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7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内容是《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诬告与作伪证的部分法律规定。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条款 法律规定
第一条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被处死
第三条 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述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则应被处死
A.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B.体现了专制王权不可侵犯
C.保护了自由民的安全D.展示了法律程序的严谨性
2.公元前110年左右,帕提亚国王米特拉达提二世发行的部分钱币上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希腊语铭文-“众王之王”。“众王之王”后来成为帕提亚钱币上的国王常规头衔之一。这反映了帕提亚帝国
A.与亚历山大帝国争夺霸权B.利用钱币加强民众的王权观念
C.与古希腊进行了直接联系D.对外来文化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3.1326年6月,英国封建贵族伊丽莎白为儿子威廉向英国商人购买了一个日耳曼的马鞍,并让专门的仆人将它从伦敦带回,她还从英国商人手里购买了来自波兰的蜡以及西班牙的铁等。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庄园经济的瓦解B.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宗教束缚逐渐削弱
4.中世纪时期英国的《一份十五世纪的教育书》指出,男孩可以向父母提出学习知识的要求,阅读自己想看的书籍。居住在城市的拉尔夫则直接把儿子们送进学校,鼓励他们前往大学学习。这表明该时期的英国市民
A.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B.重视后代教育的培养
C.倡导个性自由的发展D.对教会垄断教育的不满
5.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时按照中国的模式,将日本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同时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这些措施旨在
A.建立幕府政治B.加强中央集权
C.改善人民生活D.促进文化交流
6.焚烧干燥的灌木是玛雅玉米种植的重要步骤之一,如下图所示,祭司在12号石碑观察日落,当太阳在10号石碑正后方落下时,这一天就是焚烧玉米地的日子。由此推知,古代玛雅
A.对农业种植进行科学探索
B.已准确推算太阳运行规律
C.农业种植具有神秘色彩
D.祭祀推动天文历法的进步
7.早在资助哥伦布远航之前,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已拥有一本名为《东方历史之花》的藏书,藏书扉页有一手写批注,批注内容为“拥有此书可开疆辟土”。该书不仅收录了13世纪出版的《马可·波罗行纪》,还收录了许多中世纪学者和教士撰写的介绍东方世界的作品。这反映了
A.王室支持是远航的根本原因B.西班牙积极抢占殖民地
C.新航路开辟带有封建色彩D.欧洲了解东方由来已久
8.17世纪的荷兰,从贵族王公到知识分子、医生甚至家庭主妇,都是地图产品的买家,市面上出现了小张单图、大张挂图、各种型号的地球仪、地图集等各类地图商品。这一现象折射出荷兰
A.地理学知识的进步B.海外贸易的繁荣
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开辟了其他新航路
9.历史学家斯文·贝克特认为,棉花产业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联系,第一阶段,棉花产业在世界的分布是多极的、彼此分离的,第二阶段,棉花生产网络越来越集中在欧洲,但生产仍然分散。据此推断,棉花产业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资本驱动下新航路开辟的酝酿
C.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发展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0.15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雕塑家塞蒂尼亚诺的作品《少女胸像》和《贵妇人像》是同期独立雕塑作品的范例,前者以大理石为原料,加工柔润细腻,很好地表现了少女青春的肌肤和纯真的心灵;后者为着色木雕,贵妇人容貌秀丽,仪态端庄,轮廓优雅,流露出女性肖像特有的高雅与感性。这些雕像
A.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不满B.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C.宣扬了理性主义的观念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1.下表所示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研究女性教育的著名思想家的教育著作、女性观和教学内容。该表格反映了当时
教育家 教育著作 女性观 教学内容
芬乃龙 《论女子教育》(1687年) 男女先天的智力是不平等的,女性的主要职能在于操持家庭内部事务 教导女性学会读写算、法律概念、管理技能(土地管理、账目管理、家仆管理等),重视道德宗教教育
德·朗贝尔夫人 《一位母亲给女儿的建议》(1688-1692年) 如果放弃了对女性的教育,就会使其不再虔诚于宗教,从而失去本应该传承给孩子的美德 宗教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女性要自尊自爱,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应学习历史以探究真理,保持美好品德
卢梭 《爱弥儿》(1761年) 女性是孩子和父亲的纽带,女性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家庭带来幸福 算术、绘画、性情培养、锻炼强健的体质以生育健康的孩子,学会得体装扮、说话艺术和理性判断
A.女性价值仍局限于家庭领域B.女权运动即将成为社会主流
C.启蒙运动没有提升女性地位D.女性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引用了一个观点:“19世纪末,国家由公民组成,这些公民居住在一个共同的地区,在其共同的政府里拥有发言权,并意识到其共同的遗产和其共同的利益。”该观点可用来印证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A.揭露了封建势力的腐败B.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
C.提高了公民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
