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历史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 - - - - - ― - - - - - -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C.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D.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 中华民国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A. 西藏和平解放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 土地改革的完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战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抗日战争B. 解放战争C. 抗美援朝战争D. 对越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是( )A. 黄继光B. 董存瑞C. 邱少云D. 刘胡兰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新解放区B. 老解放区C. 少数民族地区D. 边远地区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 )A.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 农业B. 重工业C. 轻工业D. 商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实行赎买政策B. 成立生产合作社C. 建立人民公社D. 实行公私合营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 农业合作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有( )①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②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建成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修建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966 -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也发生在这一时期,它是( )A. 彭德怀被打成反党集团B. 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C. 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D. 贺龙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举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B. 实行改革开放C. 发动“大跃进”运动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B.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 )A. 开启了对外开放的“窗口”B. 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C.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增强企业活力B. 实行公私合营C. 实行按劳分配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完全放弃计划经济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如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材料二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4分)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这一时期我国重点发展什么?(4分)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有何意义?(4分)(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4分)根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4分)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6分)(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6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4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你谈谈改革开放的意义。(4分)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A 4.C 5.C 6.A 7.B 8.B 9.C 10.A 11.D 12.A 13.D 14.B 15.B 16.D 17.A 18.A 19.D 20.D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材料分析题(一)31.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落后。32.“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3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34.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5.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6.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37.冲破“左”倾错误束缚,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8.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等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