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一 世界的人口1.填空(1)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________减去人口________率。(2)________洲、________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南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洲;人口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洲。(4)人口问题人口问题 影响 标准人口增 长过快 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社会压力大等 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人口增 长过慢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2.连线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连线。人口稀疏区 原因①撒哈拉沙漠 A气候过于湿热②亚马孙平原 B极端干旱③两极地区 C地势高峻④青藏高原 D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3.填图(1)在图中填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2)人口增长曲线平直,表示人口增长________,人口增长曲线越垂直,表示人口增长越________。4.填表项目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人口增 长状况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问题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等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措施 制定与________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相协调的人口政策人口的增长读某两个国家人口数据对比表,完成1~2题。国家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甲 42 17乙 8 101.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25‰ B.59‰C.-25‰ D.20‰2.与乙国人口特点类似的国家多分布在( )A.南美洲 B.欧洲C.非洲 D.亚洲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正式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年)统计图。读图,完成第3题。3.读图可知,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C.非洲 D.南美洲人口的分布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4~5题。4.从上图可以看出,________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A.非洲 B.大洋洲C.亚洲 D.南极洲5.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四个地区中,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6.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搜集了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1和图2中的纬度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________纬度地区。(2)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3)从地形地势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________米以下的____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4)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5)亚欧大陆北部位于北极圈附近,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口稠密地区,人口数量一定多?不一定。 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是一个地区的人口与面积的比值。 同样数量的人口,分布在不同面积的土地上,面积越小,人口密度越大。人口问题读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完成7~8题。7.四地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是( )A.① B.②C.③ D.④8.下列属于③国的人口问题的是( )A.就业困难 B.劳动力短缺C.人口老龄化 D.国防兵源不足任务二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1.填空(1)人种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白色人种 非洲________,欧洲,亚洲的__________,大洋洲,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黄色人种 亚洲________和________,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和南北美洲(印第安人)黑色人种 非洲________和________,大洋洲西部(2)根据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汉语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英语 ________________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国家法语 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地区西班牙语 ________________阿拉伯语 ________________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_2.判断读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宗教建筑被称为教堂,如图B。 ( )(2)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宗教建筑被称为清真寺,如图A。 ( )(3)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宗教建筑被称为佛塔、寺庙,如图C。 ( )(4)三大宗教全部起源于亚洲。 ( )3.连线①基督教 A.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②伊斯兰教 B.欧洲、南美洲、非美洲和大洋洲③佛教 C.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三大人种世界三大人种中,某人种“肤色淡黄,头发黑而且直,眼珠黑,脸形扁平”。据此完成1~2题。1.由材料,判断该人种是(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2.该人种主要分布地区是( )A.亚洲东部B.非洲中南部C.非洲北部、亚洲西部D.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20岁的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是卡塔尔世界杯大使。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是卡塔尔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因为他顽强地与命运抗衡。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3~4题。3.加尼姆·阿尔·穆夫塔属于(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4.读图可知,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是( )A.黄色人种分布最广B.亚洲中部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混居C.非洲没有白色人种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1)黑色人种主要生活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他们皮肤黝黑,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皮肤的伤害;鼻子低而宽,体毛较少,便于散热。(2)白色人种多分布在寒冷的中高纬度地区,他们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慢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抵御寒冷。(3)黄色人种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因此肤色和身体特征具有上述二者特征的过渡性。多样的语言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和法语 B.汉语和西班牙语C.汉语和英语 D.俄语和英语6.2023年7月,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相聚在此。为了服务好各国运动员,大运会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西亚、北非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B.巴西人主要使用西班牙语C.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三大宗教下图为邹城市灵泉寺,该寺位于城前镇石门村牛栏山上,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在主体建筑后侧是若干小院落。读图,完成7~8题。7.该宗教建筑,我们一般称为( )A.教堂 B.佛寺C.清真寺 D.道观8.下列关于该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起源于古代印度B.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C.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圆形穹顶、宣礼塔是该宗教建筑的标志9.