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共41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共41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膜仁消失两体现
形定数清赤道齐
粒裂数增均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消
后期
中期
前期
末期
子细胞
形成两个子细胞
实现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 。
受精卵
那精子和卵细胞呢?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受精卵
新个体
思考:
受精卵
受精
92
子 女
92
有丝分裂
精子
46
有丝分裂
46

46

卵细胞
46
有丝分裂
受精卵
受精
46
子 女
46
有丝分裂
46

精子
23
减数分裂
卵细胞
23
46

减数分裂
魏斯曼预言的这个特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叫做减数分裂。
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卵原细胞 → 卵细胞
精原细胞 → 精子
一、减数分裂
细胞类型变化:
原始生殖细胞 → 成熟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概念:
场所:
有性生殖器官。
特别提醒:
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细胞分化
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
(即精原细胞)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
睾丸(哺乳动物),其他动物:精巢
精子形成的场所:
含有
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
减分数裂
精子形成过程概述
1个
精原细胞
1个
初级
精母细胞
2个
次级
精母细胞
4个
精细胞
4个精子
减数分裂前
的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变形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①染色体复制成姐妹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数目不变;
③DNA数目加倍。
染色体的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数目
4
染色单体数目
8
DNA数目
8
高度螺旋
缩短变粗
染色质
染色体
①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
③一条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四分体:
联会后每对的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从染色单体的角度考虑)
联会: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的现象。
1个四分体含有___ 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___ 条染色体,___ 条染色单体,___ 个DNA分子。
1
4
一对同源染色体
4
2
四分体
判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应同时满足3个条件:
①大小(长度)——相同
②形状(着丝点位置)——相同
③来源(颜色)——不同
例1: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 )
A B C D E
DE
学以致用
同源染色体判别方法
1
2
3
4
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和3、2和4
1和2、1和4、2和3、2和1
a
A
a’
b
b’
c
c’
d
d’
B
C
D
属于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
属于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_______________
a和a’、b和b’
a和b、a和b’ 等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染色单体断裂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会引起变异。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间发生互换
交叉点向末端移动
染色单体交叉
形成变异染色单体
互换使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互换对于生物的变异有重要意义。
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特点总结
(1)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
(3)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发生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于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有丝分裂后期
重要特征:
着丝粒不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特点: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__________;
减数分裂Ⅰ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注意:此时(次级精母细胞)不再含有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I与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数目倍增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形成四个精细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蝌蚪状的精子
头部
(细胞核)
尾部
不属于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体的主要行为
不分裂
分裂
减半
不减半
减半
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单体分离
复制
不复制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前期:联会、四分体、互换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级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变形
归纳总结
间期
同有丝分裂
同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及时练(说出时期名称和细胞名称)
减数分裂Ⅰ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前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末期
精细胞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S期之前)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卵原细胞是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每个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和体细胞的相同。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
卵泡
卵细胞
电镜照片
人的卵巢(横切面)示意图和卵细胞的电镜照片
卵细胞
第二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联会,形成四分体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染色体复制
体积增大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场所
分裂方式
子细胞个数
是否变形
睾丸
卵巢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精子
1个卵原细胞→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有变形过程
无变形过程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不同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意义
在个体发育中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之间维持遗传性状的稳定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上下代生物之间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细胞类型
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目
同源染色体行为
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复制一次/分裂二次
2
1或4
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复制
原始生殖细胞
不联会、无四分体形成
细胞分裂图像辨别
一数:染色体数目的奇偶性
①奇数:减Ⅱ,且无同源染色体
②偶数:减Ⅰ、减Ⅱ、有丝分裂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①无同源染色体:
减Ⅱ、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减Ⅰ: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分离
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
②有同源染色体: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减Ⅰ、
有丝分裂
三判断:染色体行为
判断减数分裂中的细胞类型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变化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核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2n
2n
2n
n
n
0
4n
4n
4n
4n
2n
2n
0
4n
2n
2n
n
n
2n
2n
n
4n
2n
2n
n
2n
0
1.核DNA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2N
4N
间期
N
DNA复制
细胞分裂,DNA平均分配
细胞分裂,DNA平均分配
2.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2N
4N
间期
N
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
着丝粒分裂
细胞分裂,染色体平均分配
3.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2N
4N
间期
N
DNA复制,单体形成
细胞分裂单体减半
着丝粒分裂,单体消失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2N
4N
间期
N
染色体
染色单体
核DNA
4.染色体与核DNA之比
G1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G2
S
1/2
1
ab:间期DNA复制,一条染色体
上有2条DNA分子。
cd: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一条染色体上有1条DNA分子。
a
b
c
d
e
G1
G2
S
1
2
ab:间期DNA复制,一条染色体
上有2条DNA分子。
cd: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一条染色体上有1条DNA分子。
a
b
c
d
e
5.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根据柱状图判断减数分裂时期

2N
4N
O
数量(个)
N

2N
4N
O
数量(个)
N

2N
4N
O
数量(个)
N

2N
O
数量(个)
N
精原细胞、G1
减数分裂Ⅱ后末
G2、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前、中
生殖细胞(配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