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蜀光中学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卷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2、试卷中的选择题部分,请在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试卷中的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体
B.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赤道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 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核DNA数量加倍发生在同一时期
D. 人成熟红细胞以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2. 细胞周期检验点是检测细胞是否正常分裂的一种调控机制,图中1-4为部分检验点,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dc6基因在G2阶段选择性表达
B. “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检验点1
C. DNA复制抑制剂处理后细胞将停留在S阶段
D. 检验点4到检验点4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3. 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某同学观察到了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进行了显微摄影(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解离时间不要过长,防止根尖细胞过分酥软
B. 细胞②中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的最佳时期
C. 细胞①中移向两极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D. 根据各时期细胞所占比例可以大体推算该细胞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时长
4. 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图解如图甲,分裂过程中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核DNA数目、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关系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可对应图乙中的①
B. 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的比值为1:1
C. 图乙中的②代表分裂前期,此时期发生中心粒的复制
D. 由图乙中的数据可知,细胞每分裂一次,细胞的染色体和DNA含量减少一半
5.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和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②细胞内水分增加、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③细胞凋亡是由于细胞内所有酶活性下降,代谢受损 ④细胞坏死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起关键作用 ⑤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6. 某化合物可使淋巴细胞分化为吞噬细胞。实验小组研究了该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见如表。下列关于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细胞特征 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 吞噬细菌效率
对照组 均呈球形 59.20% 4.61%
实验组 部分呈扁平状,溶酶体增多 9.57% 18.64%
A. 细胞的形态变化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 有9.57%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
C. 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 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会恢复成球形
7. 下列关于遗传学实验材料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用来研究遗传规律的理想材料
B. 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难以研究遗传规律
C. 若以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玉米必须为纯合子
D. 无论选玉米还是豌豆为材料做杂交实验,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8. 某二倍体植物中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杂交组合一定能确定这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 紫花×白花 B. 纯合紫花×纯合白花
C. 紫花×紫花或白花×白花 D. 紫花×紫花和白花×白花
9. 在一对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第一次抓出DD组合,第二次第三次抓出的是Dd组合,则他第四次能抓取DD的概率是( )
A. 1/4 B. 1/2 C. 0 D. 1
10. 人类ABO血型由IA、IB和i三个基因决定,每个人的细胞中只含有其中2个基因。不同血型的基因组成如下表所示。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正常情况下,子女血型不可能为O型的婚配方式是( )
A. A型×O型 B. B型×O型 C. A型×B型 D. AB型×O型
11. 1931年,福克斯在实验室中合成了苯硫脲(PTC),他的助手诺勒向他抱怨这种化合物所散发出的苦味,但是福克斯本人却丝毫感受不到。于是他又把PTC样品给自己的家人去尝,发现他的父母能尝出一定的苦味,而他的兄弟姐妹有人感到特别苦(苦感远重于其父母),有人与父母感受一样。研究发现能否尝出PTC苦味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把能尝出其苦味者称为PTC尝味者,不能尝出其苦味者称为PTC味盲者。不考虑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的PTC尝味能力的遗传属于完全显性遗传
B. 福克斯的父母均为杂合子,兄弟姐妹有的是纯合子有的是杂合子
C. PTC尝味者为显性纯合子,PTC味盲者为隐性纯合子
D. PTC尝味者与PTC味盲者婚配,其后代一定都能尝出PTC苦味
12. 紫罗兰的单瓣对重瓣为显性。研究人员让某株单瓣紫罗兰自交,得到的F1中单瓣:重瓣为1:1。让F1中单瓣紫罗兰自交,F2中单瓣:重瓣仍为1:1。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亲本单瓣紫罗兰为杂合子
B. 形成F1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 F2紫罗兰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D. 含重瓣基因的卵细胞致死
13.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
B. ③⑥过程表示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C. 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 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14.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 F1与玉米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与丙个体的配子在受精时能够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B. 丙个体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秆抗病个体占1/2
