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课件(共26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课件(共26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有种精神撑着我,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40多年来,在红土高原上,张桂梅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张桂梅除了执着于教育事业外,还经常掏钱帮助群众治病、修路、建水窖,帮助群众协调纠纷、化解矛盾、发展产业。她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共产党员就应该帮老百姓做事,群众有困难,就应该去管。
为什么党的初心与使命能撑起张桂梅校长?
为什么党员就应该帮老百姓做事?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结合热点时政资料和教材内容,同学们通过探究与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政治认同。
【目标与任务】
【自主学习】
初心使命
性质
根本立场
根本宗旨
利益要求
发展思想
执政理念
奋斗目标
出发点落脚点
最大政治优势
群众路线
课堂导入
探究:
1.中国共产党是怎么产生的?
2.是怎样的政党?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1)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
工人运动
3.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怎么做)(P16第3段)
①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的角度)
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② 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的角度)
3.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怎么做)(P16第3段)
③ 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更加绚丽的华章。(党员角度)
3.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怎么做)(P16第3段)
3. 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提出的要求 P16三段
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等于说广大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党员的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冲突时,党员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知识要点 内容
是什么
怎么做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知识小结
1.从党的执政理念角度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开设慢火车?
探究思考
二、党的执政理念
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制消费
(1)立党为公
(2)执政为民
二、党的执政理念
(3)二者关系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
二、党的执政理念
(1)试金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2.★为什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P17
二、党的执政理念
扩展:
(4)根本原因:由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
(5)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6)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聚焦党的二十大
透过二十大报告双语热词思考党的方针政策体现的是谁的利益?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二、党的执政理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随着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的话语,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瞬间在互联网上刷屏传播。这一刻,“人民”二字格外鲜明醒目,力重千钧。
有细心的代表统计,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超过100次,“人民至上”出现了不止一次。
报告尾声特别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探究:结合二十大报告,思考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党的执政理念



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么办)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20年
2050年
温饱
总体小康
现代化强国
全面小康
基本实现现代化
2035年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新时代的新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新中国成立100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到21世纪中叶要达到的目标:
①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⑤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共同愿景)
二.党的执政理念
本课知识小结:
始终
坚持
以人民
为中心
根本立场
根本宗旨
决定
党的
执政理念
决定
中国共产党
的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人民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政权的试金石、人民是创造者。。根本力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1)践行根本宗旨
(2)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为什么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本课知识整合:
一、为什么
二、怎么样
1、是由党的
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人民的
历史地位决定的
3、党的执政理念
的要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本课中国共产党的重点背诵知识:
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性质 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利益要求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出发点落脚点 党的全部工作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通篇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中国共产党继续成功需要(  )。                 
①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依法全面履行国家职能 ③坚守革命道路不动摇 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继续成功需要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①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能坚守革命道路不动摇,③错误。
2. (原创)习近平同志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写道:“魂飞万里,盼归来……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材料意在告诫广大党员干部(  )。
①应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利益 ②应牺牲自我,放弃个人利益 ③应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④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错误,党员干部维护人民利益不一定要牺牲自我,而且应该是放弃个人的不正当利益。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未涉及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①③正确。
3.《管子·牧民》中记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尚书·虞书·大禹谟》提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这对我们党执政的启示有(  )。
①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 ②增强法治意识,使党的权力在法律轨道内运行 ③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④以群众各方面的诉求为工作出发点,砥砺前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要为民执政,这对我们党执政的启示是要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要为民执政,不涉及法治,②不选。群众的诉求是具体的、多方面的,既有合理的一面,也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群众的各方面诉求为工作出发点,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