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共36张ppt+2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共36张ppt+2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诉讼权利面面观01视频:《依法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
1.保障诉讼权利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诉讼权利01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诉讼权利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诉讼权利0203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期S市警方侦破一起特大系列电信网络诈骗案。肖某,女,14岁,在校初中生,属于追星一 族。被告人张三使用某影视明星名字作为自己的昵称,用该明星的照片作为自己的QQ头像,添加被害人肖某为好友。后冒用明星本人身份,以给其网上投票为由,向肖某发送投票二维码,(实为收 款二维码),诱骗肖某使用其母微信账号扫描该二维码,输入“投票编码”后完成所谓的“投票”, 实则是转账诈骗1万余元。肖某母亲发现女儿上当,于是报警。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本案中张三有哪些侵权行为,被告张三在诉讼过程中依法享有哪些诉讼权利。【案例提示】①张某冒用明星本人身份,侵犯了明星的人身权中的姓名权。张某诱骗肖某通过其母亲微信转账侵犯了肖某母亲的财产权。②张三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帮助其进行诉讼;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的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有上诉的权利,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案例分析2.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适用情况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实体权利程序权利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如人身权、财产权、安全消费权、知情权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辩护权、代理权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刑事诉讼
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相关链接
注意: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委托诉讼代理人。只有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才能委托诉讼代理人。
相关链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
不同点 对象 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设立 针对自诉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设立
进入刑事诉讼的方式 因委托进入诉讼 因法院指定进入诉讼 受被代理人委托进入诉讼
地位 有独立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检察院和其他团体的干涉 必须在委托人依法授权范围内活动
相同点 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相关链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2.当事人的诉讼权利(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321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含义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意义注意: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等。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相关链接《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应当依法回避。探究与分享孙某与赵某发生借贷纠纷,赵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孙某偿还借款。在开庭准备阶段,赵某申请人民陪审员王某回避,理由是孙某是王某的学生,老师可能偏袒学生作出对其有利的判决。经调查,王某曾是某中学的教师,孙某是该中学的毕业生。但孙某进校时,王某已经退休,二人并不认识。于是人民法院作出决定,驳回赵某的申请。赵某不服,申请复议。人民法院经复议,维持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1)本案法院驳回赵某的回避申请是否正确?为什么?正确。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然而本案中因为王某与孙某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也不存在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关系,因此赵某的回避申请并不符合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探究与分享孙某与赵某发生借贷纠纷,赵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孙某偿还借款。在开庭准备阶段,赵某申请人民陪审员王某回避,理由是孙某是王某的学生,老师可能偏袒学生作出对其有利的判决。经调查,王某曾是某中学的教师,孙某是该中学的毕业生。但孙某进校时,王某已经退休,二人并不认识。于是人民法院作出决定,驳回赵某的申请。赵某不服,申请复议。人民法院经复议,维持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2)法庭上孙某的表哥是孙某的诉讼代理人,原告赵某能否申请孙某表哥回避?不能。回避制度指出,在民事诉讼中,回避对象是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诉讼活动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而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旁听的近亲属等。2.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两审终审01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上诉期限02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上诉自由03(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相关链接:上诉期限
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
上诉期限 一审判决 一审裁定
民事诉讼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裁定书送达之日起5日内
裁定是解决诉讼的程序性问题,判决是解决实体法律关系;
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裁定一般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中止诉讼、驳回起诉的裁定
书面形式
【观点辨析】判断1:小张16周岁,涉嫌偷盗、抢劫,被提起公诉。小张父母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其诉讼。判断2:小强在幼儿园将小朋友晨晨打伤,晨晨的家长将小强告上法院,进行上诉。辩护人是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诉讼代理人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或者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本案属刑事诉讼,故应委托辩护人而不是诉讼代理人。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才能提起上诉,不能直接上诉。××寻求法律援助02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探究与分享法律链接: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作答提示:根据许律师的调查,刘某犯罪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主观恶性不大,且是初犯,这些情况符合刑事诉讼关于适用缓刑的规定。许律师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在庭审辩护中为16岁的刘某争取到了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的结果。许律师所提供的法律援助,给刘某的父母减轻了经济负担,保证刘某充分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同时,判决结果让刘某拥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有利于刘某从过往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二、寻求法律援助含义设立目的原因指设置法律援助机构(司法机关以外),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给公民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帮助相对弱势的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注意:法律援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是人民法院对缴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其申请,同意其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制度。【提示】法律援助的形式包括: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相关链接】《法律援助条例》是我国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规。该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2)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3)法律援助的对象: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4)律援助的形式:咨询、代理、辩护。3.法律援助的适应情形:①民事和行政纠纷中,法律援助均通过申请(需审查)方式获得。A.①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B.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②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可通过申请(需审查)和指定(不审查)辩护两种方式获得。A.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B.部分特殊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未完全精神病人,可能判无期、死刑,未成年人等)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知识整合】:全面了解法律援助的对象
