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力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力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7.1 力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目录
素养目标
01
课程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总结归纳
04
课堂练习
05
正确教育
素养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通过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另一个人,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等.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认识力
人拉弹簧
生活中常用的“力”
人举杠铃
磁铁吸引铁钉
人拉绳
马拉车
人扛麻袋
一、力
船夫划船时,船夫给船桨施加一个力(force)
马拉车
车受到了力
人举哑铃
哑铃受到了力
磁铁吸引铁钉
磁体对铁钉施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力

吸引
吸引



推土机
静电
磁铁



作用

毛发
硬币
麻袋
杠铃
绳子
物体A
物体B
2.产生力的条件
至少两个物体
存在相互作用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说明:
3.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
经典例题
1.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
1.答案:D
解析:A.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人施加力的作用.不合题意;
B.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故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合题意;
C.人对沙发一个作用力,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不合题意;
D.是否发生力的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微小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橡皮泥
可以捏成各种形状
用力拉开弓弦,弓弦变长
力除了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有其他作用效果吗?
足球可以由运动变为静止,也可以由静止变为运动,也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方向
在力的作用下: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微小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经典例题
2.关于力及其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手推门时,对门的施力物体是手
B.用力可以将弓箭拉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用力可以把橡皮筋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答案:B
解析:用力可以将弓箭拉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现在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以下活动过程:
1.两名同学手掌相互接触:仅有一名同学手掌向前推,观察现象。
2.两名同学手掌相互接触:两名同学都不用推对方,观察现象。
3.两名同学手掌不相互接触:一名同学用手掌做推的动作,观察现象;
问题1:分析上述活动,简要概述力是什么并说说产生力的条件。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产生力的条件: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课下做一做
如果穿上旱冰鞋推墙,观察发生的现象,有条件的话试试看吧。
人推墙,墙受力,但人后退,
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讨论一下
答:力不能脱离施力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答: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A
物体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B
物体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作用力
反作用力
归纳: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必定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定同时存在
经典例题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D.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
答案:D
解析:AB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力,同时也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所以有力作用时,受力物同时也是施力物,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间不一定要直接接触,譬如在地面附近悬在空中的物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认识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相互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以下关于力的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
A.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C.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
答案:D
解析:A.力不能离开物体独立存在,至少有两个物体,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故B正确;
C.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两个磁铁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放在墙角的篮球与竖直墙壁之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2.如图中,一个力与其它三个力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手捏橡皮泥 B.球拍击球
C.人压撑杆 D.斧头劈木桩
B
答案:B
解析:A.手捏橡皮泥,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球拍击球,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压撑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斧头劈木桩,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由此可见球拍击球和其它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吊灯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吊灯 B.线 C.地球 D.天花板
B
解析: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灯受到拉力是弹力,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线。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运动员脚踢球的过程中( )
A.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脚对球的作用力使脚发生形变
C.脚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状态
D.先有脚对球的作用力,后有球对脚的作用力
C
答案:C
解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脚踢球的过程中,脚对球有作用力,同时球对脚也有作用力.
B(×)脚对球的作用力使球发生形变.
C(√)运动员脚踢球的过程中,脚对球的作用力使足球相对于地面由静止变为运动,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D(×)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