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杭州学军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社会动荡,危机四伏。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自己的建国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由此可见,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
A.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B.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C.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D.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
2. 品读毛泽东在1950年国庆盛典所作的这首词,以下说法和诗词对应正确的是(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①长夜难明赤县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百年魔怪舞翩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主要矛盾
③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成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④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华民族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张林昌,中国邮政集团贵州省锦屏县分公司的一名乡村邮递员。37年如一日,他用忠诚和奉献架起了苗乡侗寨与外界联系的“桥梁”。37年,他走了28万多公里山路,走坏250多双鞋,累计为深山里的乡亲送去152万多件邮件,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他的事迹启示共产党员要( )
①牢记使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执政为民,充分发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
③勤勉敬业,坚定信念于平凡中铸就伟大
④艰苦奋斗,做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黄旭华同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国之脊梁”。黄旭华用毕生( )
①奉献党和人民的事业,绝无自身任何私利
②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克己奉公的模范
④坚守理想,发挥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历经百年发展,波澜壮阔、成果丰硕,推动党的伟大事业从苦难走向辉煌。这一历程说明( )
①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②党的指导思想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
③党的指导思想坚持多元统一不断发展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突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7. 2025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并强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
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③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
④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内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优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上述意见( )
①体现了我们党对就业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
②旨在提升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和公信力,巩固权威
③彰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能够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以案四说”机制,通过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推动惩治防贯通、查改治协同,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增强立德、遵纪、守法、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案四说”( )
①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铸牢理想信念、承担起责任使命
②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夯实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③有利于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以党的纪律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这表明( )
①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是中共中央的职责所在
②坚持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中国共产党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科学执政
④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人民警察为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作出重要贡献,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安工作,对这支队伍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强调要“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这体现了( )
①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②我国公安机关具有专政职能
③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④我国公安机关依法保障人民民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余华英因拐卖17名儿童,于2025年2月2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被执行死刑。我国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表明( )
①我国公民始终是国家的主人,权利受到有效的保障
②我国坚持对内职能,正确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③我国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④我国积极履行专政职能,依法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某市人大常委会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建立“民声呼应”平台和工作体系的部署,确立了人大监督“五项机制”,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实施半年来,向有关部门报送人大代表建议事项和问题诉求21个,被采纳、交办16个,办结并回复15个。由此可见( )
①人大常委会作为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②人大常委会积极行使监督权,把国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机制不断完善,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不断提升
④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了人大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下列内容与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一致的是( )
①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人大行使表决权
②表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人大行使立法权
③审查和批准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人大行使决定权
④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人大行使监督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大运河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为了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京津冀三地人大充分运用联合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协同监督。三地人大协同监督( )
①说明我国国家机关之间既分权又制衡,加强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②要建立监督协作机制,依法协调一致开展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
③要与协同立法相结合,以法治力量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④利于发挥三地人大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作用,保障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服务和努力,通过一件一件具体的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感。”为此,作为政协委员应该( )
①有使命感:强化担当,发挥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②有力度:切实履行好职责,真诚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③有作为:深入实际调研民意,如实反映人民群众建议
④有危机感:创新协商方式,增强民主协商能力和水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2025年1月,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在这场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精神再次熠熠生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凭借共同的信念组建起一支支救援队,挨家挨户排查受灾情况、分发物资,全国各族人民也纷纷捐款捐物,形成强大的救援合力。上述行动深刻诠释了( )
A. 应对灾害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充分优势
B.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赈灾救援中得以全面落实
C. 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D. 我国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民族分布特色鲜明
18. 某社区党委成立区域化党建联盟,压实成员单位责任,联合政府部门、联盟企业、党员及居民代表,向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矛盾纠纷调解以及居民协商议事等帮助,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这一做法( )
A. 促进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B. 构建了系统集成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C. 健全了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D. 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见( )
A. 全面依法治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B.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C.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发挥党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D.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
20.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B. 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
C. 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 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等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
21. 涉旅纠纷如何解决 广西涠洲镇的“枫桥式工作法”备受好评:设置“格—站—庭”三级联动解纷机制;开通“12345服务热线+投诉二维码+值班应急+云端解纷”渠道;积极吸收志愿力量为“涠洲义警”,协助开展各项工作。涠洲镇“枫桥式工作法”旨在( )。
①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合理控制纠纷的发生 ②构建多元治理格局,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③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优化纠纷解决机制,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高效办成一件事”正在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一面镜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2024年以来,“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点事项陆续落地见效,企业、群众办事不再“来回跑”,社会各界纷纷好评点赞。由此可知( )
