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保障财产权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保障财产权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0.3保障财产权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2、理解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意义;
3、知道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
4、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
教学难点: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生活观察
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请求宋某退还两万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法院。
思考:何某的官司能打赢吗?这则生活案例带我们怎样的启示?
今天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方面的话题。《保障财产权》
环节二:出示目标
环节三:自主预习
认真阅读教材P89-92,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4分钟。
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2、为什么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3、合同当事人为什么要依法履行合同?
4、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权利?为什么保护知识产权?
5、遗产继承的方式及次序是什么?
6、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
环节四: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活动一:交流与分享
走进法律
《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七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思考:1、上述法律条款反映了公民的哪项权利受到保护?
合法财产所有权
2、说一说为什么这项权利受法律保护
① 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② 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 利的物质基础。
③ 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 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3、这项权利有什么含义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备注: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如,个人的手机、房屋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如,农村林地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如,矿产等)。
活动二:情景探究
情景一:小明的爸爸在县城中心区卖了一套三居室住房。
情景二:装修完毕后,一家人高高兴兴住了进乔迁新居。
情景三:小明的爸爸将原来的两居室出租,收取租金。
情景四:一年后,小明爸爸将原来的两居室住房卖掉。
想一想:小明的爸爸购买、居住、出租、出售房屋体现了对自己财产什么权利?
购买 — 占有 ;居住 — 使用;出租 — 收益;出售 — 处分。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案例一:老刘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收购商张某上门收购,与老刘签订了买卖合同。几天后,收购商苗某想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老刘的大米。面对更高的收益,老刘还是拒绝了苗某。他表示:“ 既然与他人签订了合同,我就要遵守。”
思考:你是否赞同老刘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 张某和老刘订立了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同当事人为什么要依法履行合同?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订立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②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法律保护;
③遵循诚信原则、 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孙某在未征得著作权人尹某许可的情况下,在自己出版的图书中使用了尹某的六幅摄影作品。此外,孙某还用该图书参加评奖并获奖。尹某了解情况后将孙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侵犯他人著作权,判决孙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在多家报刊及网站刊登道歉声明。
思考:1、你认为孙某的错误在哪里
侵犯他人著作权
案例说明了什么 请说出理由。
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①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
3、我们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
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案例三:王某有一儿一女。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儿精心照顾王某十多年,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王某病故后,儿子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
1、你支持王某儿子的诉求吗 为什么
不支持。
①王某儿子对父亲漠不关心,未尽到自己的赡养义务;
②财产继承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并且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王某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应当按照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处理继承问题。
思考:2、什么情形下王某儿子的诉求是合理的
王某儿子只有精心赡养王某才有继承权;因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3、王某的兄弟、姐妹有继承权吗 说出理由。
本案例中王某的兄弟、姐妹没有继承权。
继承范围:法定第一顺序继承包括配偶、子女、父母,法定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顺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王某有儿有女,并且立下遗嘱!
我归纳,我总结:
法律保护继承权。
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按法律规定的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它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我归纳,我总结
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
①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②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③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④法律保护继承权。
活动四:启思导行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学习、遵守、维护、宣传民法典,做民法典的主动学习者和积极践行者。
为深入学习和宣传民法典,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保障自身权益,请设计以“走近民法典”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手抄报。
环节五:收获平台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
环节六:达标测试
1、老王在赌博时借给老李10000元用于赌博,老李写了欠条。事后老李无力偿还。老王拿着欠条求助警察,警察却说:该欠条不受法律保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②赌博的金钱属于非法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③警察没有履行保护公民财产安全的职责
④我们要以合法途径获得财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赌博的金钱属于非法财产,不受法律保护,①②④,D正确;③警察没有履行保护公民财产安全的职责,选题没体现出来,应排除;故本题选D。
2、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回家乡江苏昆山时,和昆山市地下空间技术研究院一起,为瑾晖慈善基金捐赠100万元善款,其中钱七虎个人捐款50万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法律保护公民所有财产的所有权
B.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非法侵犯
C.钱七虎院士对合法所得财产依法进行了处分
D.弘扬扶危济困的中华人文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A、B错;D.弘扬扶危济困的中华人文精神,选题没体现出来;钱七虎个人捐款50万元,是对个人财产的处分;故本题选C。
3、小宁的爸爸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全家在这套房子里住了三年。小宁升入高中后,爸爸将房子卖给了他人。小宁的爸爸依法行使了对这套房产的( )
①占有权 ②使用权 ③处分权 ④收益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小宁的爸爸买了一套房子是对房子行使占有权;全家住是对房子行使使用权;将房子卖给了他人是对房子行使处分权;①②③正确;④收益权,没体现出来;所以选A。
4、李某身患绝症,怕自己死后10岁的独子小强无人照顾,便决定依法将自己遗产的1/3留给父母,以满足老人的生活需要,另2/3由小强继承,并到公证处进行了公证。李某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________,选择的财产继承的方式是________
A.处分权 遗嘱继承 B.使用权 法定继承
C.收益权 法定继承 D.占有权 遗嘱继承
【解析】本题考查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方式,财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依据题文描述,李某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选择的继承方式是遗嘱继承,属于A说法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5、李某因病住院,子女们不但不照顾反而为了父亲名下的财产如何分配一直争吵。李某见状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并在出院后办理了公证。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李某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权
B. 属于遗嘱继承的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C. 子女没有尽孝,依法剥夺其继承权
D. 李某的遗嘱因侵犯了子女的继承权而无效
【解析】本题考查财产权和继承权。A. 李某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权,说法错误,行使财产处分权;B. 属于遗嘱继承的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子女没有尽孝,依法剥夺其继承权,说法错误,李某的子女没有被剥夺继承权,没有尽义务,丧失继承;D. 李某的遗嘱因侵犯了子女的继承权而无效,说法错误,李某的遗嘱是个人真实意愿的表现,具有法律效力;故选B。
6、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商标侵权案件——某啤酒企业使用与知名品牌啤酒近似的名称和包装,被法院判决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被责令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208万元并消除影响。该案件告诉我们(   )
①要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②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 ③知识产权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④法律手段能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保护知识产权。①②③,正确,④法律手段能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本题选A。
7、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二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这一规定( )
①说明所有的合同关系都受法律保护 ②体现了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法律保护
③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①说明所有的合同关系都受法律保护,错,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应排除;②③④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