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版科学 第四章 第四节 保护土壤(第一课时)基础练习:1.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是( )A.瓷器餐具 B.塑料餐具C.淀粉餐具 D.不锈钢餐具2.下列能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是( )A.城市的发展尽量少占用农田B.植树造林,退耕还林C.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以上说法都对3.无论是在家园的花圃内,还是在大面积的农田里,或者是山林果园之中,下列物质都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化学肥料和农药B.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D.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4.湖州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下列做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符合的是(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提倡步行或骑单车等出行C.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 D.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5.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目的是( )A.人们更需要产品 B.人们更需要木材C.人们更需要粮食 D.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6.下列与沙尘暴密切相关的是( )A.耕地被蚕食 B.水土流失C.土壤沙漠化 D.土壤盐渍化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8.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了共同创造和维护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此相符合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B.为了节约成本,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到江河湖泊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9.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A.叶片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B.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风固沙C.减少噪声,防治噪声污染D.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10.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滳灌措施11.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土地资源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人类的命根子,而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水土流失的两个危害: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至少两个建议: ; 。(5)保护土地资源不光是在保护农牧业,也是在保护很多动物的家园。在土壤里还生活着很多动物,如 和 。12.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 趣 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 、铅(Pb) 、砷(As) 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1)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各种有害元素在 0~30 厘米层含量都低于 30~60 厘米层含量(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13.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 垃圾大军” 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C.居民环保意识不强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2)如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垃圾中转站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 。14.图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 。提高训练:15.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B坡维持原样(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较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3)浙江省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16.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含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1)这是一组 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 。(3)实验结论是 。17.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一:查阅相关资料后,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如图①所示。过程二: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如图②所示)。请根据其研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由过程一得到的结论是 (2)过程二中,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得到的结论是 (3)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写一条即可)参考答案:1.C【解析】不论是不锈钢的餐具还是塑料餐具或瓷器餐具,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淀粉就不同了,因为淀粉是可以被微生物“吃”掉的,这样子就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破坏。故选C。2. 【答案】D【解析】城市的发展尽量少占用农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都是保护土壤的措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3.B【解析】化学肥料和农药不合理施用,其残留物不仅污染土壤,也会污染水体,A不符合题意;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在土壤中经发酵会形成农家肥料,不会污染土壤,B符合题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污染了水体,经渗透或浇灌会污染土壤,C不符合题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含有有害的病菌,接触土壤会使土壤受到污染,D不符合题意。4. 【答案】D【解析】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可以保证河道畅通,防止水体污染,故A不合题意;B.提倡步行或骑单车等出行,可以减小化石能源的消耗,保护大气,故B不合题意;C.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可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故C不合题意;D.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但是会严重污染空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5.D【解析】西部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通过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植被,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所以A、B、C错误,D选项正确。6.C【解析】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土壤沙漠化与沙尘暴密切相关。C符合题意。7. 【答案】B【解析】A. 多吃粗粮、荤素搭配,有利于均衡营养,故A正确不合题意;B. 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会对大气和水资源产生严重污染,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都有利于节约资源,故C正确不合题意;D. 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都有利于低碳排放,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8. 【答案】D【解析】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是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故A错误;B.为了节约成本,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到江河湖泊,会对地下水产生严重污染,故B错误;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会严重污染空气,可能引起火灾,故C错误;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D。9. 【答案】B【解析】植被覆盖可以减缓水流对土壤的侵蚀程度,所以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植被的土壤,水流得快,且水土流失多;有植被的土壤,水流得慢,但水土流失少。治山先治水”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故选:B。10. 