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着重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美德,让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特点,学会将传统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从本框题在教材的地位看:本框内容在整个第八课中起到统领作用,为学生将这些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2.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知耻明礼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步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3.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传统美德中蕴含的担当精神,增强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促使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三、教学重难点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内容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师:欢迎大家来到精彩的道法课堂,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如果国宝会说话,它会诉说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那么看完视频后,大家想想,从这个节目中,可以体现怎样的传统美德?【提示】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节目里,我们见证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繁荣的漫长历程。每一件国宝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串联起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从原始社会的陶器,到封建王朝的书画典籍,文物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记录了传统美德的形成与发展。这些美德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丰富与升华,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如今,当我们凝视这些国宝,就是在与历史对话,从中汲取力量,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使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明确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目标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吧!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教学环节二:设置情境,问题导学师: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美德?生:孝亲敬长、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奉献社会···师:我国的传统美德有很多,比如精忠报国、孝敬父母、勤劳节俭、敬业尽责等等。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生:规范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师:很厉害的小同志,分析的很到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传统美德有很多,那么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我们接着一起去探索吧!师:电影《哪吒2》中,不可忽略的情节就是哪吒和殷夫人的母子情,感动了很多人···【视频】《哪吒2》感人的片段被困天元鼎时,哪吒为救父母想吞灭魂丹,为了父母不惜牺牲自己。另外,当殷夫人去世后,哪吒努力寻找方法复活殷夫人,如集齐昆仑山顶的千年冰魄、火焰山的地心火种、东海海底的定海珠等宝物,这体现了哪吒具有怎样的传统美德?生:孝敬父母哪吒因魔丸身份内心痛苦,觉得自己给家人带来了麻烦,尤其是在母亲垂危时,他痛哭道歉,这体现了哪吒具有怎样的传统美德?生:有羞耻之心,愧疚感敖丙在明白龙族的计划可能危害苍生后,也能违背父命,选择站在正义一方,与哪吒共同守护陈塘关百姓。这体现了他们具有怎样的传统美德?生:正义感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① 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绝的道德标准。②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相关链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信,指讲诚信;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廉,指廉洁奉公;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活动】寻找身边的好榜样学校要举办“榜样故事分享会”,要推选出三位榜样人物,分享他们的故事,你打算推选谁作为榜样代言呢?(耳熟能详的人物)【榜样人物一:雷锋】出身贫苦,7岁便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努力学习和工作。雷锋干一行爱一行,在鞍钢工作时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入伍后也表现突出。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做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榜样人物二: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心怀“禾下乘凉梦”,希望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袁隆平长期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不畏艰难,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难题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榜样人物三:张桂梅】她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致力于让贫困山区的女孩能接受教育,脱离贫困。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却依然坚守岗位,用自己的爱心和坚持,照亮了无数山区女孩的人生道路,是无私奉献和教育扶贫的典范。为什么要向这些榜样学习呢?生:他们有好的品德让大家学习,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师:所以我们要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刚才的“榜样分享会”上,有人推荐了岳飞,关于岳飞,对你印象最深是岳飞身上什么精神呢?生:精忠报国师:很准确,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为了让岳飞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诫,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战斗前线,屡建战功,成为一名著名的抗金英雄。接下来我们一起寻找身边的爱国榜样。【爱国榜样人物一:陈祥榕】戍边卫士陈祥榕,他来人间两次,都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领土的钢铁长城。他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也这样践行着,面对外敌的挑衅,他从不退缩,挺身而出,把敌人逼退在国境线之外。他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这不仅是陈祥榕的誓言,更是千千万万中国军人的共同心声,致敬所有军人,是他们甘愿卫国戍边,才有我们生活的安宁。愿有一日,士兵不上战场,世界铸铁为犁,而可爱的战士们魂归故里之时,家国太平。【爱国榜样人物二: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他隐姓埋名三十载,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他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3)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刚才所列举的榜样人物身上,可以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意识?生:担当、责任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小结】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视频】弘扬传统美德教学环节三:课堂总结1.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体会2.师总结:在岁月长河中,中华优秀美德如同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代代相传,照亮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当以先辈为楷模,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3.板书设计教学环节四:课堂练习1.自古以来,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就贯穿于历朝历代那些诗人的诗句中。下列诗句中,体现家国情怀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山东好人孙焕文用孝心温暖孤寡老人、用诚心帮扶困难家庭、用恒心投身志愿服务。他的事迹启迪我们( )A.寻求社会认可,赢得社会地位B.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才有价值C.弘扬传统美德,追求个人荣誉D.以遵守道德为荣,做到孝悌忠信3.2024年9月,黄宗德获得“共和国勋章”。黄宗德同志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黄宗德以实际行动( )①诠释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②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③彰显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④展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3 A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