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限时提能训练(六) 世界的居民(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地理复习限时提能训练(六) 世界的居民(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限时提能训练(六) 
1.C 2.C [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出生率=25/1 000,死亡率=10/1 000,人口自然增长率=25/1 000-10/1 000=15‰,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D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是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等,D正确;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是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带来的问题,A、B、C错误。故选D。]
4.B 5.C [第4题,读图可知,少年儿童人口(14岁以下)由2010年的18.0%下降到2021年的17.0%,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由2010年的67.6%下降到2021年的63.3%,B正确;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由2010年的14.4%增长到2021年的19.7%,C错误;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D错误。故选B。第5题,读图可知,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由2010年的14.4%增长到2021年的19.7%,比重增加,少年儿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下降,推测东亚地区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C正确;人口数量增长缓慢,人口数量不会急剧减少,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A、B、D错误。故选C。]
6.B 7.A [第6题,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①正确;印度以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为主,②错误;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③错误;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种,④正确。第7题,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普遍的语言。]
8.A 9.C [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A正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B错误;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C错误;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D错误。故选A。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建筑为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C正确。道教的建筑为道观,佛教的建筑为寺庙或佛塔,基督教的建筑为教堂,这几种宗教建筑与图片所展示的均不相符,A、B、D错误。故选C。]
10.D [由题干可知,桃花源描述的聚落类型是乡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活动。]
11.D 12.A [第11题,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比例尺;根据指向标可知,太公山位于诸葛八卦村的西部;根据池塘所在位置可知,诸葛八卦村坐落的地形是盆地;读图可知,诸葛八卦村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内部有其他道路。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朴而宁静,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其开发和保护,我们应该传承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不能任意破坏;要对古村落的古建筑加以保护,①②正确;不能过度的商业化而使古村落失去原有的宁静,也不能向古村落迁入大量人口,③④错误。]
13.A 14.C [第13题,读图分析可知,阿勒颇地区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80 厘米厚的墙体可以阻隔阳光,减缓夏季室外高温进入室内,冬季可以保温,A正确。圆锥形屋顶使冬半年的雨水得以快速流淌,减轻屋顶所承受的压力,不是墙体厚的作用,B错误。阿勒颇地区受不到台风的影响,C错误。通风散热与窗户大小关系较大,D错误。故选A。第14题,清真寺的建筑特点是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明显的特点是穹顶和尖塔。这些特点是为了体现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价值观和建筑风格而设计的。故选C。]
15.D [从周围茂密高大的植被推断,这里气温高,植物生长旺盛,A正确,不符合题意;建筑的材质是随处可见的木头或竹子,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多,植被丰富,竹、木资源丰富,B正确,不符合题意;下层空着是因为地面湿热,有利于通风,且防虫、兽,C正确,不符合题意;双层建筑,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6.(1)①⑤
(2)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
(3)中低纬度沿海
(4)伊斯兰 乙
(5)④ ⑥
17.(1)佛 黄色人种
(2)A
(3)亚洲 欧洲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18.(1)B处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稀少;C处降水多,气候适宜,人口稠密
(2)白色人种 伊斯兰教 乙
(3)人种:都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通用英语。宗教:大多信仰基督教。
(4)出现高速公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限时提能训练(六) 世界的居民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下图),完成1~2题。
1.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若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 1 000 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25‰ [B]10‰
[C]15‰ [D]无法计算
2.下列大洲中,________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
[C]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 [D]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
(2024·枣庄中考)国际上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通常14岁以下为少年儿童人口,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读东亚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东亚人口年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老年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
5.推测东亚地区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D]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为了解各国文化,某校进行了知识竞赛。据此完成 6~7题。
6.小明作为地理课代表给大家培训,下面是他列出的提纲,叙述正确的有(  )
①来自美国的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②来自印度的印度人是黑色人种 ③来自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是白色人种 ④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某运动员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接受采访时,说着流利的两种语言,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最普遍的,它们是(  )
[A]汉语、英语 [B]法语、汉语
[C]汉语、俄语 [D]汉语、西班牙语
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地区特有文化的重要体现。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俄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基督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
[D]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9.图中的宗教建筑是(  )
[A]基督教的教堂 [B]佛教的庙宇
[C]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D]道教的道观
10.《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聚”和“落”甲骨文的解释示意图可知,“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C]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D]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该村地形中间低平,四周渐高。诸葛八卦村的中间是形如太极图状的钟池,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村庄平面酷似八卦图。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朴而宁静,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读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如图),完成11~12题。
1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比例尺
[B]太公山位于诸葛八卦村的西部
[C]诸葛八卦村坐落的地形是盆地
[D]诸葛八卦村只有八条小巷,没有其他道路
12.近年来,来诸葛八卦村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针对其开发与保护我们应该(  )
①传承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 ②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及古建筑 ③在古村落大力修建酒店,发展旅游 ④向古村落迁入大量的人口,扩大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蜂巢屋”是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的,具有圆锥形屋顶,石质基底,墙体厚达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门外,没有一扇窗户,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13~14题。
 
13.“蜂巢屋”墙体厚达80厘米,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
[A]隔热保温 [B]排泄雨水
[C]防御台风 [D]通风散热
14.据图判断当地人们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5.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下面推论错误的是(  )
[A]从周围茂密高大的植被推断,这里气温高,植物生长旺盛
[B]建筑的材质是随处可见的木头或竹子,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多,植被丰富
[C]下层空着是因为地面湿热,有利于通风,且防虫、兽
[D]双层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严寒的气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各地区,因农业历史悠久而致人口稠密的是__________(填数码)。
(2)⑦地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按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4)图中⑥地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图。
(5)图中各地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填数码);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________地区所在的大洲(填数码)。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 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
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
2010年人口数/亿 41.66 7.32 10.33
人口自然增长率/% 1.1 0.1 2.3
(1)读图可知,B地是三大宗教中________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________。
(2)郑州的小明了解了亚洲西部A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后,想去当地深入学习,他要大致熟悉的语言是(  )
      
[A]阿拉伯语 [B]法语 [C]英语 [D]西班牙语
(3)由材料二可知,亚洲、欧洲、非洲中人数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该大洲有些国家的人口总数增长缓慢甚至不断减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至少两条)
18.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受当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B、C两地同在北回归线附近,但两地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应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区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中A地的传统民居形态大致与下面________一致。
 
(3)学习地理知识要善于归纳总结才会记得牢。学完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后试总结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任选一方面回答)。
(4)下面图2是图1中B地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图。某同学判断该聚落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交通越来越发达,图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