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最可谁是爱人的一、原因:抗美援朝(1950-1953)美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二、经过1、出兵时间:2、战役:3、英雄人物:4、结果:1950.10五战五捷上甘岭战役黄继光、邱少云胜利二战结束后,苏美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朝鲜日 本中国1950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 中国 美国钢产量 60万吨 8785万吨原油产量 20万吨 2.6亿吨发电量 45亿度 3880亿度军舰吨位 4万 300万军用飞机 60架 3.1万架国民收入 150亿美元 2400亿美元人均收入 24美元 1600美元国防开支 10亿美元 150亿美元你认为中国是否应该出兵?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轰炸扫射。图为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图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登载的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消息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干涉中国内政。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成了“第一个志愿兵”。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上甘岭战役黄继光(1930—1952年) 四川中江人。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邱少云(1931—1952年) 四川铜梁人。邱少云在潜伏时,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签定停战协定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坦言: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彭德怀代表中方签字中朝友谊纪念碑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2.保卫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3.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战斗中牺牲11.5万余人,事故伤亡和病故等非战斗伤亡2.5万余人),在战斗中 负伤22.1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走近作者魏巍(1920—2008)关于通讯通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的类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主题通讯、旅游通讯;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通讯的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坚韧( ) 淳朴( ) 谦逊( ) 摁倒( ) 覆灭( ) 迸裂( ) 脸膛( ) 憋闷( )聚歼( ) 什物( ) 过瘾( ) 掰断( )军隅里( ) 犁耙( ) 豁亮( ) 朝鲜( )烧着( ) 踹开( ) 短褂( )rènchúnxùnènfùbèngtángbiējiānshíyǐnbāiyúlí bàhuòxiǎnzháochuàiguà读准字音【迸裂】【豁亮】【隐隐约约】【奋不顾身】【永垂不朽】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宽敞明亮。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字词理解结构梳理1·初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14):第三部分(15):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2·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第4自然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承上启下,引出事例(松骨峰战斗)第9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热情。承上,点明对敌人的恨; 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第13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承上启下,引出事例分析事例2·文章用哪三个故事来展示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内容。体会英雄情感,理解英雄精神。①松骨峰战斗②马玉祥火中救小孩③防空洞中的谈话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事迹情感精神提示:讲述故事要具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1.指出“松骨峰战斗”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二次战役时松骨峰(或书堂站)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松骨峰战斗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打死300多敌人,使得我们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示例:松骨峰战斗二次战役的时候,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在松骨峰与敌人相遇,向敌后猛插,意欲切断敌人逃路,经过激烈的战斗,消灭了300多敌人,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争的胜利争取了时间。讲述故事国家 双方参战部队 参战人数 武器装备 伤亡情况中国美国中国志愿军vs美军志愿军3连120左右步枪、手榴弹、刺刀、嘴巴、手仅剩7人存活美军第2步兵师1000多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汽油弹伤亡600多赏析“松骨峰战斗”2.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壮烈找出动作描写,分析作用。敌人飞机坦克,土打翻,阵地烧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突显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对敌人无比仇恨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写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战斗,“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摔”“扑”“抱”等一系列动词生动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在子弹打光后仍战斗不止;★写战斗结束后烈士们遗体的姿势,用“抱”“掐”“摁”“倒”“握”“衔”“扣”等动词,定格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场面。这些描写具体细腻,使人受到深深的震撼。3.第5段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详细描写了战斗任务的艰巨:兵力少(只有一个连)、时间紧(当志愿军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环境险(匆匆占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顽敌凶(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汽油弹);还详细描写了战士们牺牲时的各种姿势。