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高中政治统编教材必修4第九课第三课时课题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九课的第三课时,也是第九课的落脚点,重在分析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终目标。课文包括两目,第一目是建设文化强国,包括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以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第二目是坚定文化自信,包括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及要求。 本章节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过程宜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当地文化素材,使学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学习者分析文化现象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兴趣也比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当地的文化气息,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和分析身边的文化现象,探讨当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特征,增强学生的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借势使学生从内心坚定文化自信。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观看视频《河套二人台》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当地文化遗产,辨析文化现象,涵养科学精神,养成对先进文化的政治认同。 2.通过观看视频《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并阅读相关材料,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优秀文化的感召力,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修养,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难点:坚定文化自信的措施学习评价设计本节内容共设计了3个随堂练习题 1.“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这是一个立足全、面向全社会的科学理论学习阵地。平台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17个版块180多个一级栏目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其意义是( ) ①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②实现了文化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的新突破 ③有利于弘扬主旋律,凝心聚力 ④有利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是( ) ①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②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添时代内涵 ③它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作为超级大国,美国时时刻刻都想在全球传播它的“普世价值”,传播的手段比起过去的直接“轰炸”,现在变得“温柔可人”,不论是美国大片中的“英雄人物”还是动漫杂志中的“卡通形象”,意识形态渗透都变得“可亲可爱”。这警示我们( ) 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话语权 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统一人们的价值取向 ③加强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抵制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传播 ④加强人民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人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观看视频,思考:你听过这个戏吗?知道它的名称吗?学生活动1 学生1:没听过/好像听过 学生2:听过,但不知道是什么。 学生3:听过,好像是二人转。 学生4:听过,是二人台。广播里有!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当地特色文化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地文化,更好的开展讨论,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要求老师要对二人台和东北二人转有了解,能区分。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2: 议题一: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材料一: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过去的不少剧目内容、曲目、表演艺术已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建设需要,职业二人台剧团面临新老演员交替之际,一种无为困惑的潜在意识影响着二人台,时代要求二人台改革创新与时具进。 材料三:近年来,为了迎合一些观众的口味,表演一些不健康的节目,唱词低俗失去了二人台艺术群众娱乐的原作用。在一些晚会舞台和电视节目演出中,二人台剧目剧目被随意改编,唱词和曲目已物是人非,失去了传统韵味,不被当地群众所接受。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应该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补充知识: 议题二: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一:【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北京决定申办奥运会,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北京的首次申办走过了一条艰苦而又漫长的道路。 材料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政府决定由北京再次向奥运会发起冲击,申办奥运会。再次申办的北京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以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北京时间7月13日22:10,仅仅第二轮投票结束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 材料三: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从盼奥运到办奥运,从北京到杭州,乌镇、博鳌等地一次次成为国际会议的承办方,自信、开放、发展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观看视频并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学生活动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①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b.支持健康有益文化;c.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d.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②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b.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c.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③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a.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b.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c.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a.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b.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学生分两大组讨论,教师指导: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2.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原因/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三个事关)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没有) 措施/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①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夯实基础) ②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文化底蕴)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最根本的要求)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发深度思考,也可以为后续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环节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人民才有归属感,民族才能有力量,国家才能有未来。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文化传播者,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富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而又不断向前行进的中国!怎样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呢?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学生活动3 活动意图说明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基础性作业:思维小导图 拓展性作业:请你利用假期,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和自身实际,为推动文化传播建言献策。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将视频、材料呈现到学生面前,使课堂声情并茂,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会主动投入课堂,参与思考。课后说课反思本节的教学,根据新课程理念,紧紧抓住了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基本脉络来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分组和分层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但不足的地方,本节的知识点容量较大,为了使教学成体系,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有很大的考验,课堂的时间安排较难把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