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中评价试卷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一、单选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这启示我们要( )A.特立独行,张扬个性 B.勇担责任,努力奋斗C.克服烦恼,及时行乐 D.放飞自我,挥洒青春2.步入青春期的小奇,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从不知道什么叫疲惫。这表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拥有敏捷的思维 B.拥有充沛的精力C.拥有丰富的知识 D.拥有无尽的快乐3.教育部决定自2024年起,将每年的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下活动适合在此期间开展的是( )①某校举办学生心理健康讲座②某班推荐心理学相关书单③某班开设科技活动体验课堂④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意味着我们爱的能力在萌芽。可是这个小芽太娇弱了,萌发它的土壤也不够丰腴,保护小芽的最好方式就是静静地等待适合它长大和成熟的时机。”老师指导同学们在异性交往上要( )A.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异性情感B.追求爱情,让生活美好和愉悦C.言语得当,追求止于至善之境D.远离异性,避免自己受到伤害5.男生女生之间“最高境界”的友谊在于保持恰当的距离,相互欣赏。下列行为符这一观点的是( )①合作学习,共同成长进步②不拘小节,彼此勾肩搭背③欣赏优点,不断完善自己④揭露弱点,打压对方气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读漫画《心念一转》,下列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情绪复杂多变,只能顺其自然B.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丰富阅历C.学会与人交往,传递美好情感D.改变认知评价,可以调节情绪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7.“情绪价值”是指通过他人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感受到的积极情绪,满足“情绪价值”能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提供“情绪价值”,我们需要学会( )①尊重他人,全面接纳认可②积极沟通,消除矛盾分歧③真诚关心,回应情感需求④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有人认为,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及一个人在经历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屈辱能激发人深思,推动思想的升华,并因此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这启示我们( )①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②要认可自己,肯定自我价值③拥有负面情感就会走向成功④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游梅园、柳园,赏满园烂漫春花;吃汤包、干丝,品一桌春日早茶;逛老街、古镇,赶几趟繁华春集……在泰州,奔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让人心情舒畅。这说明( )A.春日景象能满足我们物质需求B.我们能用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C.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D.美好事物能激发正面情绪感受10.从游行罢课要求归还我国领土的五四青年,到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的南昌起义者,再到改革开放加速中国经济腾飞的实干人……前辈们用信念之火,点燃了他们的青春岁月,照亮了这神州大地。这启示我们( )①只能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实现生命价值②自信源于从国家获得的安全感、自豪感③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担当时代大任④要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高原现象”指学生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成绩又会继续上升。下列做法能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有( )①悦纳自己,追求完美 ②正视挫折,迎接挑战③行己有耻,自尊自立 ④战胜自我,坚持不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燃”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和精神符号,可以指点燃,给自己或他人以鼓励;也可以指燃烧,给自己或他人以动力;还可以指( )①自强,自我勉励,发愤图强②自信,自行其是,扬青春个性③乐观,不畏艰辛,勇毅前行④行动,倾尽所有,功到自然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下列选项与这句话的寓意最为接近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4.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小唯因细微分差错失冠军,许多人为她感到遗憾。但她并不沮丧,表示自己很享受比赛的过程,还将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夺冠。我们可以感受到她有( )①谦虚谨慎的个人美德 ②出人头地的人生目标③积极乐观的情绪表达 ④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中轴线,历经700多年发展,全长约7.8千米,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北京中轴线”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 )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B.美美与共,和合共生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崇尚法治,历久弥新1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古语启示我们要( )A.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B.紧跟时代发展潮流C.顺应自然运行规律 D.满足人民利益需求1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正在成为现实,这充分展现了( )①满腔热忱的爱国之情 ②推己及人的尊老之道③传递温暖的仁爱之举 ④见义勇为的友善之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台风登陆,邻居于狂风暴雨中营救被困母子②利用暑假到外地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③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出力④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公交,主动上前搀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综合探究题19.2025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有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也必将接续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某校七年级同学以“以奋斗底色彰显少年担当”为主题开展短视频创作大赛,请你参与其中。