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联盟校期中学情调研检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该地区()A.官僚体制成熟B.种姓制度形成C.出现成文法典D.进入文明时代2.新巴比伦王纳布尼德(前556一前539年在位)在境内多个城市开展城市复建工程,工程以神庙的复建、修复为主。他热衷研究所发现的古物,“我取出古老的泥板和写字板,复原了从前书写的镶嵌版”,根据出土文献记录修缮乌尔辛神庙中的“禁地”。纳布尼德的这些做法旨在A.创立楔形文字B.彰显君主权威C.维护城邦利益D.探寻历史真实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有人“打了居高位的人嘴巴”,那么执法者只能给与犯罪人“鞭答六十”的处罚,而不能按照“居高位的人”的意愿或执法者自己的意愿去随心所欲地处罚。这表明该法典()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意图规范各阶层义务C.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精神D.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4.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上述史实共同说明()A.文明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扩大B,西亚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C.交流借鉴有利于文明的进步D.希腊文明的发展得益于西亚文明5.中古时期西欧庄园里的劳动者以农奴为主,他们一般以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三天的“义务”来换取耕种自己“份地”的“权利”;此外,他们每年还须向领主缴纳一些实物和货币税。这说明中古西欧庄园()A.催生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B.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C.存在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D.有明显的基层自治色彩6.阿兹特克人尊崇太阳神,太阳神信仰部分起源于周边部落,更与阿兹特克人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阿兹特克人以种植豆类、南瓜等作物为主,这些作物生长需要充足光照。这体现了()A.太阳神崇拜主导阿兹特克宗教体系B.地理环境决定宗教信仰形成C.阿兹特克文明深受外来文化的熏陶D.生产方式影响文明信仰形成7.下图是从宁夏固原北周墓葬出土的外国金币,此类金币及其仿制品在新疆、甘肃等地大量出土。金币正面为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左侧半身像,头戴王冠,身着铠甲;背面为胜利女神立像,右手执一长十字架,铭文意译为:VICTORIA(胜利),AVGGG(皇帝们),1(发行所记号),CON(君士坦丁堡)。这可用于佐证()A.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希腊文化传播B.罗马帝国与东汉建立了官方联系C.拜占庭帝国与东方贸易联系密切D.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8.基辅罗斯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波罗的海地区和拜占庭,其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与改造,而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据此可知,基辅罗斯()A.致力于推广希腊文化B.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C.深受东罗马帝国影响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融合9.12、13世纪,欧洲一些城市积极活动,努力追求城市自治,建立独立于封建领主的城市自治议会;同时,城市中的市民阶层还联合国家君主共同对付贵族(或教会),以谋求特权。这些活动A.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神学统治B.为近代立宪政治提供了经验C.表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兴起D.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的觉醒10.下图为英国1500-1640年麦价变化图。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封建庄园制度解体,商品经济发展B.商业贸易扩张,贸易中心转移C.大量金银流入,货币贬值D.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11.如图为16-17世纪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金银流量变化趋势图。导致图中金银流量大幅下滑的原因在于西班牙()A.受到价格革命的冲击B.面临殖民地广泛反抗C.遭受商业革命的打击D.丧失殖民扩张的优势12.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为论证自己的主张,曾引用《圣经》的内容:“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马丁·路德的这一做法A.意在建立路德教的宗教权威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独裁C.有利于争取世俗权力的支持D.推动了德意志帝国统一进程13.18世纪,英国学者休谟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同,但其创建的“人的科学”的方法仍然是自然科学的“经验和观察”。休谟提出:“当这类实验材料经过审慎地搜集和比较后,我们就可以希望在它们这个基础上,建立一门和人类知识范围内任何其他的科学同样确实、而且更为有用的科学。”这表明休谟()A.崇尚科学,摆脱宗教束缚B.重视理性,探究人性规律C.倡导实验,开创社会科学D.反思传统,否定人类理性14.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无论是继续革命还是反革命复辟,都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同,都会导致社会的激烈而反复的振荡,英国当时的政治精英试图打破革命与复辟循环振荡的怪圈的举措是A.推翻君主制B.通过立法限制王权C.改革议会制度D.确立责任内阁制15.近代以来,英、美、德、法四国通过资产阶级宪法的颁布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表)。这反映出()国家 时间 宪法 确立政体英国 1689年 《权利法案》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 1787年 美国1787年宪法 民主共和制德国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法国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A.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B.资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C.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D.共和体制的确立是人类历史的必然16.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在古代学习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近代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两次学习都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转型和发展。这两次改革运动分别是()A.大化改新,维新变法B.殖产兴业,明治维新C.明治维新,文明开化D.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共和国时代,罗马总督贪婪无比,各行省民不聊生。进入帝国时代后,前几代皇帝对行省加以改革和监督,授予行省内居民罗马公民权。行省内的居民有了公民权后就可以上诉,总督便不能随便制裁行省的原住民。皇帝还提高行省总督的薪资,以抑制总督的贪欲。皇帝还经常到各个行省去巡视。-摘编自晏绍祥《伟大归于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崛起与统治》材料二中世纪的穆斯林国家,重视科学文化,对科学文化的限制要比西方基督教国家少得多。他们对于古典科学文化给予很高的评价,尤其注意吸收希腊科学文化的营养。阿拉伯帝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经济多元,特别适合各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因此,在中世纪,阿拉伯的文化和科学就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被称为阿拉伯的文艺复兴。-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早期改革行省制度的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时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材料二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欧美近代以来的重大事件时间 事件14-15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16世纪 欧洲宗教改革17世纪初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1687年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8世纪 启蒙运动发展到高潮-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归纳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必须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1787年《美国宪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列举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5分)(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宪法的哪些立法原则?简要分析积极作用。(7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联盟校期中学情调研检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C D C C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B B A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17.【答案】(14分)(1)措施:授予行省居民罗马公民权;提高行省总督的薪水;加强皇帝对行省的监督。(2点2分)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使行省公民更多地参与帝国事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省总督的贪腐。(3点6分)(2)国家重视科学文化;帝国地域辽阔;被征服地区文化遗产丰富;帝国经济多元、繁荣。(3点6分)18.【答案】(14分)(1)特点:①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②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③以食物为主:粮食类、果蔬类、经济类、水果类、畜禽类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2点4分)(2)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早期殖民扩张;③中国人地矛盾突出;④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2点4分)影响: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3点6分)19.【答案】(12分)论题:近代人文主义兴起并产生深远影响。(2分)阐述: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主张追求现实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近代人文主义开始于欧洲文艺复兴,发扬光大于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14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传人文精神,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是一场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启蒙运动覆盖了多个知识领域。解放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8分)总之,近代以来,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2分)20.【答案】(12分)(1)完美之处: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和社会动荡。(2分)办法: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议会改革。(3分)(2)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联邦制原则。(3分)积极作用:它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防止了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和范例。(2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