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地 理Ⅰ.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济南市教育局颁布的《济南市2016 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 (济教办字〔2016〕7号)。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及要求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教育部审定2013)教材,结合济南市的实际情况,确定2016年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内容。一、 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于考查学生作为公民应当终身必备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延续性的知识和能力,根据考生完成考试的基本思维过程,拟定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见下表)。其中,“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要 求目 标ⅠⅡ阅读和获取信息阅读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理解试题要求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描述和分析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事物的特征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知识迁移能力提出和探讨问题从试题资料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地理问题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探讨和解决问题,初步具备判断决策能力,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七、八年级的基本内容。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海陆分布;海陆变迁。天气、气候的概念;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合作。掌握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1.疆域与行政区划。2.人口数量、增长和分布以及人口政策;民族分布。 3.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 4.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自然灾害。5.河流的基本特征;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本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6.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土地资源主要特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型工程。7.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科技兴农;工业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8.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9.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10.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1.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三江源等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二、试卷结构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Ⅰ卷为选择题50分(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 Ⅳ.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对得2分,共40分。通过学习地理,我们不仅能够解释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据此完成1~3题。1.通过两年的地理学习,你体会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 A.记住了很多国家的首都 B.知道了石油资源的分布C.能用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 D.会背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参考答案】C2.造成右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的自转C.天气的变化 D.地形的差异【参考答案】A3.晓明在放学的路上,发现照明的路灯冬季开得早,夏季开的晚,人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的变化 B.地区的差异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参考答案】D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4.图中四地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5.等高线地形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与下列哪幅景观图相近 【参考答案】B很多同学具备了运用地图认识、了解国家的能力。读下面四幅地图,回答6~8题。6.四幅图中,完全反映自然地理事物分布状况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7.②国有很多美称,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把它称为 A.地广人稀的国家 B.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C.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D.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参考答案】D 8.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③④两国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③国的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 B.④国的地势是东西部高、中部低C.河流夏季汛期③国比④国长 D.河流凌汛④国比③国更加突出 【参考答案】B 9.关于下图中的海峡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峡的东侧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西侧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国家B.②海峡海运繁忙,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C.③海峡位于西半球,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D.④海峡因位置重要被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参考答案】D10.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B.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地区C.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 D.世界人口集中分布20°N~60°N地区【参考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对得2分,共10分。11.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春夏季节易发生的灾害是 【参考答案】AD 12.下列有关区域特征,对应正确的两项是 A.东北三省——“白山黑水”之间 B.四川盆地——“鱼米之乡”C.香港和澳门——“东方明珠” D.塔里木盆地——“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参考答案】AC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根据图一信息回答13~15题。13.有关尼泊尔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北温带 C.海陆兼备 D.北邻印度【参考答案】AB14.尼泊尔位于哪两大板块之间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参考答案】AC15.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尼泊尔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B.德干高原均适宜种植水稻 C.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河谷农业 D.青藏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参考答案】CD三、非选择题16.(13分)生活地理。家住杭州的中学生张萌同学一家,国庆假期自驾来济南旅游。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 旅行站点示意 资料二:杭州、济南国庆期间天气预报杭 州济 南10月3日20℃—26℃14℃—23℃10月4日20℃—27℃10℃—19℃10月5日22℃—28℃12℃—21℃资料三:某地区水系图 (1)下面是张萌旅游记录的片段,请同学们帮忙补充完整。(7分)旅 程旅 游 记 录行前准备考虑到近几天的天气情况,要准备 ① 、 ② 等物品。第一站从杭州出发,经过浙江省、上海市与 ③ 省,到达 ④ (河流)岸边的南京市。第二站行驶中发现公路两边 ⑤ (耕地类型)越来越多,中午到达了第二站——被称为“五省通衢”的 ⑥ 市。第三站汽车一直在地势平坦的 ⑦ 平原上行驶,很快便抵达终点——“泉城”济南。(2)济南旅游资源丰富,请你向张萌一家推荐两处景点。(2分)(3)资料三是张萌旅行途中经过的某地区水系图。读图提取信息,归纳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参考答案】(1)①雨具;②外套;③江苏;④长江;⑤旱地;⑥徐州;⑦华北。(每空1分,共7分)(2)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每景点1分,共2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3)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分);气候:降水丰沛(1分);河流:河流众多(1分);资源:水资源丰富(1分)。(每点1分,共4分)17.(11分)区域差异。世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图定位。填图:在图上填注太平洋、印度洋与马六甲海峡。(3分)(2)区域差异。参照文本框中对A地区的描述,完成对B(中南半岛)的描述。(4分)(3)下列关于区域特点及发展差异的描述,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①A地区一些国家在沙漠中建起众多高楼,其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 ( )②B地区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现在仍有许多国家信仰伊斯兰教。 ( )③A地区水资源匮乏,农业灌溉多采用滴灌、喷灌,B地区水资源充足,不会发生旱灾。 ( )④吴哥窟是B地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所在的国家是柬埔寨。 ( )【参考答案】 (1)在图上填注太平洋、印度洋与马六甲海峡。(3分) (2)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1分)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分)气候湿热,(1分)主要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发展热带种植业)。(1分) (3)①√ ②×③×④√。(每答对一项得1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