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4.4 免疫学的应用
接种流感疫苗
一两个月后
患流感
接种麻疹疫苗
终身不患麻疹
原因一:
流感病毒有一百多种亚型,每个季节盛行的流感病毒都有所不同。
原因二:
流感病毒为单链RNA病毒,且其基因序列使得它突变速度比其他病毒更快。
麻疹病毒
原因:
麻疹病毒抗原单一而稳定,因此当一个人接种麻疹疫苗以后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保证人不再被相同的麻疹病毒感染。
他们都不知道原理,但开启了使用疫苗的历史
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1.概念:
2.作用: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真正的病原体
分 分
裂 化
一、疫苗
【思考】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为什么?
灭活疫苗作用过程
灭活疫苗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APC
真正的病原体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清除病原体
体液免疫
(1)灭活疫苗:将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物理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
特点: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接种量大,且需要多次接种。
例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疫苗等。
3.疫苗的类型
一、疫苗
优点:制备简单,安全性高,保存时间长,易保存、运输。
不足:接种量大,且需要多次接种,只产生体液免疫,不产生细胞免疫
目的: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
1)灭活疫苗
举例:
狂犬疫苗
流感疫苗
我国研制的新冠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 (HPV)疫苗
(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2)减毒疫苗:丧失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
特点: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
例如,甲肝减毒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等。
3.疫苗的类型
一、疫苗
2)减毒疫苗:又称活疫苗,将病原体通过体外长期培养或者是一些理化方法处理,丧失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
战斗力100
战斗力20
减毒疫苗
3. 疫苗种类及实例
随着疫苗技术的发展,你知道目前疫苗发展到第几代?
第一代疫苗
“打”病原体
“打”蛋白
“打”核酸
第二代疫苗
第三代疫苗
拓展:疫苗技术的发展——三代疫苗技术
减毒活疫苗
APC
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靶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
真正的病原体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清除病原体
靶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裂解靶细胞暴露抗原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减毒疫苗作用过程
(3)核酸疫苗:将抗原蛋白的基因(mRNA或DNA )直接注入人体内,利用人体细胞产生抗原蛋白。
例如,新型乙肝疫苗、某个亚型的禽流感疫苗等。
3.疫苗的类型
一、疫苗
新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疫苗等,由病原体核酸一段无毒序列制成。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序列(DNA或RNA)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延伸拓展:新型疫苗
第一代疫苗
“打”病原体
“打”蛋白
“打”核酸
第二代疫苗
第三代疫苗
拓展:疫苗接种技术线路
16
4.实例:
(1)天花疫苗:
根除了天花
(2)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
(3)脊髓灰质炎疫苗
(即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4)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
(5)我国研制的某个亚型的禽流感疫苗,是我国首个DNA
疫苗。
天花病毒
特异性
记忆性
5.特点:
(1)特异性:
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
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特异性。
(2)记忆性:
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
长的时间。
6.接种疫苗的意义:
(1)到目前为止,疫苗仍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而且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2)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的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改进,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已扩展到许多非传染病领域,而且已经出现了治疗性制剂。
疫苗名称 作用
天花疫苗 预防天花病毒感染
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 预防子宫颈癌
麻疹疫苗 预防麻疹
乙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脑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白破三联疫苗(DPT)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抗狂犬血清 狂犬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灭活疫苗(Vero 细胞) 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常见的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1.概念:
2.技术支持:
器官保存技术
外科手术方法
高效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
3.意义:
二、器官移植
免疫细胞
识别“自己”
自身细胞
身份标签: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器官移植的关键:
取决于供体与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相似度达到一半以上)。
(1)免疫排斥: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每个个体(MHC)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免疫细胞就能识别HLA不同而发起攻击。而这个过程就是免疫排斥。
4.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思考:如何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①自体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的移植
②受体在器官移植初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
免疫抑制剂抑制B细胞和T细胞,主要抑制T细胞进行细胞免疫,降低排斥,提高成活率。
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肝移植的人数是20万-30万人,而2015年我国完成的肝移植手术仅仅2 000多例。
2015年中国有2 766人在生命终结之时,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
每年器官移植数量的比例是30:1仅约1万人能等来移植的机会。
解决方法:
利用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异种移植;鼓励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
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心脏
4.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2)供体器官短缺:
1. 免疫预防——疫苗
患病前的措施,即根据特异性免疫原理,采用人工方法将抗原或抗体制成各种制剂,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达到预防某些疾病的目的。
主动免疫
(抗原)
减毒疫苗:如伤寒菌苗、卡介苗
灭活疫苗:如如乙脑疫苗、牛痘苗
类毒素: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新型疫苗:如核酸疫苗
被动免疫
(抗体)
抗毒素:如白喉抗毒素
免疫球蛋白:如丙种球蛋白
三、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2.免疫诊断
根据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将免疫学技术和制剂用于临床诊断。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
检测病原体
检测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
患病后的措施。即通过对人体输入抗体、胸腺素、细胞因子等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剂等,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疗法
针对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抑制疗法
治疗一些自身免疫病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使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重建
将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淋巴细胞转移给免疫缺陷个体,以恢复其免疫功能。
3.免疫治疗
疫苗
概念
特点
分类
应用
免疫原性
安全性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新型疫苗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免疫诊断
器官移植
技术问题
观念问题
免疫排斥
供体器官短缺
课堂小结
1.被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即研制“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作出了重要贡献,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 )该“糖丸”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 )
(2 )该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
(3)当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 ( )
×
×

课堂练习
课本P85
(4)人类中不存在HLA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 )
(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免疫增强剂。( )
(6)异体移植的器官难以成活,主要是由于体液免疫的结果。( )
×
×
×
2.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糖丸中的减活病毒相当于______。
(2)糖丸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切忌用热开水溶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
高温会杀死减活后的病毒
(3)预防脊髓灰质炎还有一种疫苗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杀死后制成的,称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该疫苗通过肌肉注射进行预防接种。
______ (填“减活”或“灭活”)疫苗接种后对人体的作用更接近自然感染过程;要产生相同的免疫效果,在接种剂量上______ (填“减活”或“灭活”)疫苗要加大。
(4)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__ (填“免疫预防”或“免疫治疗”),接种抗体属于__________ (填“免疫预防”或“免疫治疗”)。
减活
灭活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材料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做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
材料: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做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