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8.2 力的平衡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目录素养目标01课程导入02新课讲解03总结归纳04课堂练习05正确教育素养目标1.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2.知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4.能运用力与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体操馆内,运动员轻轻一跃,双手紧握吊环,前摆上成直角支撑、仰身燕式支撑、直体大回环摆动成手倒立……运动员的每一个平衡动作,都是力与美的完美体现。合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以下情况:一个大人能提起的一桶水,需要两个学生才能提起F1F2F一个大人和两个小孩施加在水桶上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F1 和 F2F作用效果相同F为F1和F2的合力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成。在物理学中,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想一想,搬运货物时,两人同时对车施加沿水平方向的拉力F1和推力F2.此时,怎样计算拉力F1和推力F2的合力大小呢?又该怎样确定合力的方向呢?探究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材料橡皮条(一段拴细绳)定滑轮(2套)钩码(50 g,5个)1.在竖直板面上,如图(a)所示,将一根橡皮条的左端固定,其右端自然伸长至E点。沿水平方向拉橡皮条,使其到达位置O,记录拉力F。FEO(a)2.如图(b)所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和F2同时沿水平方向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位置O,记录两组钩码产生的拉力F1和F2。F2EO(b)F13.如图(c)所示,用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3和F4同时沿水平方向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位置O,记录两组钩码产生的拉力F3和F4。F3EO(c)F4FEOF2EOF1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 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F 是F1、F2的合力。比较F 和F1、F2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同样,可研究F 和F3、F4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拉力的作用。当两个力反向时,这两个力的合力(合力最小);当两个力同向时,这两个力的合力(合力最大)。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1.下列有关合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分力的合力大小,可能小于一个分力的大小B.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C.考虑合力时,就不要考虑分力了D.合力和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D经典例题答案:D解析:平衡力的合力为零,故两个分力的合力大小,可能小于一个分力的大小,故A正确;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一定相同,故B正确;因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规律,故分析合力时,就不能再分析各分力了,故C正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因而合力与分力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力的平衡平衡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叫作平衡状态。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物体的受力分析静止的小鸟匀速行驶的汽车为什么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F支GF阻F牵物体所受的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也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因为物体所受的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并把这几个力称为一组平衡力。被提起的水桶GF1F2匀速行驶的汽车GF牵F支F阻汽车在四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这四个力相互平衡。搬而未起、推而不动时,物体的受力情况虽发生改变,但仍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力仍然平衡。F支GF阻F二力平衡的条件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作用,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我们称之为二力平衡。如果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猜想: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方法:改变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二力平衡。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1. 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2. 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3. 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步骤:①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在两边的两个托盘上放上质量不同的砝码,即 F1 < F2 时,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F2F1②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在两边的两个托盘上放上质量相同的砝码,即 F1 = F2 时,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F2F1实验步骤:③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两个托盘放在小车的同一侧,加入相等的砝码,即小车受到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实验步骤:④ 在两个托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小车静止,用手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实验步骤:⑤ 用两个相同的小车分别系住一个托盘,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观察两个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实验步骤: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大小 方向 是否在 同一直线 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 1 不相等 相反 是 是 是2 相等 相反 是 是 否3 相等 相同 是 是 是4 相等 相反 否 是 是5 相等 相反 是 否 是保持平衡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二力平衡的条件注意事项:所用的两个托盘、两个小车要相同。应选择较光滑的桌面和质量较大的砝码,这样可以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局限性: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ABABOCD如图所示,在薄板上的某一点A用细线把它悬挂起来。当薄板静止时,用铅笔沿悬线在板上画出竖直线AB;再通过另一点C用细线把薄板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沿悬线画出另一条竖直线CD。AB、CD两条直线的交点O就是薄板的重心位置课后实验2.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A. B.C. D.A经典例题答案:A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A(√)纸片两侧受到细线的拉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B(×)纸片两侧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不相等,则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平衡.C(×)纸片两侧受到的细线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平衡.D(×)纸片中间分开,松手后两侧细线施加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平衡.3.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经典例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平衡力的辨别和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二力的三要素相同,由于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二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物体受到的拉力可能小于或大于重力,所以拉力和重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C错误;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力的平衡力的合成物体的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合力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同向大小:二力之和,F=F1+F2方向:与二力方向相同大小:二力之差,F=|F1-F2|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零反向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体、等大、反向、共线1.如图所示,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作用力的方向( )A.竖直向上B.与运动方向相同C.竖直向下D.与运动方向相反A答案:A解析: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处于平衡状态,则丹顶鹤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一个重为6 N的小球从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为1 N,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7 N,竖直向下B.5 N,竖直向下C.1 N,竖直向下D.5 N,竖直向上B答案:B解析: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阻力f,且重力较大,则合力 ,方向竖直向下。3.如图,A、B为两个弹簧测力计,每个钩码重均为50N,不计摩擦,钩码处于静止状态,则A、B的示数分别为:( )A.0N;50NB.50N;100NC.50N;50ND.50N;0NC答案:C解析: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0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0N,示数也为50N,同理,B弹簧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0N,示数也应为50N。故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