读三大宗教建筑景观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A B C(1)阿德南来自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他被称为穆斯林,他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教,该宗教的经典是________。阿德南通常在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参加宗教活动,该宗教教徒在我国________地区相对集中。(2)艾伦是一个英国人,他经常戴一个十字架,这说明他是________教教徒,他经常到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做礼拜。(3)东亚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教,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三大宗教建筑的特点教堂一般为尖顶,清真寺一般为圆顶,佛塔呈塔状。任务三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1.填空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聚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聚落,该聚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服务业等工作。2.填图在图中填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3.连线平原地区 条带状河流、山谷 团块状湖泊沿岸 点状沙漠绿洲 环状4.判断(1)古都北京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全部拆除。 ( )(2)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 ( )(3)宁阳复圣文化园、新泰新甫山景区、山西平遥古城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4)传统聚落是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 ( )乡村与城市 聚落与环境“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此话记载于《汉书·沟洫志》,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聚落便有村落概念,而在现代社会中“聚落”成为人们对聚居地的统称,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反映,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最高社会体现。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聚落形态的搭配,正确的是( )A.团块状—沙漠中的绿洲B.点状—沿湖泊C.条带状—沿河流D.环状—沿山谷2.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落的两种类型是农村和城市B.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C.一般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城市D.城市高楼密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3.受环境影响,各地传统民居各具特色。辽宁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土耳其洞穴民居处于________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利用在火山喷发中形成的岩石,依高原地势而建。探究二:气候对聚落的影响(2)巴布亚新几内亚“A”形屋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屋顶以茅草覆盖。这种设计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3)美国原住居民________人的土坯房建立在沙漠地区,缺少石头和树木,只能使用泥土建房。探究三:河流对聚落的影响(4)①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5)图2所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分析这里的聚落沿河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至少列举一条)。分析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方法(1)当地的气候:是潮湿还是干燥,是炎热还是寒冷。(2)当地的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的资源直接影响建筑材料的选择。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下图是坐落在杨柳青镇南运河畔的石家大院。石家是清代天津八大家之一,为著名的粮商、盐商。读图,完成4~5题。4.石家大院及周围民居所组成的聚落,大约形成于清代,下列有助于该聚落早期形成的有利因素有( )①地形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方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石家大院以砖雕、石雕、木雕并称三绝,西青区政府投巨资加以修缮,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石家大院加以修缮保护的根本目的是( )A.增加旅游收入B.扩大就业机会C.增大城镇知名度D.弘扬传统文化古人留下的聚落很旧、占地很多,是否应该全部拆除?不是。 古人留下的聚落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是珍贵实物资料。 应该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六)(共95张PPT)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任务一 世界的人口1.填空(1)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________减去人口________率。(2)________洲、________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南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洲;人口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洲。出生率死亡率欧北美亚非非亚(4)人口问题人口问题 影响 标准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社会压力大等 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人口增长过慢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社会经济环境资源2.连线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连线。人口稀疏区 原因①撒哈拉沙漠 A气候过于湿热②亚马孙平原 B极端干旱③两极地区 C地势高峻④青藏高原 D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答案: ①——B ②——A ③——D ④——C3.填图(1)在图中填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2)人口增长曲线平直,表示人口增长____________,人口增长曲线越垂直,表示人口增长越_________。答案: A亚洲东部 B亚洲南部 C欧洲 D北美洲东部缓慢快4.填表项目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问题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等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措施 制定与__________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相协调的人口政策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读某两个国家人口数据对比表,完成1~2题。人口的增长国家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甲 42 17乙 8 101.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25‰ B.59‰C.-25‰ D.20‰2.与乙国人口特点类似的国家多分布在( )A.南美洲 B.欧洲C.非洲 D.亚洲√√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正式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年)统计图。读图,完成第3题。3.读图可知,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C.非洲 D.南美洲√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4~5题。人口的分布4.从上图可以看出,________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A.非洲 B.大洋洲C.亚洲 D.南极洲5.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四个地区中,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6.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搜集了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1和图2中的纬度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________纬度地区。(2)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3)从地形地势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________米以下的____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4)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5)亚欧大陆北部位于北极圈附近,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中低沿海200平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纬度高,气候过于寒冷。