【主题 确定】第一小组同学在集体讨论后,初步拟定了两个视频主题:◇主题一:自贵者,则人贵之◇主题二:宝剑锋从磨砺出(1)请你为该班选定其中一个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青春激昂:在这次短视频创作大赛中,隔壁班小欣优异的表现让我不禁对她产生了好感,这份情感让我羞愧又迷茫。我想把自己内心的烦恼和想法和妈妈聊一聊,但是又怕妈妈知道后会批评我,我很犹豫,该怎么办?(2)请你给这位同学写一封信,给予他一些心理疏导。20.青春征程丰富多彩,成长与之同行。某校七年级(3)班举办了“寻找青春力量,体会青春成长”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凝练青春智慧】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蓄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胸怀和修养,凝练前人智慧,让其成为我们青春路上的明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 ——曾国藩《岁暮杂感十首(其四)》★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出老》(1)上述诗句共同体现了哪一品格?说明青少年为什么需要具备这样的品格。【表达青春观点】当前社会,依旧有部分人闯红灯。当面对处罚时还出现了各种“雷人雷语”。耍赖型:车我不要了,以后不骑车了,走路;无畏型:不就是罚钱吗?快点!我要赶时间;理直气壮型:罚款我交,你要给我开发票啊,回去我得报销……(2)请运用“自尊”的知识,对上述言行进行评析。【铸就青春品质】奋斗有担当,人生贵自强。(3)历史上的哪些人物给了你自强的力量?请你根据示例,列举一例,并说说自强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力量。示例:勾践卧薪尝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A A D D B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B A D C C C B1.BB: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付出努力,这启示我们要勇担责任,努力奋斗,故B说法正确;A:特立独行、张扬个性不是珍惜青春的表现,故A说法错误;C:及时行乐是享乐主义的表现,我们应该奋斗青春,故C说法错误;D:青春的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奋斗青春,而非放飞自我,挥洒青春,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BB:材料中提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从不知道什么叫疲惫”,这直接体现了青春期生理变化让小奇拥有充沛的精力,故B符合题意;A:拥有敏捷的思维是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表现,不是生理变化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C:拥有丰富的知识需要通过学习等途径获得,与青春期生理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拥有无尽的快乐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中未体现,青春期会有各种情绪体验,并非只有快乐,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A①②: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某校举办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某班推荐心理学相关书单,都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①②说法正确;③④:某班开设科技活动体验课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无关,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AA:保护小芽的最好方式就是静静地等待适合它长大和成熟的时机,说明老师指导同学们在异性交往上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异性情感,故A说法正确;B:青春期,对异性的朦胧情感不是爱情,故B说法错误;C:题干没有涉及止于至善,故C不符合题意;D:要与异性正常交往,不能远离异性,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5.A①:“合作学习,共同成长进步”体现良性互动,既保持合理距离又促进共同进步,故①符合题意;③:“欣赏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直接体现“相互欣赏”的核心要求,符合友谊的积极意义,故③符合题意;②:“不拘小节,勾肩搭背”逾越恰当距离,不符合“保持距离”的要求,故②说法错误;④:“揭露弱点,打压对方”违背相互尊重和欣赏的原则,属于负面行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DD:通过“心念一转”可以将心结变成蝴蝶结,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调节情绪,故D说法正确;A:我们要学会合理调控情绪,不能“顺其自然”,故A说法错误;B: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但与漫画主旨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C:漫画主要启示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并未体现“传递美好情感,学会与人交往”,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D③④:题文中,当我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被重视被认可,有幸福感,因此这启示我们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应学会换位思考以增进相互理解,积极沟通来化解矛盾分歧,真诚关心以回应情感需求,故③④说法正确;①:全面接纳认可,说法绝对化,应接纳合理的,故①说法错误;②:消除,说法绝对化,化解矛盾分歧,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8.B①④:题干中“屈辱能激发人深思,推动思想的升华”体现了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屈辱属于消极情感,但通过承受并转化为动力,可以通向成功,体现了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①④符合题意;②:题干未涉及要认可自己,肯定自我价值,②不符合题意;③:“就会”说法太绝对,夸大了负面情感的作用,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DD:游梅园、柳园,吃汤包、干丝,逛老街、古镇等美好事物,让人们心情舒畅,这表明美好事物能激发人们的正面情绪感受,故D符合题意;A:材料中主要描述的是春日景象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故A说法错误;BC:题干中并未提及人们用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情感对人们判断和选择的影响,故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D③④:题目通过五四青年、南昌起义者、改革开放实干者等事例,强调前辈们以信念和行动推动国家发展。