C. 图2 四种类型的个体中都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D. 对后代个体中矮秆抗病个体进行连续的自交处理,能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15.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的表型是黄色
B.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9:7
C. F2的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3/6
D F2中黄色个体自交有2/3会出现性状分离
16. 某种植物的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与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该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成熟,丙(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果实成熟,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分离比
①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3:1
② 乙×丙 成熟 成熟:不成熟=3:1
③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13:3
A. 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由实验①和②可知,甲和乙的表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
C. 将实验①和②的F1杂交,所得子代果实均为不成熟
D. 实验③中F2果实不成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3/13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疾病。我国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将治疗该病的某种特效药列入医保。下图1表示骨髓造血干细胞(2n=46)正处于有丝分裂时的图像(下图只列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图2是其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处时期位于图2中______段,该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图中[①]为______。
(2)若用胰蛋白酶处理图1中②,剩余的细丝状物质是______。图2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3)骨髓造血干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______。
18. 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脂肪酸和甘油合成脂肪存储于脂滴中。糖类代谢异常时,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为机体供能。为研究脂肪酸供能的转运路径,科研人员让小鼠成纤维细胞摄入红色荧光标记的外源脂肪酸后,分别置于细胞培养液和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用绿色荧光、蓝色荧光分别标记细胞的脂滴和线粒体,分析荧光重合程度,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动员______为细胞供能。
(2)据图分析,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重合程度高,故标记的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肪酸的转运路径是______。
(3)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时间内,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增加。推测脂滴中的脂肪酸来源与溶酶体参与的细胞自噬有关,理由是______。欲为该推测提供实验证据,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3-MA(一种自噬抑制剂)为材料设计实验,完善实验思路并写出支持推测的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对照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______中培养;实验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______。
②预期结果:______。
19. 某研究小组对某种两性花植物的花色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有关遗传因子用B和b表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 亲本性状 F1性状
一 白花×白花 白花
二 红花×白花 红花、白花
三 红花×红花 红花、白花
(1)根据实验______可以确定______为显性性状。
(2)据表可知,实验______属于测交。请写出该实验的遗传图解______。
(3)让实验二的F1植株随机传粉,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20. 某种蛇体色的遗传机制如图所示,等位基因B、b和T、t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该种蛇体内两种色素都没有时个体表现为白蛇。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四种体色的蛇中,一定是纯合子的是______。黑蛇与黑蛇杂交,子代的表型不可能是______。
(2)请选择出两个合适的杂交组合,杂交得到的F1只有一种基因型,且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有四种表型,则这两个组合是______、______[写出每个组合的基因型即可,不用考虑性别],F2中四种表型的比例是______(只写比例)。
(3)现有一条基因型未知的雄性橘红蛇,请选择合适的个体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该条橘红蛇的基因型(要求:所选组合杂交后代中一定不会出现花纹蛇),写出该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蜀光中学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卷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2、试卷中的选择题部分,请在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试卷中的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CD ②. 92 ③. 中心体
(2) ①. DNA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子染色体
(3)骨髓造血干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因此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
【18题答案】
【答案】(1)脂肪 (2)从脂滴转运到线粒体
(3) ①. 在营养匮乏时,溶酶体可降解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释放脂肪酸 ②. (不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 ③. 细胞中脂滴的数量 ④. 实验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少于对照组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三 ②. 红花
(2) ①. 二 ②.
(3) ①. 5/8 ②. 9/16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白蛇 ②. 花纹蛇和橘红蛇
(2) ①. bbtt×BBTT ②. BBtt×bbTT ③. 9:3:3:1
(3) ①. 让该条橘红蛇与多条雌性白蛇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 若后代都是橘红蛇,则该被鉴定的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TT
若后代中既有橘红蛇也有白蛇(或橘红蛇:白蛇=1:1或后代有白蛇),则该被鉴定的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Tt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