人口稠密地区,人口数量一定多?不一定。 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是一个地区的人口与面积的比值。 同样数量的人口,分布在不同面积的土地上,面积越小,人口密度越大。读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完成7~8题。人口问题7.四地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是( )A.① B.②C.③ D.④8.下列属于③国的人口问题的是( )A.就业困难 B.劳动力短缺C.人口老龄化 D.国防兵源不足√√1.填空(1)人种任务二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白色人种 非洲________,欧洲,亚洲的___________,大洋洲,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黄色人种 亚洲________和________,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和南北美洲(印第安人)黑色人种 非洲________和________,大洋洲西部北部西部和南部东部东南部南部中部(2)根据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汉语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国家法语 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地区西班牙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拉伯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_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西班牙和南美洲地区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汉语英语2.判断读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宗教建筑被称为教堂,如图B。 ( )(2)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宗教建筑被称为清真寺,如图A。 ( )(3)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宗教建筑被称为佛塔、寺庙,如图C。 ( )(4)三大宗教全部起源于亚洲。 ( )××√√3.连线①基督教 A.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②伊斯兰教 B.欧洲、南美洲、非美洲和大洋洲③佛教 C.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答案:世界三大人种中,某人种“肤色淡黄,头发黑而且直,眼珠黑,脸形扁平”。据此完成1~2题。1.由材料,判断该人种是(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三大人种2.该人种主要分布地区是( )A.亚洲东部B.非洲中南部C.非洲北部、亚洲西部D.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20岁的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是卡塔尔世界杯大使。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是卡塔尔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因为他顽强地与命运抗衡。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3~4题。3.加尼姆·阿尔·穆夫塔属于(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4.读图可知,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是( )A.黄色人种分布最广B.亚洲中部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混居C.非洲没有白色人种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1)黑色人种主要生活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他们皮肤黝黑,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皮肤的伤害;鼻子低而宽,体毛较少,便于散热。(2)白色人种多分布在寒冷的中高纬度地区,他们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慢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抵御寒冷。(3)黄色人种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因此肤色和身体特征具有上述二者特征的过渡性。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和法语 B.汉语和西班牙语C.汉语和英语 D.俄语和英语√多样的语言6.2023年7月,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相聚在此。为了服务好各国运动员,大运会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西亚、北非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B.巴西人主要使用西班牙语C.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下图为邹城市灵泉寺,该寺位于城前镇石门村牛栏山上,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在主体建筑后侧是若干小院落。读图,完成7~8题。三大宗教7.该宗教建筑,我们一般称为( )A.教堂 B.佛寺C.清真寺 D.道观8.下列关于该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起源于古代印度B.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C.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圆形穹顶、宣礼塔是该宗教建筑的标志√√9.读三大宗教建筑景观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A B C(1)阿德南来自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他被称为穆斯林,他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教,该宗教的经典是________。阿德南通常在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参加宗教活动,该宗教教徒在我国________地区相对集中。(2)艾伦是一个英国人,他经常戴一个十字架,这说明他是________教教徒,他经常到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做礼拜。(3)东亚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教,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伊斯兰《古兰经》C西北基督A佛三大宗教建筑的特点教堂一般为尖顶,清真寺一般为圆顶,佛塔呈塔状。1.填空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任务三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1)聚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聚落,该聚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服务业等工作。乡村城市乡村农村牧村渔村 B工业2.填图在图中填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自然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E交通便利3.连线平原地区 条带状河流、山谷 团块状湖泊沿岸 点状沙漠绿洲 环状4.判断(1)古都北京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全部拆除。 ( )(2)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 ( )(3)宁阳复圣文化园、新泰新甫山景区、山西平遥古城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4)传统聚落是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 (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此话记载于《汉书·沟洫志》,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聚落便有村落概念,而在现代社会中“聚落”成为人们对聚居地的统称,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反映,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最高社会体现。据此完成1~2题。乡村与城市 聚落与环境1.下列关于聚落形态的搭配,正确的是( )A.团块状—沙漠中的绿洲B.点状—沿湖泊C.条带状—沿河流D.环状—沿山谷√2.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落的两种类型是农村和城市B.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C.一般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城市D.城市高楼密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3.受环境影响,各地传统民居各具特色。辽宁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探究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土耳其洞穴民居处于________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利用在火山喷发中形成的岩石,依高原地势而建。探究二:气候对聚落的影响(2)巴布亚新几内亚“A”形屋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屋顶以茅草覆盖。