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 课件(共28张PPT)高中物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 课件(共28张PPT)高中物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3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 
1.4 科学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1.知道什么是统计规律。
2.知道气体分子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3.知道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参量:体积、温度、压强。
4.知道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学习目标
偶然的
1.偶然中的必然——统计规律
(1)伽尔顿板实验现象:单个小钢珠落入哪个狭槽是 ,少量小钢珠在狭槽内的分布情况也是不确定的,但大量小钢珠在狭槽内的分布情况表现出__________规律。
(2)统计规律:大量 事件表现出来的整体规律,叫作 规律。
必然的
偶然
统计
知识点一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
2.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
在一定温度下,不管个别分子怎样运动,速率分布表现出
“ 、_______”的规律。当温度升高时,分布曲线的峰值向 的一方移动。
中间多
两头少
速率大
1.气体的体积
气体的体积是指气体分子能够到达的空间,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它总能充满整个容器,因此,气体的体积通常就等于

容器的容积
知识点二 气体的状态参量
2.气体的温度
(1)摄氏温度: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标定为0 ℃,
的沸腾温度标定为100 ℃,把0 ℃~ 100 ℃之间划分为100等份,
每一等份表示1 ℃。
(2)热力学温度:温度的国际单位是热力学温度的单位 ,
符号为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
T= 。
冰水混合物

开尔文
K
t+273.15 K
3.气体的压强
(1)定义: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 ,
简称_____。
(2)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大量气体分子的频繁撞击,会使容器壁
受到一个稳定的压力,从而产生压强。
(3)气体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温度和单位体积
的分子数有关,温度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气体
的压强越大。
气体压强
气压
越高
越多
[要点归纳]
1.伽尔顿板实验现象
(1)从伽尔顿板的入口投入一个小钢珠,该小钢珠在下落过程中先后与许多铁钉相撞,经曲折路径,落入某一槽中。重复几次实验,可以发现小钢珠每次落入的槽不完全相同。这表明,在每一次实验中,小球落入某个槽内的机会是偶然的。
要点提升一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
(2)如果保持手的姿势不变,把大量小钢珠从入口处缓缓倒入,可以看到,落入每个槽内的小钢珠数目是不相同的,在中央处的槽内小钢珠分布得最多,离中央越远的槽内小钢珠分布得越少,呈现一种“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如图)。
2.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
(1)在一定温度下,不管个别分子怎样运动,速率分布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
(2)温度升高时,“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不变,速率大的分子数量增多,分布曲线的峰值向速率大的一方移动(如图)。
练1: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 ℃和100 ℃)下的速率分布图,由图可得(  )
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的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加
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解析:温度升高后,并不是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而是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并且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减小,则B、C、D错误;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的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A正确。
答案:A
[情景导学]
把一颗豆粒拿到台秤上方约10 cm的位置,放手后使它落在秤盘上,观察秤的指针的摆动情况。如图所示,再从相同高度把100粒或更多的豆粒连续地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使这些豆粒从更高的位置落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用豆粒做气体分子的模型,试说明气体压强产生的原理。
要点提升二 气体的压强
提示:说明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产生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个是分子的密集程度。
[要点归纳]
1.气体压强的产生: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就会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所以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2.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微观因素
①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气体分子密集程度(即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数目)越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压强就越大。
②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每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时(可视为弹性碰撞)给器壁的冲力就越大;从另一方面讲,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在单位时间内器壁受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就越多,累计冲力就越大,气体压强就越大。
(2)宏观因素
①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大。
②与体积有关:体积越小,气体的压强越大。
3.封闭气体压强的求解方法
(1)取等压面法: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中,灵活选取等压面,利用同一液面压强相等求解气体压强。如图甲所示,同一液面C、D两处压强相等,故pA=p0+ph;如图乙所示,M、N两处压强相等,从左侧管看有pB=pA+ph2,从右侧管看,有pB=p0+ph1。
(2)力平衡法
选与封闭气体接触的液体(或活塞、气缸)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
列式求气体压强。
练2:(多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的原因是(  )
A.温度升高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
B.温度升高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C.温度升高后,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温度升高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撞击到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分子数增多了
解析:体积不变,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所以气体的压强增大,同时由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故A、B、C正确,D错误。
答案:ABC
[要点梳理]
一、实验目的
1.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学习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器材
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气压计、玻璃管、铁架台、活塞等)。
要点提升三 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与设计
如图所示,以玻璃管内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可由气压计读出管内气体的压强,从玻璃管的刻度上直接读出管内气体的体积。在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气体的体积,测量多组数据即可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
1.密封气体:用橡胶套在注射器中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注射器容积的一半)。
2.安装固定:把带有压力表的注射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3.收集实验数据:空气柱的压强p可以从仪器上方的指针读出,空气柱的长度l可以在玻璃管侧的刻度尺上读出,空气柱的长度l与横截面积S的乘积就是它的体积V。用手把柱塞向下压或向上拉,读出体积与压强的几组数据填入表格。
次数 1 2 3 4 5
压强(p)
气柱长度(l)
体积(V)
体积的倒数()
用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五、数据处理
以压强p为纵坐标,以体积的倒数为横坐标,把以上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果图像中的各点位于过原点的同一条直线上,就说明压强跟体积的倒数成正比,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p 图像
六、注意事项
1.气体质量一定:针筒要密封好,活塞上涂好润滑油,防止漏气。
2.温度要保持不变,推拉活塞要缓慢,手不能握住针筒。
3.改变气体的体积时,要缓慢进行,等稳定后再读数。
4.不需要测气柱的横截面积。
5.作p 图像时,应尽量多的实验数据点落在直线上。
七、误差分析
1.气体密封不好,实验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出现误差。
2.气柱长度的测量、气体压强的测量出现误差。
练4:为了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注射器下端的开口有橡胶套,它和活塞一起把一段空气柱封闭在玻璃管中。实验中空气柱体积变化缓慢,可认为________保持不变。空气柱的压强p可以从仪器上方的指针读出,空气柱的长度L可以在玻璃管侧的刻度尺上读出,若空气柱的横截面积为S,则空气柱的体积V=________。为了直观地判断压强p与体积V的数量关系,应作出________(选“p-V”或“p- ”)图像。

解析:实验中空气柱体积变化缓慢,可认为温度保持不变。若空气柱的横截面积为S,则空气柱的体积V=SL。因pV=C,则为了直观地判断压强p与体积V的数量关系,应作出“p- ”图像,这样得到的图像为直线。
答案:(1)温度 (2)SL (3)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