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思想政治模拟试题甘肃新高考研究中心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要保证自已劳动力每天的再生产,他必须每天再生产3先令的价值,而这是他每天工作6小时就可以作到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能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或更多的小时。然而资本家在支付了这个纺纱工人的一天或一周的劳动力价值之后,就获得了在整天或整周内使用这个劳动力的权利。”上述观点A.找到了经济危机难以克服的根源B.宣示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C.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D.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的重要性。以下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直接动力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是中国共产党走过光辉历程的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也是中国人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百年。第1页(共8页)【25·(新高考)ZX·M·思想政治·GS】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转变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③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有力支撑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电力现货市场是反映电力供需形势的“风向标”。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是在省间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基础上,利用跨省区通道可用输电能力开展的日前、日内现货交易。2024年10月15日,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人正式运行①有利于推动全国电能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市场活力②方便了电力交易,是我国电力市场稳价保供的“压舱石”③打破电力行业垄断,实现了各地电力安全稳定供应④能为中央了解各省级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提供参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4年10月22日,H公司在深圳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从内核、数据库到编程语言、AI大模型等方面全面自主研发,真正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标志着我国在操作系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涌动的澎湃活力,为我国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提供了重要支撑。这印证了①我国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③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④创新既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对被巡视单位进行了全面、深人的政治体检。巡视过程中,巡视组不仅通过集中反馈会议形式向被巡视单位统一反馈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还采取“一对一”的反馈方式与被巡视单位进行单独沟通,确保问题反馈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本轮巡视工作①意味着我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迈出了坚定的步伐②对通过巡视工作来提高问题整改的实效性进行了有益探索③是党通过巡视反馈彻底根除内部腐败问题的关键之举第2页(共8页)【25·(新高考)ZX·MN·思想政治·GS】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思想政治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C【命题意图】本题以一段引文为背景材料,考查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并未涉及经济危机难以克服的根源,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B项不选:材料体现的是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脚削工人,未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D项不选。2.A【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指示为背景材料,考查改革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是改革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目标,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②说法错误;改革不是要彻底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而是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④说法错误。3.D【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指引和中国人民的不解奋斗,①说法错误;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转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结果,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②不选。4.B【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为背景材料,考查资源配置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探究与建构的能力。【解题分析】电力中长期交易是我国电力市场稳价保供的“压舱石”,②不选: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能助力各地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但“实现了”的说法不妥,③不选。5.B【命题意图】本题以H公司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为背景材料,考查创新发展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的说法错误,②不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③说法错误。6.A【命题意图】本题以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为背景材料,考查党的建设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巡视反馈不能彻底根除党内腐败问题,③不选;材料未体现本轮巡视工作通过集中反馈提升了被巡视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和效能,④不选。第1页(共4页)【25·(新高考)ZX·MN·思想政治·GS】7.D【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为背景材料,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我国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并非为了展现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①不选;传统生态理念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且我国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并不是为了弘扬传统生态理念,②不选8.B【命题意图】本题以树叶落地为背景材料,考查认识与真理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真理的内容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丰富,A项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影响,也未体现真理的变化,C、D两项不选。9.A【命题意图】本题以对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的要求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意识通过实践指导人们改造世界,③不选;材料未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不选10.C【命题意图】本题以“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传播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探究与建构的能力。【解题分析】文化对法治建设有重要影响,但并不能决定法治的发展方向,①说法错误;网络普法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形式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更在于其能有效地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③说法错误。11.C【命题意图】本题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文件为背景材料,考查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材料未体现联合国成为各国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①不选:联合国以其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出发点开展活动,③不选12.C【命题意图】本题以第21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解题分析】东博会是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并非国际组织,①说法错误;东博会的成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③说法错误。13.D【命题意图】本题以租客财物被盗为背景材料,考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的能力。【解题分析】房屋出租后,房屋的使用权归租客所有,出租人无权随意进出已出租的房屋,①不选:除租房合同有约定外,出租人一般不负有保障租客财物安全的义务,②不选。14.D【命题意图】本题以冯某和李某的离婚案件为背景材料,考查婚姻关系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的能力。第2页(共4页)【25·(新高考)ZX·MN·思想政治·G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pdf 政治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