【答案】C【解析】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护环境,A正确;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污染环境,B正确;C、肥料包括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农家肥料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久、能够改良土壤等优点,但农家肥料的养分含量低、肥效缓慢;化学肥料反而的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施用及储运方便等优点,但化学肥料的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因此施肥时,要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C错误;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不会污染环境,D正确。故选:C。11.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变得疏松 紫云英分解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土地沙漠化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均可)蚯蚓 蚂蚁【解析】(1)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若土壤板结,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减少,抑制根的呼吸,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变得疏松。(2)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紫云英分解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利用农作物的生长。(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水土流失的两个危害:土地沙漠化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至少两个建议: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5)保护土地资源不光是在保护农牧业,也是在保护很多动物的家园。在土壤里还生活着很多动物,如蚯蚓和蚂蚁。12. 【答案】(1)A有机物(2)C(3)分类回收等【解析】(1)根据调查图可知不可回收垃圾占16.9%,可回收垃圾站29.1%,A有机物占总量的54.0%,因此生活垃圾的成分以A有机物为主。(2)据图可知: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层含量低于30cm~60cm层含量。(3)对可回收物进行垃圾分类,比如废旧塑料瓶、废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将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比如废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将可堆肥垃圾进行分类,比如枯枝落叶腐烂后可以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有机肥料,垃圾回收和再生的好处是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13. 【答案】(1)B(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解析】(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B符合题意。 (2)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靠近河岸,沿河放置会造成水污染。14. 【答案】(1)堆积泥沙(2)泥石流(3)少【解析】(1)A处是疏松的泥土,经水冲刷容易冲散,从而造成泥沙堆积,(2)土质结构疏松,无任何植被保护,水量冲击大。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3)植物通过自身的枝茎叶及其埋在土体中的根系,能够较好的调节地面径流,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土体的抗侵蚀性,从而有效地防止坡面泥石流的发生。15.水土 大气 植树造林【解析】据图分析可知:(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较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大气污染。(3)浙江省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植树造林。16. 【答案】(1)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2)控制变量(3)含铬溶液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解析】(1)甲组实验装置正常浇水,而乙组实验装置浇的是含有铬的溶液,然后通过对照两周后的植物生长情况,从而研究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故答案为: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2)该实验主要是为了研究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此其变量是有无铬,所以其他的量都要控制相同;故答案为:控制变量;(3)由图中可知,正常浇水的玉米生长情况比浇含铬溶液的玉米高很多,所以铬会抑制植物的生长17. 【答案】(1)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2)丙;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物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3)植树种草。【解析】(1)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2)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越轻,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3)为了保持水土,其治理措施有缓坡修建梯田,坡脚建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陡坡植树种草等.(共24张PPT)第四节 保护土壤第一课时回顾回忆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植物的茎有哪些类型?直立茎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是什么?筛管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植物的根关于茎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至此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我们都已经学过了那么我们再回到土壤,看一下土壤的价值以及怎么去保护我们的土壤保护土壤土壤的价值: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植物直接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和生长。人和动物则以植物,或其他依赖于植物的动物为食。保护土壤肥沃的土壤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世界上土壤的种类有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黑土2.紫土3.红壤4.黄壤保护土壤1.黑土:富含有机质,尤其是腐殖质,这使得土壤颜色较深。如东北平原,肥力高,盛产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和小麦等。保护土壤2.紫土:含有较多的特殊矿物质,通常在特定气候和化学作用下形成。如四川盆地,肥力相对较高,除了旱地粮食作物外,还多种植棉花、油菜和柑橘等。保护土壤3.红壤: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红壤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肥力相对较低,适合种水稻、茶树、甘蔗和柑橘。 保护土壤4.黄壤:通常比红壤湿润,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区,如四川、云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山地或高原。除了常见农作物外,也能种植茶树和蔬菜。保护土壤我们对于土壤的改造利用:1.在低山丘陵修剪梯田,将沼泽变为沃土。2.在干旱山麓利用高山冰雪营造绿洲。3.由于人们的耕作,出现水稻土、菜园土等自然界没有的新型土壤类型。保护土壤土壤的流失与毁坏:1.土壤污染:①.白色污染:保护土壤土壤的流失与毁坏:1.土壤污染:②.工业、生活污水污染:保护土壤土壤的流失与毁坏:1.土壤污染:③.化肥、农药污染:保护土壤土壤的流失与毁坏:1.土壤污染:④.重金属污染:保护土壤2.水土流失:土壤的流失与毁坏:保护土壤水土流失保护土壤3.土地沙漠化:土壤的流失与毁坏:保护土壤植被对土壤的保护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土壤的保护与治理:因为植物的根系有固定土壤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覆盖,能有效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址灾害的发生。保护土壤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土壤的保护与治理:练习B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实用方便D.厨余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后,再填埋练习D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了共同创造和维护美丽长兴,下列做法符合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B.为了节约成本,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到江河湖泊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练习C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以下措施中不符合建设美丽浦江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节 保护土壤.pptx 第四节 保护土壤(第一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