13.1690年3-4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几个财政法案,把政府的财政收入分为国王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两部分。国王正常岁入主要由国产税和关税提供,但只准许威廉国王征收4年的关税,这一规定打破了自15世纪以来一直奉行的继位伊始便授权国王终生征收关税的惯例。同时,给予国王的正常岁入远少于政府实际需要。这反映了英国
A.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B.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国王保留着较大权力D.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14.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开始到海滨享受新鲜空气、灿烂阳光以及各种娱乐休闲活动。英国许多城市修建了大量收费的休闲设施,如公共浴池、剧院、咖啡屋、购物广场等,一些价格昂贵的温泉浴场更是成为时尚的休闲场所。材料表明
A.工业生产决定艺术审美B.工业革命推动市民生活变迁
C.技术革新影响阶层流动D.城市化助推奢侈风气的蔓延
15.空想社会主义者勃雷认为只有摧毁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建立匹配人类理性的制度,同时应当通过资本收购而非暴力的方式筹得足够资金去建立财产公有制;欧文坚持宣传劳动公社思想,同时他坚持采用和平手段应对社会危机。空想社会主义者
A.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够深刻B.没有对其思想理论付诸实践
C.为科学理论的诞生奠定基础D.对社会制度的构想滞后保守
1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称:“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后来马克思又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指出:“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这反映了
A.德俄两国当时处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
B.《共产党宣言》主要理论被时代所抛弃
C.理论体系的应用兼顾了时代性和民族性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发展中反复调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5-11世纪,英国庄园内部事务种类单一,基于口头记忆的庄园治理模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自12世纪开始,随着英国人口和耕地面积快速增加,庄园原有的管理方式难以应对。贸易的发展、大量贵金属的输入,使英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长期靠固定地租为生的领主实际收益下降。此时,书面化管理应运而生。书面化管理使庄园各项事务固定下来,工作随意性大大减小,而且领主还时常派遣管家和审计员核查庄园账簿,使得其收益显著增加。
-摘编自侯兴隆《从口头记忆到书面文件
-中世纪中期英国庄园管理变革》
材料二13世纪,英国的领主因为无暇直接管理庄园的农业生产,于是普遍任命既拥有技术又值得信任的管家来具体管理庄园事务。管家的职责就是使土地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尽可能地使领主的庄园财富升值。而领主要付给管家、庄头等管理者一定的薪俸来维持其生活。在这个管理系统中,庄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较高层的管理人员和较低层的管理人员相互监督。这一时期,英国庄园农业生产所采取的管理体制、方法和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促使庄园农业生产力迅猛发展,进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货币地租和租佃制逐渐兴盛,农奴制和劳役庄园制走向衰落。
-摘编自褚攀峰《十三世纪英国庄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管理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2世纪英国庄园管理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3世纪英国庄园管理变革的历史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1519年西班牙人踏上墨西哥时,当地原住民人口达2500万,而到1605年时当地人口不过107.5万。白人殖民者初到美洲时,为争夺土地等自然资源而与当地原住民频频发生武装冲突。不仅每次交战中死伤的原住民不计其数,就是那些被俘者沦为奴隶后也多被折磨而死。例如,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先后捕获6万名原住民,后将其迁移到智利的矿区,结果途中因各种天灾人祸,死者不计其数,最终到达目的地时只剩800人。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法国、荷兰和英国等为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遂用种种方式鼓励欧洲人民进行移民。
-摘编自梁茂信《近代早期西欧国家人口流动的特征分析:1550-1750年》
材料二17世纪30-40年代,英国清教徒兴起了向北美移民的高潮。这次移民潮不像同时发生的向其他新大陆移民的英国人口流出,其中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因素交错复杂。
-摘编自王伟宏《从移民社会到本地人社会-17世纪
新英格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殖民者在美洲的侵略行为,并分析西欧鼓励人民移民美洲的背景。(6分)
(2)请从材料二中至少选择一个移民的因素予以阐述,并简要说明人口迁徙对美洲人口结构的影响。(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法国专制王权的建立要比英国晚一个世纪,其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也艰难得多,贵族势力的强大及其顽固性促使法国建立起欧洲最强大的王权;后来为克服专制,法国人又必须花费更大气力。法国之所以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的时间里,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
