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阶段重点突破练(一)专题1<<<一、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1.(2024·河北固安高一检测)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2345678910111213渔火为燃烧发出的光,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花香是分子的运动、水流的运动、光的传播都是物理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1415162.(2024·辽宁朝阳高一上段考)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OH)3胶体属于碱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图甲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D.甲图中“……”包含混合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Fe(OH)3胶体属于混合物,不是碱,A项错误;酸性氧化物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B项错误;甲图中“……”属于化合物中的一种,不可能包含混合物,D项错误。1415163.(2023·江苏南通高一期中)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五水硫酸铜、碳酸钙、盐酸B.非电解质:乙醇、一氧化碳、氨气C.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镁、氧化亚铁D.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干冰√123456789101112131415164.(2024·南京高一检测)“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三种元素B.CO2属于酸性氧化物、非电解质C.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碱式碳酸铜属于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铜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A错误;化合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碱式碳酸铜属于碱式盐,D错误。141516A.Cu(s)CuCl2(aq)Cu(OH)2(s)B.NaOH(aq)Na2SO4(aq)Na2CO3(s)C.C(s)CO2(g)Na2CO3(aq)D.Ca(OH)2(s)CaCl2(aq)CaCO3(s)5.(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Cu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uCl2,A项错误;NaOH与H2SO4发生中和反应产生Na2SO4,但Na2SO4与K2CO3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不能产生Na2CO3,B项错误;Ca(OH)2与HCl发生中和反应产生CaCl2,但由于酸性:HCl>H2CO3,因此CaCl2溶液与CO2气体不能发生反应,D项错误。141516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H2+Cl2 2HCl②Al2O3+6HCl===2AlCl3+3H2O③2HgO 2Hg+O2↑④CuO+2HNO3===Cu(NO3)2+H2O⑤MnO2+4HCl(浓) MnCl2+Cl2↑+2H2OA.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67.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5678910111213(1)结合物质分类中的有关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在下列五种 (填“混合物”“化合物”“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 (填序号)。 ①HIO3 ②NaIO3 ③KOH ④I2O5 ⑤NaCl配料表 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含碘量 20~40 mg·kg-1储藏方法 密封、避热、避光、防潮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1234化合物②⑤1415165678910111213①HIO3是酸,②NaIO3是盐,③KOH是碱,④I2O5是氧化物,⑤NaCl是盐,五种物质都是化合物,碘酸钾(KIO3)是盐,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②⑤。1234141516(2)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789101112131234碘酸钾受热见光易分解碘酸钾受热见光易分解,所以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141516(3)碘酸钾是一种电解质,写出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6789101112131234KIO3===K++I碘酸钾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I,电离方程式为KIO3===K++I。141516(4)实验分析发现,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52 mg·kg-1。那么每千克加碘盐中KIO3的物质的量为 ;每千克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567891011121312342.43×10-4 mol0.031 g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52 mg·kg-1,那么每千克加碘盐中KIO3的物质的量为≈2.43×10-4 mol;每千克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2.43×10-4 mol×127 g·mol-1≈0.031 g。141516二、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8.(2024·山东泰安高一检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A.有H2、NH3、CH4三种气体,它们各含有1 mol H,则三种气体物质的 量之比为2∶3∶4B.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C.常温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D.a g Cl2中有b个Cl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值可表示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含1 mol H的H2、NH3、CH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mol、 mol、 mol,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4∶3,A项错误;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它们的状态不一定相同,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并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常温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不是×6.02×1023个,C项错误。1415169.(2024·泰州高一检测)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以二氧化碳(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 mol CO2的体积约为22.4 LB.淀粉的摩尔质量为162 g· mol-1C.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6∶10∶5D.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2345678910111213√141516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因此1 mol CO2的体积不是22.4 L,A项错误;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72∶10∶80=36∶5∶40,C项错误;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2023·福建莆田高一期中)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B.常温常压下,2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44.8 LC.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H2OH含有的分子数为NAD.22.4 L Cl2中氯原子数为2NA√123456789101112131415163.2 g O2 和O3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氧原子,n(O)===0.2 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A项正确;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必须使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而不是常温常压下的气体,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不是气态,不能使用Vm计算,C项错误;不知道气体所处的状况,无法求算粒子数,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2024·河北邯郸高一检测)水是生命之源,水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36 g·mol-1B.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约是22.4 LC.1 mol水中含2 mol氢D.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g12345678910111213D141516摩尔质量与物质多少无关,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ol-1,A项错误;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 mol水的体积不是22.4 L,B项错误;微粒指向不明确,应该说1 mol水中含2 mol氢原子,C项错误;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1 mol H2O中含有分子的个数约为6.02×1023,所以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g,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2)实验室模拟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若收集气体可看成是相同的外界条件,则当试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10 mL时,不考虑气体的溶解,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 。 