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铁场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铁场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全县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说明:
1.答题前在答题卡中填(涂)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考生必须在答題卡指定区城内作答。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钢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风炉属于混合物
B. “火能熟水”说明燃烧过程伴随能量的变化
C. “飚(即风)”可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 “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其作用与滤纸相似
2. 有关生肖蛇文物的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漆木龙蛇座豆 B. 彩漆龙蛇豆陶俑
C. 青铜蟠蛇纹鼓座 D. 玉蛇钮长方章料
3. 下列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描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龙舟竞渡 B. 米酒酿造 C. 壁画彩绘 D. 木刻版画
4. 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举重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举重前,运动员会用白色粉末摩擦掌心,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镁,碳酸镁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 0 B. C. D.
5. 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 霉变的大米含黄曲霉素,禁止食用
C. 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D. 钙是人体微量元素,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6. 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两个氯原子; B. 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C. 铝: D. 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7. 糖尿病人需要严格控制糖类摄入量。下列食物中糖类含量最低的是
A. 米饭 B. 豆腐 C. 红薯 D. 面条
8. 在感冒高发季节,多吃富含锌、铁的食品,有助于人体抗感冒病毒,这里的锌、铁是指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9. 氢气制取与性质实验部分操作示意图如图,正确的是
A. 装入锌粒 B. 制取并验纯
C. 收集气体 D. 检验燃烧产物
10. 科研人员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种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的复杂形式的碳。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 B. 碳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碳元素符号为c D.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的大马酮(化学式为C13H18O)是其香味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大马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大马酮由三种元素组成
D. 大马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12. 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氖灯验电笔检查家庭线路 氖气通电会发光
B 扫地时看见灰尘飞扬 分子不断运动
C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
D 用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A. A B. B C. C D. D
13. 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 NF3 蚀刻硅芯片,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 该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上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 丁物质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数之比为 1:1
14. 硝酸钾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20℃时,100g水能完全溶解40g硝酸钾
C. 将溶液由b点转化为a点,有晶体析出 D. a点溶液升温到50℃可转化为c点溶液
15. 下表为某核心期刊刊文中氢气制备对比实验的数据(将锌粒压成薄锌片增大了表面积)。下列不能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编号 2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1g锌的形状 0~3min产生氢气体积(mL)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薄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薄锌片 79.9
A. Zn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金属
B. 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总是比薄锌片少
C. 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D. 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5分,第17小题7分,第18小题11分,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9分,第21小题13分,共55分。
1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
(1)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如春节有贴对联的习俗。用墨汁书写的对联,字迹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单质碳______。
(2)马踏飞燕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青铜艺术珍品,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青铜硬度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3)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此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5)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7.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我国神舟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座舱。
(1)电解水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空间站内的空气为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______(填1种即可)。
(4)LiOH、NaOH均可吸收CO2,请写出NaOH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相同条件下,不同吸收剂吸收CO2的最大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选用LiOH作吸收剂的原因是_______。
18. 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同学们在实验室欲配制上述溶液模拟选种。
【配制溶液】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数字序号)。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用量筒量取_____的水(水的密度为),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选填“50”或“100”);溶解过程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
【问题交流】
(3)配制过程,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4)经检测,最后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烧杯中原来有水
C.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模拟选种】
经查阅资料可知:选种的原理是将种子放入16%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空瘪的种子由于密度小会漂浮在溶液表面,而籽粒饱满的种子密度大则沉入溶液底部。
(5)相同条件下,有的同学尝试用质量分数为26%的氯化钠溶液模拟选种,发现与使用16%的氯化钠溶液相比,漂浮在溶液表面的种子数量_____(填“变多”或“变少”)。
19. 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以“金属材料”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金属材料的应用小组中的同学寻找了家中几种金属制品,请你帮助他说出分别与金属的哪些性质有关系。
(1)结合图可知,铁可做炊具说明铁具有良好的_____。
(2)铝制垃圾桶相对于铁质垃圾桶的优点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项目二】金属的生锈条件探究
小组同学取三枚大小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
试管编号 A B C
一周后铁钉表面现象 有一层铁锈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3)对比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_____(填化学式)发生化学反应。
(4)经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的条件为_____。(填字母)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项目三】金属活动性探究
为了验证生活中常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Ⅰ、Ⅱ所示。(所用金属均已打磨,形状与大小均相同)
【进行实验】
(5)实验Ⅰ中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讨论】
(6)同学们发现通过此实验方案不能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图Ⅲ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若X是铜片,则Y可能是_____溶液。
(7)小组中又有同学提出可以通过调整反应顺序,只用Ⅰ、Ⅱ中所用的药品(即铁片、铜片和硝酸银溶液)就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此同学说法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实验结论】最终同学们成功地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20. 金属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金器和青铜器。
①如图所示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中的贴金技艺,利用了金良好的______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
②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青铜器除礼器外,更多用作兵器。利用青铜而非纯铜制作兵器,体现合金具有的特性是______。
(2)铝化学性质活泼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生铁与钢的区别是______。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A中反应现象______;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1. 酸、碱是初中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与生活、工业、实验、医学等密切相关。
(1)厨房用炉具清洁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油脂和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
a.盐酸 b.熟石灰 c.火碱
(2)工厂常用稀盐酸清洗金属器件上的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请写出一种合理的防锈措施:_____。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开展了以下探究酸和碱性质的实验。
①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性。
②甲同学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装置。在燃烧匙里放适量木炭,点燃,并立即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一段时间后,木炭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左高右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③乙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通过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来探究中和反应。该实验是将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c点溶液中溶质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4)医院体验时,成成爷爷检查出胃酸超标,医生建议服用当舒平,每片含0.39g氢氧化铝,每次服用2片。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次服用该药片后被消耗的HCl的质量是多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2025年全县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说明:
1.答题前在答题卡中填(涂)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考生必须在答題卡指定区城内作答。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5分,第17小题7分,第18小题11分,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9分,第21小题13分,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化学性质不活泼
(2)大于 (3) (4)清除可燃物
(5)单质
【17题答案】
【答案】(1)化学变化
(2)混合物 (3)氮气(合理即可)
(4)2NaOH+CO2=Na2CO3+H2O
(5)在相同条件下,吸收剂的质量相同时,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大
【18题答案】
【答案】(1)④①②③⑤
(2) ①. 8g ②. 42 ③. 50 ④. 加速溶解(合理即可)
(3)①④ (4)ABC
(5)变多
【19题答案】
【答案】(1)导热性 (2)耐腐蚀、质轻
(3)O2、H2O (4)B
(5) ①. 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
(6)硝酸亚铁 (7)合理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延展 ②. 合金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2)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被氧化
(3)含碳量不同 (4) ①. 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②. CO2+Ca(OH)2=CaCO3↓+H2O
【21题答案】
【答案】(1)C (2) ①. Fe2O3+6HCl=2FeCl3+3H2O ②. 涂油(合理即可)
(3) ①. 吸水 ②. CO2+2NaOH=Na2CO3+H2O ③. 稀硫酸 ④. H2SO4、Na2SO4
(4)1.095g
解:设每次服用该药片后被消耗的HCl的质量为x,
答:每次服用该药片后被消耗的HCl的质量为1.095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