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
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社会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
整体感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sorda
2024年7月23日,在中国政府斡旋下,巴勒斯坦14个派别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此次和解对话由中国政府促成,旨在结束巴勒斯坦内部多年的分裂,促进民族团结。继2023年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后,中国外交斡旋再树里程碑。接连两件世界和平大事,引发全球惊愕:中国外交政策为何有如此魅力?
法塔赫副主席:中国是一道光,所作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是罕见的
针对加沙冲突困境“三步走”的中方倡议:
第一步:推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停火,确保人道援助和救援顺畅准入。
第二步:秉持“巴人治巴”,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
第三步:推动巴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着手落实“两国方案”。“三步走”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合作谈究:
中美在中东采取不同政策及不同效果,彰显了两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中国促成《北京宣言》的签订以及“三步走”的中方倡议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
1、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决定因素);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立场、宗旨、基本目标、基石、基本准则);(教学重点)
3、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重大价值;(教学难点)
4、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教学重点 )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2.科学精神: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自学清单
1. 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 我国外交政策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重点)
4. 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哪些阶段?
5.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理念?意义?
6.十九届四中全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
7. 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42—46,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
领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议题一
1、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原因:(国家性质层面)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原因:(国家利益层面)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P43“相关链接”)
原因:(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国家利益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
原因: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
国家实力
国家利益
共同利益
利益对立
合作基础
冲突根源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政策性质
政策内容
决定因素
决定因素
决定
决定
注意区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而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则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重点)
王毅在联合国大会上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谈话过程中,更是直接把话挑明,对美国发出了警告。王毅警告道,“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以什么方式解决美方无权干预”。奉劝美国不要再试图染指“台湾问题”了,若是美国继续执迷不悟,中美关系势必会陷入不可扭转的局面。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不容置疑,美国政府休要自讨苦吃。
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表现:P43相关链接 “八不”(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不称霸)
重点:自主发表主张,不受别国干涉
② 表现:(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表现)
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的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
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
表现:“八个不”: 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
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不称霸!
P43“相关链接”
不歪曲不称霸
“七个不”、“三个本”
特别注意:伙伴关系 ≠ 结盟关系
近年来,我国与不少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的特征是:伙伴国之间 平等、不结盟、不针对及损伤第三国
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目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结盟关系的特征是:缔结军事同盟,统一部署军事力量,统一行动,
借超级大国争霸,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目的是维护
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铁杆朋友:巴基斯坦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日本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重点)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维和部队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原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重点:凡是看到我国做法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可以考虑宗旨
谈及台湾问题时,王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重如泰山。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从不含糊。
中国坚定的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坚定的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的完整,也是维护整个台海的稳定,维护不干涉内政的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重点)
(3)基本目标:
对内: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对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最高利益)、首要目标
(共同愿望、根本利益)、重要目标
做法:对内: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对外:坚决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侧重点:一般用于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
问答题:宗旨和目标相伴而行
不久前,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召开了两个会议,承载着两份都是超过70年的政治遗产。
两个会议、两种主张、两种指向,一种是“光明的前途”、一种是“黑暗的命运”。
知道分别是哪两个会议吗?
第一个会议事实上指的是6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而第二个指的是7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75周年峰会。
合作探究:为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代表着光明的前途吗?其基本内容是?
1955年4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闭幕式上发言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重点)
(4)基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地位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注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非世界各国都奉行
侧重点:常用于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协议
国际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
以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
以下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个方面?
在俄乌冲突下,中国既不趋附于西方制裁俄罗斯,也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我们的立场、政策。
自主发表主张,不受别国干涉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积极支持全球抗疫行动……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顺应时代时代主题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美军舰过航台湾海峡。汪文斌表示,中方将继续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对内:
维护最高利益
对外:
维护公平正义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基石/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正确区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侧重点
基本立场
宗旨
基本目标
基石、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常用于与他国达成合作协议
自己发表主张,不受别国干涉
凡看到我国做法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可考虑宗旨
一般用于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议题二
1.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哪些阶段?