123456789101112135 mL1415161234567891011121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 2H2↑+O2↑,两个电极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则当试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10 mL时,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 mL。141516(3)实际电解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纯水中加入适量的NaOH(NaOH不参加反应)。①某电解水实验开始时,向180 g纯水中溶解了4 g NaOH。此时溶液中Na+和水分子的个数比是 。 123456789101112131∶100向180 g纯水中溶解了4 g NaOH,n(H2O)==10 mol,n(NaOH)==0.1 mol,此时溶液中Na+和水分子的个数比是0.1∶10=1∶100。141516②当实验进行到一段时间,两个电极共收集到的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约是6.72 L。计算此时被电解的水的物质的量是 。 123456789101112130.2 mol生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3 mol,则生成0.1 mol氧气,所以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41516③实际收集气体的外界条件并非标准状况。假如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是C L·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是NA,当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是V L时,则同时收集到的氧气分子的个数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实际收集气体的外界条件并非标准状况。假如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是C L·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是NA,当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是V L时,同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氧气分子的个数是。141516三、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2.(2023·江苏宿迁高一上期中)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句中体现的对青蒿素的提取属 于物理变化C.“纳米氮化镓(GaN)”是一种胶体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12345678910111213√纳米氮化镓(GaN)分散在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故选C。14151613.向含有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Fe3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物理变化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D.FeCl3和FeCl2都属于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得不到黑色分散系,故C错误。141516四、电解质及其电离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④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A.①④ B.①②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硫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BaSO4能完全电离,且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故硫酸钡是电解质,①错误;氨气溶于水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使溶液导电,并非氨气自身的电离,故氨气是非电解质,②错误;熔融态(即液态)的HCl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③错误;电解质溶于水不一定能导电,如CaCO3,CaCO3固体难溶于水,几乎没有可移动的自由离子,不能导电;非电解质溶于水可能导电,如NH3,④错误。141516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都不属于电解质B.稀盐酸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而导电C.液态硫酸、固体NaCl不导电,但属于电解质D.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石墨属于电解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而导电,B项错误;液态硫酸以分子形式存在,固体NaCl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二者均不导电,但是二者溶于水,其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二者均属于电解质,C项正确。14151616.Ⅰ.下列物质中: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钾,⑨碳酸钙,⑩氯气。(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12345678910111213②⑤所给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稀硫酸、空气。(2)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⑧⑨属于电解质的是酸、碱和盐,所给物质中有HCl、KCl、CaCO3。141516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钾,⑨碳酸钙,⑩氯气。(3)能导电的是 。 12345678910111213①②⑦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也不一定能导电,故能导电的有铜、稀硫酸、金属汞。141516Ⅱ.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BaCl2: ; (2)(NH4)2SO4: ; (3)HNO3: ; (4)K2CO3: ; (5)NaHCO3: 。 12345678910111213BaCl2===Ba2++2Cl-(NH4)2SO4===2N+SHNO3===H++NK2CO3===2K++CNaHCO3===Na++HC141516作业7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分值:100分)(选择题1~6题,8~10题,12~15题,每小题5分,共65分)一、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1.(2024·河北固安高一检测)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2024·辽宁朝阳高一上段考)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属于碱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图甲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D.甲图中“……”包含混合物3.(2023·江苏南通高一期中)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五水硫酸铜、碳酸钙、盐酸B.非电解质:乙醇、一氧化碳、氨气C.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镁、氧化亚铁D.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干冰4.(2024·南京高一检测)“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三种元素B.CO2属于酸性氧化物、非电解质C.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碱式碳酸铜属于碱5.(2024·苏州高一上段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Cu(s)CuCl2(aq)Cu(OH)2(s)B.NaOH(aq)Na2SO4(aq)Na2CO3(s)C.C(s)CO2(g)Na2CO3(aq)D.Ca(OH)2(s)CaCl2(aq)CaCO3(s)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H2+Cl22HCl②Al2O3+6HCl2AlCl3+3H2O③2HgO2Hg+O2↑④CuO+2HNO3Cu(NO3)2+H2O⑤MnO2+4HCl(浓)MnCl2+Cl2↑+2H2OA.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⑤7.(12分)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料表 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含碘量 20~40 mg·kg-1储藏方法 密封、避热、避光、防潮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1)结合物质分类中的有关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在下列五种 (填“混合物”“化合物”“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 (填序号)。 ①HIO3 ②NaIO3 ③KOH ④I2O5 ⑤NaCl(2)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碘酸钾是一种电解质,写出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分析发现,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52 mg·kg-1。那么每千克加碘盐中KIO3的物质的量为 ;每千克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二、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8.(2024·山东泰安高一检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 )A.有H2、NH3、CH4三种气体,它们各含有1 mol H,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3∶4B.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C.常温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D.a g Cl2中有b个Cl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值可表示为9.(2024·泰州高一检测)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以二氧化碳(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 mol CO2的体积约为22.4 LB.淀粉的摩尔质量为162 g· mol-1C.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6∶10∶5D.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0.