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学校:××学校 老师:××老师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02如何做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03目录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讲仁爱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重民本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守诚信小信诚则大信立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崇正义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尚和合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天下为公求大同2、核心思想理念具有哪些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在春秋时代前,仁和爱是分开的两个概念。到春秋末期,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凝结为“仁者爱人”。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由爱亲人推到爱陌生人,由爱百姓推到爱万物,爱草木鸟兽、瓦石山水。讲仁爱:一脉相承的思想传承知识拓展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讲仁爱——我们在行动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爱人类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探寻重民本思想的起源与传承思想起源:西周初期,周公旦提出“敬天保民”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西汉董仲舒主张“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唐朝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秉持“民为邦本”的理念,实行了一系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制度化发展民本思想。战国后期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春秋末期孔子传承上古民本思想,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的富民、育民、利民的政治方略和“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知识拓展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重民本——中国在行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医疗保障体系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守诚信思想的历史演进春秋战国的形成期:孔子、孟子、荀子等先哲,完成了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理论架构,提出了指导后世千年的诚信道德基本伦理规范。夏商周是诚信思想产生的萌芽期:周公旦强调统治者要诚信对待上天与百姓。秦汉的规范期:秦汉统治者传承、发扬了以儒家为代表的诚信思想,将诚信的道德规范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通过教化的手段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成为后世诚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想主线。宋明的提升期:诚信是宋明理学家们的热议焦点,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诚信论为当时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了精神动力。明清的实用期:诚信更多的体现在商业贸易的“契约”中,商界贸易往来更注重诚信的实用性,将诚信作为“经商之道、守贾之业”的第一要义,使得诚信思想得到普遍意义上的经世致用。知识拓展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守诚信——我们在践行③守诚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孔子:“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凸显了他对正义的坚定执着。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反映了为正义和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体现他对正义和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彰显他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体现他面对黑暗势力毫不妥协,甘愿为人民大众无私奉献,为社会正义呐喊战斗的精神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体现他为民族大义甘愿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知识拓展正义跨越千载、彰显人间正气◎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先贤崇尚正义的理解。中国古代先贤坚守道义,崇尚正义,坚守民族大义,弘扬正气。这要求我们应坚持做正确的事,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崇正义——全民在守护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许多思想家开始探讨并阐述了“和合”理念,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孔子进一步发展“和”的观念,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并提出了“中庸”的理念。孟子则将“人和”置于首位,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管子则将“和”与“合”并提,认为通过道德和仁义来养育人民,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团结。秦汉以来,和合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华文化也呈现出一种融合发展的态势。中华和合文化的溯源与传承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知识拓展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尚和合——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华夏梦之大同思想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情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G20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3、怎样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⑤尚和合: 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⑥求大同: 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形成内容传承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爱万物重民本:站稳人民立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守诚信: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崇正义: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言行合乎道义尚和合: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大同:热爱祖国和人民、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贡献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课堂小结1、(24-25七年级下·全国·期末)一位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一想起此事,他的内心仍隐隐作痛。这启示我们要( )A.与人为善,谦虚谨慎B.关怀他人,扶危济困C.尊重他人,以礼相待D.诚实做人,光明磊落D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2、(24-25七年级下·全国)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习近平总书记主动给年事已高的道德模范让座——讲仁爱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崇正义C.看见老人倒地搀扶帮助——重民本D.商家七天无理由退货——求大同A尚和合讲仁爱守诚信重民本3、(24-25七年级下·全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下列名言警句与这一思想相符合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敬人者,人恒敬之C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讲仁爱、不符合题意4、(24-25七年级下·全国·)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新增91种药品,平均降价63%,预计明年减负超500亿。这一措施体现了( )①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②尚和合的思想理念③重民本的思想理念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重民本5、13.(24-25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浙江加快推广“以竹代塑”产品。这些措施体现了( )①尚和合的思想理念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