这种设计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3)美国原住居民________人的土坯房建立在沙漠地区,缺少石头和树木,只能使用泥土建房。欧亚全年高温多雨印第安探究三:河流对聚落的影响(4)①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5)图2所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分析这里的聚落沿河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一条)。鞍部山地靠近水源,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分析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方法(1)当地的气候:是潮湿还是干燥,是炎热还是寒冷。(2)当地的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的资源直接影响建筑材料的选择。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下图是坐落在杨柳青镇南运河畔的石家大院。石家是清代天津八大家之一,为著名的粮商、盐商。读图,完成4~5题。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4.石家大院及周围民居所组成的聚落,大约形成于清代,下列有助于该聚落早期形成的有利因素有( )①地形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方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石家大院以砖雕、石雕、木雕并称三绝,西青区政府投巨资加以修缮,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石家大院加以修缮保护的根本目的是( )A.增加旅游收入B.扩大就业机会C.增大城镇知名度D.弘扬传统文化√古人留下的聚落很旧、占地很多,是否应该全部拆除?不是。 古人留下的聚落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是珍贵实物资料。 应该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限时提能训练(六) 世界的居民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下图),完成1~2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若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 1 000 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25‰ [B]10‰[C]15‰ [D]无法计算2.下列大洲中,________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A]亚洲 [B]欧洲[C]非洲 [D]大洋洲√√1.C 2.C [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出生率=25/1 000,死亡率=10/1 000,人口自然增长率=25/1 000-10/1 000=15‰,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B]国防兵源不足[C]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D]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3.D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是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等,D正确;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是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带来的问题,A、B、C错误。故选D。](2024·枣庄中考)国际上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通常14岁以下为少年儿童人口,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读东亚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下图),完成4~5题。4.下列关于东亚人口年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C]老年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D]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5.推测东亚地区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人口数量急剧减少[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D]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合理√√4.B 5.C [第4题,读图可知,少年儿童人口(14岁以下)由2010年的18.0%下降到2021年的17.0%,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由2010年的67.6%下降到2021年的63.3%,B正确;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由2010年的14.4%增长到2021年的19.7%,C错误;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D错误。故选B。第5题,读图可知,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由2010年的14.4%增长到2021年的19.7%,比重增加,少年儿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下降,推测东亚地区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C正确;人口数量增长缓慢,人口数量不会急剧减少,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A、B、D错误。故选C。]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为了解各国文化,某校进行了知识竞赛。据此完成 6~7题。6.小明作为地理课代表给大家培训,下面是他列出的提纲,叙述正确的有( )①来自美国的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②来自印度的印度人是黑色人种 ③来自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是白色人种 ④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7.某运动员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接受采访时,说着流利的两种语言,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最普遍的,它们是( )[A]汉语、英语 [B]法语、汉语[C]汉语、俄语 [D]汉语、西班牙语√6.B 7.A [第6题,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①正确;印度以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为主,②错误;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③错误;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种,④正确。第7题,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普遍的语言。]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地区特有文化的重要体现。读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俄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基督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D]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9.图中的宗教建筑是( )[A]基督教的教堂 [B]佛教的庙宇[C]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D]道教的道观√√8.A 9.C [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A正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B错误;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C错误;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D错误。故选A。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建筑为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C正确。道教的建筑为道观,佛教的建筑为寺庙或佛塔,基督教的建筑为教堂,这几种宗教建筑与图片所展示的均不相符,A、B、D错误。故选C。]10.《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聚”和“落”甲骨文的解释示意图可知,“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B]乡村,这里“屋舍俨然”[C]城市,这里“土地平旷”[D]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D [由题干可知,桃花源描述的聚落类型是乡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活动。]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该村地形中间低平,四周渐高。诸葛八卦村的中间是形如太极图状的钟池,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村庄平面酷似八卦图。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朴而宁静,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读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如图),完成11~12题。