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不怕困难、蔑视敌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突出了战士们奋不顾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略写了战斗的经过:这样详略得当,既避免了简单重文,又使文章结构紧凑,不拖沓。1.指出“马玉祥救童”六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起因:结果: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 马玉祥马玉祥火中救小孩敌机袭击,扔燃烧弹救出小孩马玉祥救童示例:马玉祥救童在汉江南岸狙击敌人的某天,几架敌机扔下燃烧弹将村子里的几间房屋燃烧,冯玉祥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听到屋内有小孩哭声,他不顾生命危险,冲进大火勇敢救出朝鲜儿童。(1)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马玉祥。 外貌描写突出了马玉祥的淳朴可爱; 心理描写突出了马玉祥热爱、关心朝鲜人民; 动作描写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马玉祥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朝鲜小孩的情形,表现了马玉祥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救助群众的高尚品质和对朝鲜人民的爱。1·这部分作者运用了那些描写方式对人物进行了刻画?(2)侧面烘托——环境描写:通过“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等语句,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2·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这句话是: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对朝鲜人民的爱国际主义精神问什么 回答 表现什么精神不觉得苦吗?怎么能不觉得……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乐于为祖国人民吃苦的幸福观你想不想祖国啊?谁不想哩……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怎么答对呢?时刻牢记祖国人民的托付对祖国和朝鲜有什么要求吗?想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贡献很大要求很少品格很高体悟战士精神第一次“笑”: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次“笑”:既包含他对祖国的热爱,又包含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任务的高度责任感。第三次“笑”:充满了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信心。“防空洞谈话”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笑”,分析每次笑的内涵。分析笑的内涵事例 描写对象 时间 地点 情节主体 思想感情 精神品质事例①事例②事例③某部先头连火中救人烈火炙人的民房打完仗下阵地马玉祥打仗时枪林弹雨的战场阻击敌人对敌人的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朝鲜人民的爱国际主义精神普通战士休息时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谈心明志对祖国人民的爱爱国主义精神填写表格比较文中三个事例,体会典型性。事例小结全文三个部分,各部分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第一部分(①-③)以抒写感受为主第二部分(④- )以记叙典型事例为主第三部分( )以抒情、改论作结。这样安排,以感受揭示主题,以事例表现主题,以抒情议论升华主题,因而集中深刻地表现了主题。三个典型事例的顺序可否改变?请说出理由。★松骨峰战斗——对敌人的恨——英雄的群体形象——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对朝鲜人民的爱——英雄的个体形象——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前二者的思想基础——志愿军战士的代表——爱国主义精神合作探究这三个事例,在人称运用、描写方式上有什么区别?★松骨峰战斗:第三人称 ,正面描写“战斗”过程,又借营长的话侧面描写“战后”场面,塑造了一个连队的英雄群像。★马玉祥救童: 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主要通过肖像、环境、心理、动作等描写,塑造了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这一个体形象。★防空洞谈话: 第一人称,主要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品质的纯洁和高尚。1、最后一段中的六个“你”各指什么人?2、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你”?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父母、夫妻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文段分析3、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4、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将这种和平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议论和抒情。呼应文章开头,并运用排比句,引导读者联系自己的幸福安定生活认识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文段分析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各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①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②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用设问沟通与读者的情感交流,引导读者思考。运用比喻句,生动形象的刻画出马祥的淳朴可爱,读后让人永志难忘。反问句,运用反问来加强语气 ,帮助读者认识,促成感情升华。修辞手法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各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④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⑤亲爱的朋友,当你……一起散步的时候……运用反复,像连续敲击的重音符,激发着读者为志愿军战士而自豪的情怀运用排比,加强气势,把读者引入一条幸福的大河,这就是平常的生活,引导读者联系自己的幸福安定生活认识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修辞手法下面各句分别运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①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②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③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④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抒情记叙议论描写探究写法这篇通讯通过叙述志愿军战士的三个典型事例,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主旨归纳谁是最可爱的人总分总 ————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坚韧刚强的意志 — 英雄主义火中救孩子—纯洁高尚的品质 — 国际主义防空洞谈话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爱国主义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最可爱的人敬仰热爱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