-摘编自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材料二1787年宪法并没有将政治和法律权利平等地赋予这片刚刚独立的土地上的所有居民。他们保障那些拥有一定资产的男性公民的所有权利,而拒绝赋予那些没有资产的男性、女性和儿童相应的权利,也拒绝赋予奴隶和原住居民相应的权利。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主化道路艰难曲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的性质,并概括《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影响。(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9世纪末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出版《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其主张建设一种健康、自然、经济因素组合在一起的城乡复合体,来缓解当时的城市社会问题,这种城乡复合体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田园城市共同组成的被农业地带分隔的城市群。
(2)具有综合立体的交通体系。各城市之间有放射交织的道路、环形的市际铁路、运河等,通过交通、供水和排水等,把社会城市联结成一个整体。
(3)具有综合立体的城市绿化体系。田园城市有公共绿地、私人庭院以及道路绿化网络;在城市之间的农业用地有新森林。
(4)建设大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之间的农业用地上有疗养院、工业疗养院、流浪儿童之家、戒酒所、精神病院、农学院、盲人学院等。
-摘编自[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杜赫《基于
花园城市和城市化理论的英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讨》
根据材料,围绕“城市变迁”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B C B B A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A D D B C C
17.
答案:(1)变化:由基于口头记忆的庄园治理模式转变为书面化管理。(2分)
原因:人口和耕地面积增加;商品经济发展;大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通货膨胀,领主收益下降。(4分)
(2)影响:庄园治理逐渐规范化,且效率提升,为后世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孕育着新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促使农奴制和庄园制衰落,有利于社会转型。(6分)
18.
答案:(1)侵略行为:屠杀印第安人、抢占土地和资源、奴役原住民等。(2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天灾人祸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抢占资源和殖民掠夺的需要。(4分)
(2)选择因素:经济因素。(1分)
阐述:17世纪的英国纺织业逐渐衰落,而海外贸易也逐渐落后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此外,新航路的开辟后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大量传入,使英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英国国内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相比之下,美洲地广人稀,且在与印第安人的竞争中,英国人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5分)
影响: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少量幸存者被赶进保留地生活;黑人和白人大量涌入,在北美,白人占据人口大多数,而在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不同族群之间进行通婚,使得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4分)
19.
答案:(1)原因:封建势力强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资产阶级内部意见存在分歧;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君主思想长期存在;法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法国的共和之路遭到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反对和武装干涉。(6分)
(2)性质:是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分)
积极影响:有利于美国的社会稳定,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消极影响: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同的公民权利。(2分)
20.
答案:[示例]
观点:城市变迁见证了历史的发展。(2分)
说明:19世纪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英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19世纪新型城市理论构想的提出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其时代背景是传统城市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人口压力,这也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反映。
随着机器工业的兴起,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这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繁荣。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许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纺纱机、蒸汽机等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但是,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人们一方面越来越重视公共服务、休闲娱乐,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要求城市形成合理的布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
综上,城市变迁见证了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实践看,传统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因此,新型城市应该积极追求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10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