2.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理念?意义?
3.十九届四中全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
4. 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1949—1978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外交的主题词:
独立自主
捍卫革命果实
2012年党的十八大
进入新时代
中国外交主题词:
民族复兴人类进步
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1978—2012年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外交主题词:
和平与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外部环境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行了部署
注意:坚持我国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推翻转变改变。
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
1、 中国特色外交政策的发展(三个阶段)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习近平外交思想
(2)指导意义(作用):
(3)主要内容:
“十个坚持”
(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1)目标使命: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1、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5、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6、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7、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8、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9、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0、坚持以对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主要任务
(P46相关链接)
(4)核心理念及其重要性
核心理念:
重要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这一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②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2、习近平外交思想
3、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
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具体而言:
①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③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五位一体外交布局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公共外交是补充
外事工作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的 最重要 组成部分,是落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制度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外事工作的根本制度保证。
①要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建设,全面贯彻党中央外交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
②深入推进涉外体制机制建设,统筹协调党、人大、政府、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加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
③加强涉外法治工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提高涉外工作法制化水平。
(1)是什么
(2)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措施(怎么做):
了解 外事工作制度 P46相关链接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以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国的“朋友圈”持续扩大。
中国迄今已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被誉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
中国历经八年谈判,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这是推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性成果。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胸怀天下”的底色以及“大国担当”的格局。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合作探究:以下材料体现了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什么作用?
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作用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领导、主导、决定作用)
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决定因素
基本内容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基本立场
宗旨
基本目标
基石、基本准则
外交政策的发展(三个阶段)
习近平外交思想
核心要义
核心理念
中国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重大价值
再现知识结构
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由当今时代主题与时代潮流决定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中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建立结盟关系,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习近平外交思想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最终目标。
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矫正: 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矫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矫正: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矫正: 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同, 但并未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矫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矫正: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易错点拨
[课堂练习] 习近平主席曾用“大船”生动阐释了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这一比喻( )
①形象地反映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②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③表明各国都有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
④表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指出,各方应坚持劝和促谈正确方向,反对任何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反对使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中方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各方还应有效执行俄罗斯、乌克兰和联合国签署的黑海粮食运输协议,支持联合国为此发挥重要作用。中方提出的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可行方案。这表明( )
①中国提出的和平解决危机的立场已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认可
②中国主张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③中国坚持以独立自主为宗旨的外交政策,展现使命担当
④中国方案契合《联合国宪章》精神,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024,湖北)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民间外交作为党的事业和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稳定国家关系、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务实合作、开展文明对话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外交( )
①是发展对外关系的主渠道,旨在增进国际交往与合作
②肩负着国家总体外交的首要职责,促进了中外民心相通
③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外交领域的生动体现,具有鲜明的人民属性
④发挥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优势,有利于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解析】①:民间外交旨在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友谊和信任,促进中外民相亲、心相通。民间外交作为党的事业和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发展对外关系的主渠道,①错误。②:外交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对外职能,肩负国家总体外交首要职责的主体是国家相关部门(外交部),而非民间外交,②错误。③④:民间外交发挥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优势,有利于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为稳定国家关系、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务实合作、开展文明对话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外交领域的生动体现,具有鲜明的人民属性,③④正确。
【对接高考】
(2024,湖北)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解析】①: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是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法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①正确。②:中法两国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说明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②正确。③:材料中的信息未涉及国际经济新格局,且应该是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新格局,③错误。④: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与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联盟,④错误。
(2023·北京)“长安复携手,丝路启新程。”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今天的“丝路”,货运列车和直飞航班是当代的“驼队”……从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到2023年召开中国一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 )
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
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③同为发展中国家,有结盟的利益诉求
④共同建立起了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有历史渊源,同时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中国同中亚合作能够促进双方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我国坚持不结盟原则,③表述错误。
目前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建立,④表述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