这些事例体现了一代人积极担当、奋发向上的精神,启示我们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担当时代大任;无论是爱国运动、革命斗争还是经济建设,都体现了个人命运与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实现生命价值不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平凡岗位也能贡献力量,故①说法错误;②:题干未涉及“自信的来源”,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D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做更好的自己,不是追求完美,①说法错误;②④:要想突破“高原现象”,不断提高成绩,就需要具有自信自强的品质,敢于迎接并战胜学习中的挑战和挫折,坚持不懈地努力,②④说法正确;③:行己有耻、自尊自立与应对“高原现象”无直接关系,③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B①③:分析可知,“燃”可以指点燃,给自己或他人以鼓励;也可以指燃烧给自己或他人以动力;还可以指自强,自我勉励,发愤图强,乐观,不畏艰辛,勇毅前行,①③符合题意;②:“自行其是”是以自我为中心,②说法错误;④:“倾尽所有”说法太绝对,要尽自己最大努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3.AA:“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意思是成功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启示我们要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追寻真理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体现了自强不息,故A符合题意;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树木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与题文内容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体现的是爱国,与题文内容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是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与题意内容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D③④:小唯因细微分差错失冠军,但她并不沮丧,说明她有积极乐观的情绪表达;将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夺冠,说明她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故③④说法正确;①:题干没有体现小唯谦虚谨慎,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能为了出人头地,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5.CC:“北京中轴线”历经700多年发展,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C符合题意;A:中华文化不能引领世界,A说法与实际不符,故A说法错误;BD:题干中“北京中轴线”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没有体现出文化和合共生、崇尚法治的观点,故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CC:“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描述了自然界四季更替和万物生长的规律,强调农业生产需遵循自然时序。这句古语的核心是告诫人们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运行规律,故C符合题意;ABD:题干未涉及在实践中探索真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人民利益需求,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7.C①④:观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题文中通过政策机制尊重和保障老年人权益,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传递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与温暖,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8.B①:邻居在台风中营救被困母子,直接体现了对处于危难中的人的救助,符合恻隐之心的要求,故①符合题意;④: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公交,是对需要帮助的个体展现同情和关怀,故④符合题意;②③: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属于个人体验自然,节假日清除小广告属于社会公益行为,均未直接体现“见到同类危难”时的恻隐之心,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9.(1)选择主题一:①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②(自尊的人能获得他人尊重。)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的青春有光彩。③自尊有利于激发内在动机,促使人们积极向上,从而获得成功。④自尊有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选择主题二: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自强的青春有未来。(2)青春激昂你好: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你无需羞愧;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而愉悦,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面对生活中出现的这样的朦胧情感,你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青春期遇到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只有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烦恼,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所以你完全可以求助你的妈妈,把烦恼和她倾诉;也可以求助于其他人;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相信你,一定会化解内心的烦恼,健康成长。20.(1)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困难,从容迎接挑战;自信的青春有力量;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等。(2)闯红灯的行为是错误的。材料中的言行是缺乏羞耻心,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做到行己有耻的表现。我们要做有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3)示例:屈原被放逐而著《离骚》;司马迁忍辱而著《史记》等,自强使人自立自主;自强使人奋发向上。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