A. 我国缩减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B. 我国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C. 我国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 D. 行政机关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23. 为切实解决经济困难群体申请法律援助难的问题,近年来,某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开始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受援群众只需签订一份告知承诺书,如实填写相关情况,便不再用“跑腿”开证明。告知承诺制的推行( )
①缩短了法律援助申请时间,提升了服务效能
②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推进了法治社会建设
③提高了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程序的规范化水平
④降低了申请人的办事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4. 判定全面禁燃烟花爆竹的地方性法规不合法、纠正超生即辞退的地方性法规……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处罚等20多个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对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法规依法予以处理、纠正或者撤销。开展以上备案审查有利于( )
①确保权力规范行使,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限制地方立法权限,规范地方立法行为
③保障宪法法律实施,有效维护宪法权威 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上海建设数字法院,针对审判领域的“易错点”,研发推广700多个应用场景,其中近400个场景已嵌入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法官办理的同类案件一旦触发场景模型,平台不仅向承办法官推送提示预警,还将其同步推送相关审判庭负责人,实现“智慧监管”。建设数字法院( )
①发挥了平台的主动创造性,提高审判质效
②推进法院的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③完善法律实施,助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④确保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为民司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 中国古代有“厌讼”传统,老百姓万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司法领域却出现了诉讼案件激增的现象。对此,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 在现代的法治社会,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佳的合法途径
B. 从理论上讲,当诉讼成本高于诉讼可能带来的收益时,更易出现“厌讼”现象
C. 相比古代,当前社会纠纷能够依法得到更好地解决,公平正义能够得到切实维护
D. 案件激增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有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27.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总结运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实施以来的成果和经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点和关键,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撑腰打气。
材料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通过规定精简文件、精简工作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方式,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遵循。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2)结合材料二,从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的角度,论述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积极意义。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亦不是不法的“保护伞”,屏幕前的“键盘侠”在使用网络时除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德,也应尊法守法。
为了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避免网络戾气变成伤人利器,国家对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等作出要求。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要求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2023年11月,公安部公布了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10起典型案例。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在面对网络暴力治理新形势时的迅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回应了时代发展与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家站点”平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场所。近年来,S 市人大将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真正嵌入到基层治理体系中,通过“家站点”凝心聚力绘制“五度服务圈”赋能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圈” 在“家站点”嵌入党代表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站,建立“邻里汇”纠纷调解中心,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居民自治圈” 人大代表积极融入社区治理,参与社区居民村规民约的讨论,引导成立居民公约监督委员会,加强规范管理,拓展为民服务深度。
“联动共治圈” 推出民生事项预约码,方便人大代表和居民随时提出相关事项,相关部门、专家等多方主体开展协商共治,延伸为民服务广度。
“共建合作圈” 人大代表联合爱心组织,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办、制度共识”的服务模式,共同开展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增强为民服务浓度。
“互惠融情圈” 通过开展“楼长夜话”活动,让志愿者们吐露心声,使他们感受到社区党委和人大代表也关注着他们的急难愁盼,保持为民服务热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市人大践行“五度服务圈”在赋能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30. 材料一 2025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正式获得通过。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新阶段,旨在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浙江省政府为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在政策供给、服务质量上做加法,为企业减负,为市场赋能。浙江省政协瞄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家信心,以全体会议为龙头,综合运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专家协商等形式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建议,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材料二 今年年初,以DeepSeek(深度探索)等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引爆了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数字技术的新应用新业态新场景风起云涌,给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数字法治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国家网信办日前起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的法网日渐织密,针对数字技术应用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有人认为,有了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就能确保数字技术应用向上向善。请运用“法治国家”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作为杭州市民,请你从居民角度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两条建议?要求:紧扣主题,表述清晰,每条建议不超过24字。
杭州学军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C
【26题答案】
【答案】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27题答案】
【答案】(1)①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落到实处。
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③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④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的领导,打造一支高素质忠诚干净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①党中央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中央通过为基层干部减轻不必要的考核负担,有助于保证基层干部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基层进行调研。
②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党中央在为基层减负的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科学合理地制定职责边界,有助于形成更好的工作制度与体系,从而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28题答案】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国家用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③国家的对内职能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另外:回答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具有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职能,国家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利于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也可给分)
【29题答案】
【答案】该市人大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履职方式,通过代表家站建设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人大代表自身职能优势,引导居民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实现自治;创新服务模式,弘扬崇德向善传统美德,提升服务温度,增强社区凝聚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发挥协商民主作用,实现多方主体互惠融情、携手共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0题答案】
【答案】(1)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制定了相关法律,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②政府依法行政,打造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减负,为市场赋能,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履行好管理与服务职能。
③政协围绕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等职能。
(2)该观点是片面的。
①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为数字技术应用治理提供了制度前提。
②建设法治国家更需要法律严格实施,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向上向善还需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市场监管。
③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行义务。
(3)如:积极学习《民营经济促进法》,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根据需求选择民营企业的优质产品,避免盲目追求低价;了解产品的生产背景,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通过评价或建议帮助民营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