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9.2 提高防护能力
政治认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道德修养:学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法治观念: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人人有责。
健全人格:我们都要争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小卫士。
责任意识:懂得公共卫生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要争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小卫士。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2.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
难点
1.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
2.提高危险预判能力的做法
导入新课
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事件来龙去脉:
湛江尚方舟、连云港鲜知肴等水产企业超量添加磷酸盐保水剂(部分产品超标145%),并通过包冰增重(包冰率高达70%)。成分表仅标注“虾仁和水”,长期食用可引发钙磷失衡、心血管疾病。企业负责人直言:“沿海人从不吃这种虾仁。”
涉事企业: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公司等7家
行业:食品加工
违法法规: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超范围添加剂)、《广告法》第四条(虚假宣传)。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公共卫生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要争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小卫士。
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
2月8日,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突发山体滑坡,滑坡规模较大,部分居民住房被埋压,截至2月底,已造成900余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29人,受伤2人,紧急转移安置800余人,倒塌房屋50间,直接经济损失近1200万元。2月17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发生一起崩塌灾害,造成2人死亡。2月份,地质灾害造成四川、青海、云南等8省(市)1200余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31人,紧急转移安置900余人,倒塌损坏房屋69间,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
阅读材料,我们如何才能提高防护能力
一、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如果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遇到下列情形,可能会发生:
在山沟内旅游,突遇暴雨听到沙沙声音,可能会发生:
溪水突然变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发出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可能会发生:
燃气泄漏
1.动物的异常行为。
2.水色变化、水温升高等明显的异常。
3.地光异常。
4.地气异常,奇怪的味道。
5.奇怪的地下声音。
在室内突然闻到煤气味,可能会发生:
地震
洪水
泥石流
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演练活动?
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观看视频,思考怎样在踩踏事件中预防与自护方法?
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
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
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应马上避让到一旁,抓住牢固的物休,等待人群过去。
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
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有50多万,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医院之外。心肺复苏是恢复心脏规律舒缩和泵血功能的主要抢救方法。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挽救生命。
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心肺复苏的仪器?你会使用吗?
我在学校见过这种仪器,知道心肺复苏对于挽救生命很重要,但一直没有机会学习。
请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请教专业人士等学习心肺复苏。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
课堂小结
提高防护能力
一、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2.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3.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练习
1.安全防范无小事,青少年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遇到下列突发情况,你的做法正确的有( )
①家里油锅着火时,直接用水浇灭
②家里燃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
③暴雨袭来时,不在危房、危墙或危桥下停留
④发生地震,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B
练习
2.2025年3月28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要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
②发现有人触电,跑过去将他拉开
③炒菜油锅起火,立即往锅里浇水
④流行感冒多发季节,戴口罩勤洗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B
练习
3.近些年来,部分中小学学生课间十分钟被“约束”,究其原因,大多是学校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的无奈之举。为了让学生更“自由”地度过课间十分钟,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
①学生课间自觉规范行为,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课间随意开展各种游戏,充分释放天性
③学校积极完善课间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学校保护中享受课间时光
④教育部门给出相应的政策引导,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C
练习
4.某中学规定:每周要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对此,有同学认为实在没必要。假如你要对以上同学进行规劝,下列说法有助于说服这些同学的有( )
①参加活动可以消除生活中的潜在危险
②我们需要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③生活中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④生命至上,守护生命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D
练习
5.每年暑假,都有“花儿”在意外中凋零,而溺水坠楼往往是“罪魁祸首”。一项调查显示,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儿童意外伤害可能发生在家庭、学校或公路等地。事故原因有游泳溺水窒息、高空跌落、食物中毒、触电、机动车交通事收、烧伤、烫伤等加强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这警示我们( )
①意外事故不可避免
②强化安全意识就能避免未成年人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④要尊重、爱护他人生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C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