阳光 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已被各学校长期坚持。在冬季长跑时,张兴同学常感到不适,于是他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呼吸时,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 ,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2)以前在长跑时,张兴同学呼吸频率很快,还会感到缺氧。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人在平静状态时的呼吸方式和肺泡通气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呼吸方式 呼吸频率(次/分)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mL)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mL)
正常呼吸 16 500 5600
深慢呼吸 8 1000 6800
浅快呼吸 32 250 3200
①张兴受到启发,如果想要改善锻炼效果,可以将呼吸的频率由“两步一呼,两步一吸”调整为 (填“一步一呼,一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②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
(3)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肺活量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因为长跑锻炼了呼吸肌,使其收缩能力更 ,胸廓能够变得更大,肺的容积 ,使更多的气体进入肺部。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D 6.B 7.D 8.A 9.A 10.B 11.B 12.C 13.D 14.D 15.A 16.B 17.D 18.B 19.A 20.B
21.(1)收缩 扩大 增大 低于 舒张 缩小 变小 高于 (2)有机物 能量
22.(1)呼吸道 肺 (2)乙 收缩 (3)毛细血管
23.(1)肺泡 毛细血管 (2)① A 二氧化碳
24.(1)肺 (2)气管和支气管 (3)肺泡 多 薄
25.(1)毛细血管 (2)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扩散 (3)强 更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