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一模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Zn-65 H-1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守护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如图展示了中药煎服的过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冷水浸泡 B. 武火煮沸
C. 过滤药液 D. 静置降温
2. 在完成碳酸钠与盐酸的实验时,不应该出现的图标是
A.排风 B.洗手
C.护目镜 D.锐器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药品 D. 取用固体药品
4. 我国化工工业的先驱范旭东先生在化学上的主要成就是
A. 制出氯化钠含量超过90%的精盐 B. 联合法制得纯碱
C. 人工制得化肥尿素 D. 主持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2个氯离子: B. 3个铁离子:
C. 2个氮分子: D. 铵根离子:
6. 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分类投放垃圾 B. 露天焚烧秸秆
C. 积极植树造林 D. 坚持绿色出行
7. 节约用水,人人有则。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由长征二号F遥火箭发射,与神舟十七号会师太空。长征二号F遥火箭采用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飞船进入太空后,主要依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供电。完成下面小题。
8. 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为
A. NO B. C. D.
9. 镓、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砷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为5
C. 镓的中子数为31 D.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 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研制碳纳米管材料 B. 研制新型显示材料
C. 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 D. 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
1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时,将甲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生产时将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钢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B. 加压液化时,分子间间隔缩小
C. 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D. 灭火时,能起到降低着火点的作用
13. 思考乐小丁同学发现和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一般反应Ⅰ来制取甲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
B. 反应Ⅱ前后的分子数量发生改变
C. 小丁同学想要增加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Ⅱ的发生
D. 利用这两个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燃料
14.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系统化,下列对各主题知识归纳全部错误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化肥
①为人体供能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②人体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①属于复合肥 ②植物叶子发黄,缺氮肥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与安全
①塑料、橡胶、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金属属于金属材料,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①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 ②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 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_______。“火能熟水”,写出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基本实验中的_______操作,该操作_______(填“能”或“不能”)去除茶水的色素。
(4)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
17. 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
(2)人类活动中产生大量CO2的来源有_______。
(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①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下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在CO2捕集过程中CO2分子间隔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②2022年3月,全球首套年产1000吨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试车成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其原理为:第一步:CO2和H2首先在Fe3O4催化下反应为CO和H2O;生成的一氧化碳在Fe5C2催化下转化为α-烯烃;随后,该烯烃经中间物迁移到分子筛上的酸性位上,选择性生成汽油馏分。
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③制得的汽油中存在甲、乙两种物质,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甲和乙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种物质。甲分子中氢碳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18. 某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学习。
Ⅰ.基础实验: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甲同学选用装置A制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3)乙同学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并研究其性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将产生的通入E装置中,可观察到E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______(填化学方程式)。F中观察到气球______(填“上浮”或“下沉”),说明密度比空气大。
Ⅱ.设计鱼类运输供氧箱
任务1:选供氧剂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能与反应生成和相应的碱。兴趣小组决定选择作为供氧剂。
任务2:设计装置
(4)为保证不同鱼类在运输中的存活率,需要监测水中溶氧量和温度。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鱼类运输供氧箱,其中微孔输氧棒的作用是______;利用该装置持续供氧5分钟,从记录数据(如图)可得出水中溶氧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______。
19. 小明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一、配制皮蛋粉:将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1)二、浸鲜蛋: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将新鲜鸭蛋放入浸泡即可。向皮蛋粉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称为浸出液。制作时应带橡胶手套,分析浸出液中一定含有的腐蚀性物质是______。
提出问题】浸出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
(2)猜想1:NaCl、NaOH 猜想2:NaCl、NaOH和Ca(OH)2 猜想3:NaCl、NaOH和______。
【实验探究】
(3)为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1:取浸出液加入试管,然后滴加足量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操作2:取浸出液加入试管,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
【讨论交流】
(4)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操作1中除可用稀盐酸外,还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氯化钾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稀硫酸
(5)操作2中换作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拓展】
(6)制作皮蛋后的废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酚酞溶液显___________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应进行中和后再排放。
(7)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食用时可以蘸少量___________去除涩味。
20. 自然界并不缺少“镁”,缺少的是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现邀请同学们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第一站:初识镁。金属镁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写一条)。
(2)第二站:再遇镁。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第三站:制备镁。小组同学模拟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①海水晒盐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结晶(填“蒸发”或“降温”)。
②反应2属于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③操作I和操作Ⅱ的名称均为______。
④石灰乳与苦卤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⑤物质X是______,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1. 某金属冶炼厂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为原料冶炼金属锌。学校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ZnCO3与盐酸反应原理与CaCO3与盐酸反应原理类似,往装有30g炉甘石样品的烧杯中分次加入稀盐酸(杂质不参与反应),每次都在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称量,所得数据如表,请回答并计算: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测得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2.2 x 6.6 8.8 8.8
(1)上表中x=__________;炉甘石中的ZnCO3完全反应时,共需要盐酸___________ g。
(2)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分析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盐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_____。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一模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Zn-65 H-1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9题答案】
【答案】8. C 9. 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金属 (2) ①. 氧气 ②.
(3) ①. 过滤 ②. 不能 (4)分子在不断运动
【17题答案】
【答案】(1)“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或微生物的分解等
(3) ①. 变小 ②. ③. 不是 ④. 10:8##5:4
【18题答案】
【答案】(1)水槽 (2) ①. ②. C
(3) ①. B ②. CO2+H2O=H2CO3 ③. 上浮
(4) ①. 增大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氧量 ②. 在相同时间内,温度越高,水中容量越低
【19题答案】
【答案】(1)氢氧化钠##NaOH
(2)碳酸钠##Na2CO3
(3) ①. 3 ②. 有白色沉淀产生 (4)cd
(5)、 (6)红 (7)食醋
【20题答案】
【答案】(1)银白色固体
(2)产生气泡,固体减少
(3) ①. 蒸发 ②. 放热 ③. 过滤 ④. ⑤. 复分解 ⑥. 盐酸 ⑦. 提纯并富集了海水中的MgCl2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4.4 ②. 80
(2)解:设30g炉甘石中碳酸锌的质量为x;
解得x=25g
故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约为83.3%。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