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10.2 滋养心灵
政治认同: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滋养心灵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
法治观念: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健全人格:培养自律自强的品德、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全人格。责任意识: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知道怎样滋养心灵。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滋养心灵的原因
2.滋养心灵的方法
难点
1.保持心理将康的做法
2.增强生命任性的方法
3.不断丰富精神世界的方法
导入新课
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据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接待量相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9月29日-10月6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为6600万人次。
当一个人心理健康指数很低时,就会产生心情低落、焦虑甚至抑郁的表现。这会间接导致与生活接触产生负面情绪。
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指数高,乐观积极、开朗自信,就能对他人产生欣赏和正面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感到归属感、支持感和自我认同,从而减轻工作学习产生的压力与消极心态。
一、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②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你知道“525心理健康节”吗?
每年的5月25日的前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包括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思考:设立“心理健康节”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1)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第一,提升教师心理健康育人能力,筑牢学生心理健康的“免疫墙”
心理健康要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以“五育并举”推进心理健康,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育人体系,更好地将心理健康监测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课堂和德育、体育、美育中舒适身心。建议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完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体系,打造适合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资源,增强全体教师读懂学生、理解学生的能力,帮助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协同中有效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阅读材料,为什么要提升教师心理健康育人能力?
(3)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①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观看视频,思考保持心理健康该怎么做?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
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顾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3)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宜州金花”——彭秋萍
彭秋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人。北京时间2024年8月31日,随中国队获得2024年巴黎残奥会游泳混合4x50米自由泳-20分金牌。
9月23日,彭秋萍重返母校作励志演讲。演讲中,彭秋萍深情回顾过往。四岁时,她不幸遭遇疾病,从此与双拐相伴。然而,她并未屈服于命运,而是选择了游泳作为自己疗愈身体和心灵的“止痛药”。在水中,她找到了自由与力量,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次次挑战自我,最终站上了巴黎残奥会的领奖台。
彭秋萍说“水是最好的止痛药。在水里,我的就像是鱼儿,能自由地游啊游!”
思考:彭秋萍经历告诉我们如何滋养心灵?
③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3)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小组合作,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为了使我们的生命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保持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促进身心和谐。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阅读一本好书,汲取精神养料。
专注地做自己热爱且有意义的事情。
走出家门,拓展生命体验。
......
课堂小结
滋养心灵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2.怎样滋养心灵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2.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3.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练习
1.“脆皮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持续走红。打个哈欠,下巴脱臼了;摔了一跤,骨折了;遇到点事,抑郁了……不少网友分享自己身体差、心理素质差的“脆皮”经历。为突破“脆皮”困局,“脆皮年轻人”需要( )
①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②将重心放在娱乐上,保持心情愉悦
③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药,做好预防工作
④加强心理调节,提升抗挫折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B
练习
2.“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社会”这些温馨浪漫的词汇“亮相”政府工作报告,点亮了无数人的眼睛,目前全国各种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类活动的开展( )
①有助于滋养心灵,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
②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③表明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④表明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关注我们的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D
练习
3.下图《跨越》启示我们要( )
A.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B.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可逆的C.爱护身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D.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
A
练习
4.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实际上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其主要症状有缺乏精神,腰痛,干眼症,焦虑,睡眠障碍等。现在不少年轻人身体也出现了“亚健康”状态。这就要求年轻人( )
①关爱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敬畏生命,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
③滋养心灵,逃避挫折避免挫败感
④爱护身体,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B
练习
5.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骸。”这说明( )
A.我们要注重身体、心灵的双重养护
B.滋养心灵根本就不需要物质支持
C.爱护身体比滋养心灵更重要
D.没有物质支持就享受不了高雅文化
A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