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重点提纲(一、二单元)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复习重点提纲(一、二单元)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半期复习重点提纲
七下道法(新教材)(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
【核心观点】
1、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
2、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3、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4、男生女生各有优势。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5、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6、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7、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
8、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如适度的焦虑情绪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有助于我们提升思考能力、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9、管理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对我们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注意关照他人的感受。
11、在生活中,接受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成长。
【考点梳理】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1)表现: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性的发育和成熟。
(2)影响:这些生理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成长充满渴望。
(3)正确对待
①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②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表现: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2)影响:这些变化既让我们感到新奇,也让我们产生困惑。
(3)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
②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
③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3、追求内外兼修的青春之美
①循着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轨迹,不断求知与探索。
②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③青春时光里充满无限希望、拥有无限可能,让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
4、男生女生
(1)性别差异
①男生女生各具特点,各有优势。
②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进入青春期,生理差异更加明显。
③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2)学会与异性交往
【为什么】
①男生女生各有优势。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②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让我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
③我们要学会恰当地与异性交往,让这份友谊成为美好青春的见证。
【怎样做】
①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既要热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②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③与异性交往,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5、学会自我保护
①我们应当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性知识。可以从课堂、教材、科普读物中了解相关知识,还可以向父母、老师等咨询相关问题,获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②我们应当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在涉及性的问题上尤其要注意边界和规则,否则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③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情绪
(1)分类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复杂情绪:自豪、感激、焦虑、厌恶、内疚等。
(2)特点:①情绪细腻。②情绪反应强烈。③情绪波动大。
(3)作用
①情绪非常神奇,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
②快乐、自豪、满足等积极情绪通常伴随愉悦的体验,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③愤怒、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通常给人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
④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如适度的焦虑情绪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有助于我们提升思考能力、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3)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外部环境、生活事件。
内部因素:个人的性格特点、对事物的观念和看法。
7、学会管理情绪
【为什么】
①情绪是可以管理的。情绪有时难以驾驭,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情绪的奴隶,任由情绪支配我们的行为。
②管理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对我们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做】
①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体会自身情绪的强弱和变化,明确情绪背后的真实需要和现实原因,不断拓展对情绪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②学会调节情绪。常用方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宣泄法、认知调节法、放松训练法。
③学会合理表达情绪。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合适的做法。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注意关照他人的感受。
④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给予他人更多的关心,与他人共享欢乐、分担痛苦,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我们管理情绪的能力会更强,情绪会更积极、更健康。
8、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1)区别: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2)联系:当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时,我们就会产生某种情感。
9、情感的分类
①反映人类基本需要的情感,如安全感、归属感等;
②反映人类高层次社会性需要的情感,如道德感、荣誉感等;
③积极情感,如正义感、胜任感、美感等;
④消极情感,如挫折感、倦怠感、厌恶感等;
⑤有多方面混合的情感,如敬畏感等。
10、情感的作用
①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
②情感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③情感的发展体现我们的生命成长,使我们的情怀更宽广、博大。
11、品味美好情感
①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②我们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消极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甚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在生活中,接受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成长。
③我们要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我们要用心体悟平凡生活,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在长期实践和奉献社会中提升内在修养,让情感在不断淬炼中升华为高尚情操。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核心观点】
1、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的青春有光彩。
2、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
3、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4、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
6、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7、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8、我们要怀有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考点梳理】
1、自尊
(1)内涵: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
(2)重要性:①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②自尊的人能获得他人尊重。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的青春有光彩。
(3)表现:
①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
②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有羞耻心,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
③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他人的评价。
2、“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
3、做自尊的人
(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学会不断提升自己。①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②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3)学会尊重他人。①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②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4、自信
(1)内涵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2)作用
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来源
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5、自信与自负、自卑的表现(区别)
①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②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③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6、做自信的人
【为什么】
①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无论过去如何,我们都要在新的起点上把握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再出发,坚定信心,走向未来。
②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困难,从容迎接挑战。自信的青春有力量。
【怎样做】
(1)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在与他人的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避免盲目自信。
(2)专注当下,积极行动。明确目标,从当下开始,全力以赴,不惧失败,为自己鼓劲、喝彩。
(3)勇于探索,增强底气。有直面挑战的勇气,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
(4)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
7、自强
(1)内涵: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2)重要性
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8、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为什么】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②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自强的青春有未来。
【怎样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