(1)《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
①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②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人民法院均应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律师法》规定:
④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可以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4.法律援助的程序和要求(1)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申请审查办理诉讼权利
宪法原则
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内容
表现
要求
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申请回避
上诉
思维导图
当堂达标1.某公司客服李某在处理一起客户电话投诉时遭该客户多次辱骂,李某进行了回怼。事后公司以李某在工作中服务态度恶劣为由扣除了当月全部工资并解雇了她。李某不服,经协商无果后李某准备诉诸法律。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公司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李某如果选择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十五日内可以上诉③若李某经济困难,法院可直接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④该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须承担相应违约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公司以李某在工作中服务态度恶劣为由扣除了当月全部工资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符合题意。②:李某如果选择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上诉”,②说法错误。③:李某如果需要诉讼,若李某经济困难,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而不是法院可直接为王某提供法律援助,③说法错误。④: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须承担相应违约责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当堂达标2.孙某酒后驾驶小轿车与一台电动三轮车相撞,致使电动三轮车驾驶人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孙某为醉酒驾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当地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孙某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相关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向孙某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③人民法院对孙某的审判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特点 ④孙某如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在10日内提起上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此案件属于刑事诉讼,孙某做为被告可以委辩护人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①错误。②: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免法律援助服务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公民都可以享受,②错误。③: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孙某的审判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特点,③正确④:作为刑事诉讼,孙某如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在10日内提起上诉,④正确。故本题选D。当堂达标3.2024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分工,健全了协调机制,强工作衔接,为规范有序高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意在( )①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②为申请者无偿提供法律服务③强化人权的司法保障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③④: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不是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材料中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分工,为规范有序高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强化人权的司法保障。而不是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①错误,③④正确。②: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并不是为所有申请者无偿提供法律服务,②错误。故本题选D。当堂达标4.邵某与薛某于某日正式结婚,妻子薛某在婚后与公婆产生了矛盾,邵某与薛某因此经常吵架,夫妻感情破裂,家庭关系十分紧张。无奈之下,邵某聘请律师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在此,邵某行使的诉讼权利是( )A.委托辩护人的权利B.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C.申请回避的权利D.上诉的权利【答案】B【解析】AB: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本案为民事诉讼,邵某行使的诉讼权利是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材料未涉及申请回避的权利,C不符合题意D: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材料未涉及上诉的权利,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当堂达标5.无依无靠的17岁孤儿小利被刘某教唆参与了一起抢劫,后小利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小利享有的诉讼权利有( )①可以委托辩护人为他辩护 ②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其进行诉讼③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起诉 ④如对一审结果不服,可以申请上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小利被刘某教唆参与了一起抢劫,作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小利可以可以委托辩护人为他辩护,如对一审结果不服,可以申请上诉,①④正确。②:诉讼代理人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小利作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辩护人为他辩护,而不是委托诉讼代理人,②错误。③:小利属于被诉的一方,是被告,起诉的是原告,③错误。故本题选B。当堂达标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家王某创作的小说拥有众多读者。某电视剧制作公司未经王某同意,根据其小说编写剧本拍摄电视剧,并在电视台播出。王某认为该公司未经本人许可,擅自改编其小说拍摄为电视剧,且二者存在实质性相似,构成侵权,故将该公司诉至法院。(1)该公司侵犯了王某的何种权利 请说明理由。(2)诉讼中王某了解到,审理本案的法官李某是该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债务人。为实现公正审理,王某应如何行使诉讼权利 请说明理由。当堂达标【答案】(1)该公司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改编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本案例中电视剧制作公司未经王某同意,擅自改编其小说拍摄为电视剧,且二者存在实质性相似,并在电视台播出,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2)王某可以行使申请回避的权利。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本例中,审理案件的法官李某是该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债务人,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因此王某可以行使回避申请权,申请李某回避。这样做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当堂达标7.小马在幼儿园将小朋友咪咪打伤,咪咪的家长将小马告上法庭。小马的父母在农村,无法律知识,对打官司两眼一抹黑,于是委托律师陈某帮助小马进行诉讼。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小马父母发现该案的书记员金某是咪咪的舅舅,于是提出申请,要求其回避。(1)小马父母的做法合法吗?小马父母委托的陈某是诉讼代理人还是辩护人?其职责是什么?(2)如果法院判决赔偿数额巨大,小马父母感觉不公平,他们是否还有上诉的权利?请说明理由。当堂达标【答案】(1)①小马父母的做法合法。我国诉讼法规定诉讼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和申请回避的权利。②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陈某受小马父母委托帮助其进行诉讼,陈某为诉讼代理人。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2)有上诉的权利。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民事诉讼中,不服一审判决的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小马父母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Thank you f 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