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生物学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 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纯合子杂交的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B .植物的自花传粉属于自交,异花传粉属于杂交 C .豌豆子叶的黄色和花的白色属于相对性状D .表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型相同时基 因型一定相同2 .右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②操作后要对 b 套上纸袋B .a 为父本,b 为母本C . 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 D . ①和②是在花开后进行的3 .马的栗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到一对等位基因B/b 的控制。研究人员用栗色马和白色马为实验 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A .马的栗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B .亲代栗色马和白色马的基因型分别是 Bb、 bbC .F2 栗色马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 1/4D .F2 栗色马的基因型有 2 种4 .某种狗的毛色由基因 H、h1、h2、h3 控制,它们各自控制一种毛色,互为等位基因, 显隐性关系为 H>h1>h2>h3( H>h1 表示 H 对 h1 为完全显性,以此类推)。现有某对杂交 组合(基因型未知),其子代表型种类最多有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5 .番茄的红果色( R )对黄果色(r)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植株是纯 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B .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 .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 D .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 6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 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7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5 对B. 受精时精卵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后代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C. 某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是其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 致D. 人体内次级精(卵)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只有 23 条染色体8 “牝鸡司晨”是指母鸡性反转成具有繁殖能力的公鸡,但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化。公鸡的 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 ZZ ),母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 ZW ),不含 Z 染色体的胚 胎不能成活:鸡的芦花( B )和非芦花( b )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现有 一只发生了性反转的芦花鸡与一只正常的非芦花鸡交配,下列对其杂交结果的预测,错误 的是A .子代中的雌鸡中,芦花:非芦花=1 :1B .子代中的雄鸡全为芦花C .子代中的雄鸡不存在纯合子D .子代中的性别比为雌:雄=1 :19 .已知下图疾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不考虑 X 和 Y 同源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 Ⅰ 2 的母亲不一定是该病患者,但携带致病基因B . Ⅱ 3 和Ⅱ 4 再生一个患这种遗传病的儿子概率是 1/8 C . Ⅱ 3 和Ⅱ 4 再生一个儿子患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1/2 D . Ⅲ7 的致病基因由Ⅰ 2 的致病基因通过Ⅱ 4 传递获得10 .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 2n=10 )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 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 4 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 .图乙细胞中 5 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C .图丙每个细胞中都含有 5 对同源染色体D .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乙→ 甲→ 丁→ 丙11 .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A .图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2 个四分体,8 个核 DNA 分子B .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C .图中 1、3 可在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同时出现D .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只能产生 2 种 4 个生殖细胞12 .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 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A. 2 种和 2 种 B. 2 种和 4 种 C. 4 种和 2 种 D. 8 种和 4 种13 .下列关于 DNA 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 DNAB .叶绿体中含有 DNA ,并能控制叶绿体中部分蛋白质的合成 C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导致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D .线性双链 DNA 分子片段中的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 DNA 分子的同一端14 .遗传物质是生物遗传与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T2 噬菌体的 DNA 可以单独完成对大肠杆菌的侵染并产生后代B .烟草花叶病毒中嘌呤与嘧啶碱基的数目不一定相等C .根据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结果可推断 S 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D .32P 标记的部位为 T2 噬菌体 DNA 中的磷酸基团15 .如图是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甲、乙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黑点代表了部分基因(一个黑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其中有两对基因用( A/a )、( B/b )表 示,这部分基因的位置是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标记显示出来的,下列相关 说法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中还含有另外三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B .该图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图中所示的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时,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第 7 页,共 8 页D .该个体一定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 AB 和 ab 的精子二、多项选择题:共 4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 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6 .下图 1 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的部分过程(粗线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其上的基因)。不考虑突变,其中的初级精母细 胞可能表示为图 2 中的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17 .某同学观察某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 4 个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 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所属时期先后排序为③①②④B .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C .图③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D .图①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18 .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A. 活菌甲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B. 加热致死菌乙中的某种物质能使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C. 通过实验② ,鼠 2 的血液中只能分离出活菌乙D. 鼠 5 死亡的原因是死菌甲中的某种物质能使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19 .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辛格和尼科尔森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来自 H2OD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三、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8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1 分。20 .( 12 分)图 1 表示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某雄性动物( 2n=8 )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 (分别用“● ”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箭头所示;图 2 为减 数分裂过程(甲~丁)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图。