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美洲 (第1课时 课件25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美洲 (第1课时 课件25张)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第1课时)
导入一
神秘大陆初印象
大家知道美洲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提问:
导入二
探险之旅准备
今天我们将化身勇敢的探险家,开启一场奇妙的美洲之旅。在出发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美洲这片神奇大陆的基本情况,包括它在哪里,有多大,以及南北部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探险任务。
一、美洲名称的由来
美洲的名称来源于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他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多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并确认这是一块新大陆,而不是之前人们认为的亚洲东部。后来,德国地理学家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在1507年绘制世界地图时,将这片大陆标注为“America”,以纪念亚美利哥。这个名称最初仅指南美洲,后来逐渐扩展到包括北美洲在内的整个大陆。这一名称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这一命名推动了人类对世界地理格局认识的深化,促进了后续的地理探索与研究。
提问:你们认为美洲名称的确定对世界地理认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二、美洲的位置与范围探究
从半球位置看,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呢
1.半球位置
西半球
2.海陆位置
从海陆位置看,美洲周围都环绕着哪些大洋 它与其他大洲有着怎样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地图上标注美洲海陆位置关键要素,派代表展示讲解。
小组合作任务说明
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西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亚洲相望,南部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3.经纬度范围
01
西经170°(阿留申群岛最西边)至西经55°(格陵兰岛最东边)之间。
北纬7°(加勒比海地区)至北纬83°之间。
北美洲:
02
西经 35°(巴西东端)至西经81°(秘鲁最西边)之间。
南纬12°(大致在巴西亚马孙河河口处)至南纬55°(合恩角)之间。
南美洲:
这种位置对美洲的农业、经济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北美洲东西两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众多优良港口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南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沿海港口出口,促进了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美洲气候类型判别及南北差异探究
1.判别气候类型的方法介绍
然后看降水,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且各月降水较为均匀的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毫米之间, 降水有明显干湿季之分的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在夏季的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等等。
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看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的一般是热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 ℃之间的可能是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的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或寒带气候。
2.美洲气候类型探究
你知道美洲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吗
假设我们是气候探险家,要深入研究美洲的气候。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美洲的气候类型,利用我们发放的材料(包括气温降水数据、地理位置信息、地形资料等),详细分析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以及分布区域。
材料
1.美洲地理位置信息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主要位于西半球,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北美洲:地处北半球和西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连南美洲。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地形资料
北美洲:大陆北宽南窄,略呈倒置梯形,地形可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南北纵列带,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南美洲:西部为年轻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气候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受西部山地阻挡,大部分地区降水来自东南方的大西洋。热带范围相对狭小。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气流和从墨西哥湾北上的暖湿气流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即使是处于热带和亚 热带的墨西哥湾沿岸,冬季也会出现低温天气。
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 气候为主。除高山地区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上,冬季比较温暖;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一般不超过28 ℃,夏季没有酷暑。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小组汇报与总结(北美洲)
01
(1)分布规律
北美洲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沿海是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中部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部沿海有小范围的热带气候。
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原因
02
地形因素:西部高大的山脉(落基山脉等)呈南北走向,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原因分析
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原因
(1)分布规律
南美洲气候主要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规律相对复杂。赤道附近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和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低坡地带;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在南美洲南部,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东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原因分析
纬度因素: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赤道横贯北部,这使得热带气候类型占主导地位。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终年高温的区域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因素:西部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西部,阻挡了太平洋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形成了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而山脉东侧因处于背风坡,降水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组汇报与总结(南美洲)
四、美洲南北自然环境差异的综合分析
美洲南北自然环境在地形、气候、河流方面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学生汇报与教师总结(地形部分)
在地形上,北美洲有明显的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大的山系、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南美洲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 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这种地形差异对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部分原因是西部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在亚马孙平原大面积分布。
在河流方面,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流域面积广;南美洲的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特征与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密切相关。
这些自然环境差异对南北美洲的人类活动,如农业、人口分布、城市建设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北美洲中部大平原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和五大湖地区。
1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特色农业,亚马孙平原人口相对稀少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
2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美洲名称的由来、位置与范围、气候类型判别方法、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及其影响等。
课后作业:选择美洲的一个地区,制作一份地理手抄报,内容包括该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等。
板书设计
随堂检测
1.下列各剖面图,能反映北美洲的地形起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B
随堂检测
2.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中美地峡又称中美洲 B.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C.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是古巴岛 D.西印度群岛在印度旁边
3.下列关于美洲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B.落基山脉是北美洲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南美洲最大的平原
C.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短的山脉
D
D
随堂检测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地形的起伏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该剖面图所表示的地形起伏状况是 ( )
A.南北高,中部低 B.四周高,中部低 C.东西高,中间低 D.东部高,西部低
5.由此可见该区域的降水主要来自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大平原 D.北冰洋
C
B
随堂检测
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美洲沿4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北美洲北有 (特殊纬线)穿过,南有 (特殊纬线)穿过,因此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
(2)北美洲气候具有 (复杂多样/类型单一)的特点,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北温带
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随堂检测
(3)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系,大致是 走向,中部是广阔的 ,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4)受地形地势影响,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该河流水系形状如下图中的 图。
A B C D
南北
平原
自北向南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