(2023·福建莆田高一期中)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B.常温常压下,2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44.8 LC.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H2OH含有的分子数为NAD.22.4 L Cl2中氯原子数为2NA11.(7分)(2024·河北邯郸高一检测)水是生命之源,水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1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36 g·mol-1B.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约是22.4 LC.1 mol水中含2 mol氢D.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g(2)(1分)实验室模拟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若收集气体可看成是相同的外界条件,则当试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10 mL时,不考虑气体的溶解,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 。 (3)实际电解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纯水中加入适量的NaOH(NaOH不参加反应)。①(1分)某电解水实验开始时,向180 g纯水中溶解了4 g NaOH。此时溶液中Na+和水分子的个数比是 。 ②当实验进行到一段时间,两个电极共收集到的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约是6.72 L。计算此时被电解的水的物质的量是 。 ③实际收集气体的外界条件并非标准状况。假如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是C L·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是NA,当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是V L时,则同时收集到的氧气分子的个数是 。 三、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2.(2023·江苏宿迁高一上期中)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句中体现的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C.“纳米氮化镓(GaN)”是一种胶体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13.向含有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Fe3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物理变化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D.FeCl3和FeCl2都属于盐四、电解质及其电离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 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 ④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A.①④ B.①②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都不属于电解质B.稀盐酸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而导电C.液态硫酸、固体NaCl不导电,但属于电解质D.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石墨属于电解质16.(16分)Ⅰ.下列物质中: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钾,⑨碳酸钙,⑩氯气。(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Ba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H4)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K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A 2.C 3.A 4.B 5.C 6.D7.(1)化合物 ②⑤(2)碘酸钾受热见光易分解(3)KIO3K++I(4)2.43×10-4 mol 0.031 g解析 (1)①HIO3是酸,②NaIO3是盐,③KOH是碱,④I2O5是氧化物,⑤NaCl是盐,五种物质都是化合物,碘酸钾(KIO3)是盐,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②⑤。(2)碘酸钾受热见光易分解,所以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3)碘酸钾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I,电离方程式为KIO3K++I。(4)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52 mg·kg-1,那么每千克加碘盐中KIO3的物质的量为≈2.43×10-4 mol;每千克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2.43×10-4 mol×127 g·mol-1≈0.031 g。8.D [含1 mol H的H2、NH3、CH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mol、 mol、 mol,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4∶3,A项错误;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它们的状态不一定相同,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并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常温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不是×6.02×1023个,C项错误。]9.D [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因此1 mol CO2的体积不是22.4 L,A项错误;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72∶10∶80=36∶5∶40,C项错误;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项正确。]10.A [3.2 g O2 和O3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氧原子,n(O)===0.2 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A项正确;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必须使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而不是常温常压下的气体,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不是气态,不能使用Vm计算,C项错误;不知道气体所处的状况,无法求算粒子数,D项错误。]11. (1)D (2)5 mL (3)①1∶100 ②0.2 mol ③解析 (1)摩尔质量与物质多少无关,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ol-1,A项错误;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 mol水的体积不是22.4 L,B项错误;微粒指向不明确,应该说1 mol水中含2 mol氢原子,C项错误;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1 mol H2O中含有分子的个数约为6.02×1023,所以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g,D项正确。(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两个电极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则当试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10 mL时,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 mL。(3)①向180 g纯水中溶解了4 g NaOH,n(H2O)==10 mol,n(NaOH)==0.1 mol,此时溶液中Na+和水分子的个数比是0.1∶10=1∶100。②生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3 mol,则生成0.1 mol氧气,所以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0.2 mol。③实际收集气体的外界条件并非标准状况。假如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是C L·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是NA,当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是V L时,同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氧气分子的个数是。12.C [纳米氮化镓(GaN)分散在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故选C。]13.D [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得不到黑色分散系,故C错误。]14.C [硫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BaSO4能完全电离,且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故硫酸钡是电解质,①错误;氨气溶于水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使溶液导电,并非氨气自身的电离,故氨气是非电解质,②错误;熔融态(即液态)的HCl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③错误;电解质溶于水不一定能导电,如CaCO3,CaCO3固体难溶于水,几乎没有可移动的自由离子,不能导电;非电解质溶于水可能导电,如NH3,④错误。]15.C [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而导电,B项错误;液态硫酸以分子形式存在,固体NaCl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二者均不导电,但是二者溶于水,其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二者均属于电解质,C项正确。]16.Ⅰ.(1)②⑤ (2)③⑧⑨ (3)①②⑦Ⅱ.(1)BaCl2Ba2++2Cl- (2)(NH4)2SO42N+S (3)HNO3H++N (4)K2CO32K++C (5)NaHCO3Na++HC解析 Ⅰ.(1)所给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稀硫酸、空气。(2)属于电解质的是酸、碱和盐,所给物质中有HCl、KCl、CaCO3。(3)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也不一定能导电,故能导电的有铜、稀硫酸、金属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pptx 作业7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