图 3 表 示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 ,某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①②③代表相关过程, I~Ⅳ表示细胞。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① → ②过程发生在 ▲ 时期,同源染色体出现 ▲ 行为:细胞中③ → ④过程 每条染色体含 ▲ 个 DNA。(2)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 2 的 ▲ 时期(填甲、乙、丙、丁);等位基因的 分离发生在图 3 中的 ▲ (填序号)过程中。(3)图 3 中细胞Ⅱ 的名称为 ▲ 。该细胞中可形成 ▲ 个四分体。若细胞Ⅲ的基因型是 aaBB ,则细胞Ⅳ的基因型是 ▲ 。(4)若细胞Ⅳ的基因型为 ABb ,原因可能是 ▲ ( 2 分)。该卵细胞Ⅳ与基因型为 ab 的精 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个体,且该雄性个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分别移向 细胞两极,另一条随机移动,则其产生基因型为 abb 的配子的概率是 ▲ ( 2 分)。21 .( 11 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D、d 控制),蟠 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H、h 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 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型及其他株数组别 表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甲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乙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1)根据组别 ▲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乙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 ▲ ,后代中纯合子比例是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 (选填“遵循”/“不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 2 分)。(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 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 HH 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 关内容。实验方案: ▲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22 .( 12 分)果蝇( 2n=8 )的眼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 b 共同控制,其中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在基因 a 纯合时表现为白眼,同时具有基因 A、B 时表现为紫眼,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红眼,4 个纯系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 果如下表(不考虑 X Y 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 实验二亲本 紫眼( ♂ ) × 白眼( ♀ ) 红眼( ♂ ) × 白眼( ♀ )F1 红眼( ♂ ):紫眼( ♀ )= 1 :1 紫眼( ♂ ):紫眼( ♀ )= 1 :1(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应用了 ▲ 研究方法,如果进行果蝇基 因组计划研究,则需要研究 ▲ 条染色体,原因是 ▲ ( 2 分)。(2)由表格结果推知,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 ▲ (选填“遵循”/“不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依据是 ▲ ( 2 分)。(3)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果蝇群体中紫眼个体基因型最多有 ▲ 种。如用实验一的 F1 代 雌雄果蝇杂交,F2 代果蝇的眼色比例为白:红:紫= ▲ ( 2 分);如果要测定一只紫眼 雄果蝇的基因型,可以选择实验 ▲ (填“ 一”或“二”或“一或二” ,2 分)亲本中的白眼 雌果蝇。23 .( 11 分)朊粒是一种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某科研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验证了朊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实验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 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 。(2)按照图示 1→ 2→ 3→ 4 进行实验,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 32P ,沉 淀物中也几乎不能检测到 32P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朊粒不含 ▲ ,蛋白质中▲ 含量极低,故离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几乎不含 32P。(3)如果添加试管 5、6 ,从试管 2 中提取朊粒后先加入试管 5 ,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 取朊粒并加入试管 3 ,培养适宜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到的放射性应主要位于▲ 中,原因是 ▲ 随朊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中,离心后位于该部位;少量位于▲ 中,原因是 ▲ ( 2 分)。(4)T2 噬菌体与朊粒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 T2 噬菌体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注入 ▲ (填 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 ▲ (填物质)和 ▲ (填物质)进行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 白质的合成,而朊粒可能是向宿主细胞注入蛋白质。24 .( 12 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在 2004 年底的东亚海啸中,有巨大的人员罹难, 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 DNA 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 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 DNA ,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 DNA 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 DNA 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 DNA 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 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 DNA 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 杂交 技术就能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1)图中 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 ▲ 原则连接成碱基对,4 所示物质所处的一端 为 ▲ (填 “3'”或“5 ' )端, 1 所示的碱基对在 DNA 分子中比例越高则 DNA 分子的稳 定性 ▲ ,理由是 ▲ ( 2 分)。(2)图中的 5 的名称是 ▲ 。乙的两条长链按 ▲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 ( 2 分)交替连接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3)下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同一区段 DNA 单链的碱基序列。A 组 B 组 C 组尸体中的 DNA 碱基序列 ACTGACGGTT GGCTTATCGA GCAATCGTGC家属提供的 DNA 碱基序列 TGACTGCCAA CCGAATAGCT CGGTAAGATG根据碱基配对情况, A、B、C 三组 DNA 中不是同一人的是 ▲ ( 2 分)。(4)DNA 杂交技术同样可以用于两物种亲缘关系的判断,若两个物种的 DNA 样本经处理后 形成的杂合 DNA 区段越少,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 ▲ (远/近)。高一年级生物学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C B A B D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答案 A C D A B ABC ABD ACD AC20 .( 12 分)( 1 )减数分裂Ⅰ 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联会 2( 2 )甲 ①( 3 )次级卵母细胞 0 Ab( 4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 B、b 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2 分) 1/12(2 分)21 .( 11 分)( 1 )乙 乔化( 2 ) DdHh Ddhh(这两空顺序可调换) 1/4( 3 )不遵循 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4 种表型,比例应为 1:1:1:1。(2 分)( 4 )蟠桃( Hh )自交 蟠桃:圆桃=2:1 蟠桃:圆桃=3:122 .( 12 分)( 1 ) 假说—演绎法 5果蝇 3 对常染色体要研究 3 条,1 对异型性染色体( X、Y 染色体)都要研究,共 5 条(2 分)( 2 ) 遵循 实验一的 F1 眼色表现与性别有关,已知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B、b 位于性染色体上,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 分)( 3 ) 6 2 :3 :3(2 分) 一或二(2 分)23 .( 11 分)( 1 )同位素标记法(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 )核酸(或者答 DNA、RNA ) P( 3 )沉淀物 35S 上清液少量的朊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该部位(2 分)( 4 ) DNA 脱氧核苷酸 氨基酸24 .( 12 分)( 1 ) 碱基互补配对 5' 越高G-C 碱基对中的氢键有 3 个,而 A-T 碱基对中的氢键只有 2 个,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间 的氢键越多,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高(2 分)( 2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反向平行 脱氧核糖和磷酸(2 分 ,一个一分)( 3 )C(2 分) ( 4 )远答案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