1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比例尺[B]太公山位于诸葛八卦村的西部[C]诸葛八卦村坐落的地形是盆地[D]诸葛八卦村只有八条小巷,没有其他道路√12.近年来,来诸葛八卦村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针对其开发与保护我们应该( )①传承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 ②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及古建筑 ③在古村落大力修建酒店,发展旅游 ④向古村落迁入大量的人口,扩大规模[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1.D 12.A [第11题,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比例尺;根据指向标可知,太公山位于诸葛八卦村的西部;根据池塘所在位置可知,诸葛八卦村坐落的地形是盆地;读图可知,诸葛八卦村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内部有其他道路。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朴而宁静,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其开发和保护,我们应该传承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不能任意破坏;要对古村落的古建筑加以保护,①②正确;不能过度的商业化而使古村落失去原有的宁静,也不能向古村落迁入大量人口,③④错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蜂巢屋”是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的,具有圆锥形屋顶,石质基底,墙体厚达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门外,没有一扇窗户,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13~14题。13.“蜂巢屋”墙体厚达80厘米,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隔热保温 [B]排泄雨水[C]防御台风 [D]通风散热√14.据图判断当地人们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C]伊斯兰教 [D]犹太教√13.A 14.C [第13题,读图分析可知,阿勒颇地区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80 厘米厚的墙体可以阻隔阳光,减缓夏季室外高温进入室内,冬季可以保温,A正确。圆锥形屋顶使冬半年的雨水得以快速流淌,减轻屋顶所承受的压力,不是墙体厚的作用,B错误。阿勒颇地区受不到台风的影响,C错误。通风散热与窗户大小关系较大,D错误。故选A。第14题,清真寺的建筑特点是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明显的特点是穹顶和尖塔。这些特点是为了体现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价值观和建筑风格而设计的。故选C。]15.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下面推论错误的是( )[A]从周围茂密高大的植被推断,这里气温高,植物生长旺盛[B]建筑的材质是随处可见的木头或竹子,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多,植被丰富[C]下层空着是因为地面湿热,有利于通风,且防虫、兽[D]双层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严寒的气候√15.D [从周围茂密高大的植被推断,这里气温高,植物生长旺盛,A正确,不符合题意;建筑的材质是随处可见的木头或竹子,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多,植被丰富,竹、木资源丰富,B正确,不符合题意;下层空着是因为地面湿热,有利于通风,且防虫、兽,C正确,不符合题意;双层建筑,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图中各地区,因农业历史悠久而致人口稠密的是__________(填数码)。(2)⑦地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4)图中⑥地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图。(5)图中各地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填数码);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________地区所在的大洲(填数码)。①⑤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中低纬度沿海伊斯兰乙④⑥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材料二 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2010年人口数/亿 41.66 7.32 10.33人口自然增长率/% 1.1 0.1 2.3(1)读图可知,B地是三大宗教中________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佛黄色人种(2)郑州的小明了解了亚洲西部A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后,想去当地深入学习,他要大致熟悉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 [B]法语 [C]英语 [D]西班牙语√(3)由材料二可知,亚洲、欧洲、非洲中人数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该大洲有些国家的人口总数增长缓慢甚至不断减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至少两条)亚洲欧洲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18.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受当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图中B、C两地同在北回归线附近,但两地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应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稀少;C处降水多,气候适宜,人口稠密(2)图中A地区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_,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_________。图中A地的传统民居形态大致与下面________一致。白色人种伊斯兰教乙(3)学习地理知识要善于归纳总结才会记得牢。学完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后试总结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任选一方面回答)。人种:都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通用英语。宗教:大多信仰基督教。(4)下面图2是图1中B地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图。某同学判断该聚落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交通越来越发达,图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出现高速公路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任务一基础知识储备1.(1)出生率 死亡率 (2)欧 北美 亚 非(3)非 亚 (4)社会经济 环境 资源2.①——B ②——A ③——D ④——C3.(1)A亚洲东部 B亚洲南部 C欧洲 D北美洲东部(2)缓慢 快4.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任务目标达成1.A 2.B 3.C 4.C 5.B6.(1)北 中低(2)沿海(3)200 平原(4)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5)纬度高,气候过于寒冷。7.A 8.A 任务二基础知识储备1.(1)北部 西部和南部 东部 东南部 南部 中部(2)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 西班牙和南美洲地区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汉语 英语2.(1)× (2)× (3)√ (4)√3.INCLUDEPICTURE "TADL24-943+.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任务目标达成1.C 2.A 3.B 4.B 5.C 6.B 7.B 8.A9.(1)伊斯兰 《古兰经》 C 西北(2)基督 A(3)佛任务三基础知识储备1.(1)乡村 城市 (2)乡村 农村 牧村 渔村 (3)B 工业2.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自然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E交通便利3.INCLUDEPICTURE "TADL24-947+.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机\\e\\11.2025初中总复习\\1.已制作\\CM\\课件 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地理(方正+图)\\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陈敏\\1.课件\\24-25\\2025版初中总复习\\初中总复习地理(枣庄专用)\\2.Word文档\\3.参考答案与精析\\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4.(1)× (2)√ (3)× (4)√任务目标达成1.C 2.A3.(1)欧亚(2)全年高温多雨(3)印第安(4)鞍部(5)山地 靠近水源,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4.C 5.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地理复习第五章世界的居民学案.docx 中考地理复习第五章世界的居民课件.ppt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