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中,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水分 B.温度,水分 C.温度,阳光 D.土壤,水分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列哪项与此相同(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B.北极圈里的海豹皮下脂肪厚实C.冬季来临青蛙转入冬眠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沃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鼠妇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图1),同学们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4次实验的结果与其他几次相比差异较大,此结果应该舍去B.兴趣小组采用的10只鼠妇,其大小、活力等情况可以不一致C.没有必要进行5次实验,因为第1次实验已符合预期结果D.为了使数据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取平均值4.央视《人与自然》栏目中曾记录过以下场景,其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B.吉林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C.我国建立最早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的所有生物5.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岩石圈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6.兴趣小组用密闭的瓶子制作了生态瓶,下列四组生态瓶能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草原生态系统可分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和热带草原生态系统等类型,以下符合草原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①雨水充足 ②降雨量较少 ③以草本植物为主 ④以木本植物为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9.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构成成分都是( )A.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阳光、空气、水10.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请你根据这些生物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11.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23年11月30日入选《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湿地公园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游憩为主要内容的公园。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中的苔藓可以制造有机物B.为了保护该生态系统,应杜绝人类在此活动C.属于陆地生态系统D.有无限的自我调节能力12.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野兔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13.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C.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14.夏日,微风习习,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的滴翠湖,水草依依,荷花盛开,湖上天鹅、野鸭戏水、鱼儿戏荷,构成了美丽的夏日荷塘景色。在这里,几乎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A.水草、荷花等植物 B.野鸭、鱼儿等动物C.光能 D.细菌、真菌等微生物1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是( )A.草原 B.农田 C.人工杨树林 D.热带雨林16.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措施不利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是( )A.生产和使用环保产品 B.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C.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D.大力发展绿色能源17.我们食用的各类米是稻谷经过不同的工序加工而来的(如图),下列无法发育成新的水稻植株的是( )A.稻谷 B.糙米 C.胚芽米 D.精白米18.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人工种子的制作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能提供养分的胶体,胶体外包保护膜,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菜豆种子的( )A.胚芽 B.子叶 C.胚轴 D.胚根19.如图所示,分别将6粒蚕豆种子放到两个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一个烧杯置于25℃的环境中,另一个烧杯置于0℃的环境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只探究了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该装置中种子数量太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大C.该装置中②和⑥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D.该装置中①和③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20.“一粒种子,一个未来”,今年的植树节活动,同学们松土、播种、浇水,开启了一场绿色之旅。你认为种子萌发需要( )①适宜的温度 ②充足的空气 ③肥沃的土壤 ④适量的水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一位农民购买了一批玉米种子,为了保证种子的出苗率,他随机选取了100粒种子进行测定,最终有95粒种子成功萌发,这批种子的发芽率多少,是否适合播种 ( )A.5%,不适合 B.5%,适合C.95%,适合 D.95%,不适合22.图为植物的根尖细胞。据图分析,图示的细胞位于根尖的(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2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A.花芽 B.芽轴 C.幼叶 D.芽原基24.茶树枝条是由芽发育形成的,这是因为芽中有(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C.薄壁组织 D.输导组织25.在玉米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玉米果穗会出现“秃顶”“缺粒”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传粉不足 B.光照不足 C.开得花较少 D.肥料不足26.如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为雄蕊,7为雌蕊B.花粉是在4中产生的C.6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的D.3和7是花中最重要的结构27.春节时,资阳某公园展出一株开出了五种类型花朵的菊花,最可能用到的方法是( )A.扦插 B.无土栽培 C.组织培养 D.嫁接28.水蜜桃的外表白里透粉、果肉软而多汁,水蜜桃的果肉是由花的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A.胚珠 B.子房 C.子房壁 D.受精卵29.南瓜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雄花中没有雌蕊,雌花中没有雄蕊。如图为南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和②均可以结出果实B.①和②的虚线表示异花传粉的过程C.南瓜种子的子叶只有一片,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D.④到⑤时,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种子的萌发30.我们吃的红薯和西瓜分别属于植物体的哪个器官( )A.果实、果实 B.根、果实 C.茎、果实 D.根、茎二、综合题31.骆驼刺是沙漠中的一种耐旱植物,它的根能深入地下20m,比地上部分发达很多,如图是骆驼刺的根尖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骆驼刺根的生长主要依赖 区、 区(填字母)(2)C区细胞能进行①过程,即细胞的 过程,所以C区属于 组织。(3)②表示细胞的 过程,这一过程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4)吸收水的主要区域是根的[ ] 区,因为此区域有大量的 。32.洛阳会盟镇是孟津梨的主产区,因其皮薄质细、酸甜适度、清脆可口而久负盛名,曾为历代“皇家贡品”。某班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探究了孟津梨的生殖。请回答相关问题:(1)活动为第一组同学制作的梨花受精过程模型,模型中②代表花粉萌发后产生的两个 ,其中的一个将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将来会发育成种子的 。(2)第二组同学参考活动二,把a孟津梨的枝条接到b杜梨上,使它们愈合形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在生产实践中,这种方式叫做 ,与它属于同一类型的繁殖方式还有 (举一例)。你预测将来a上结出来的果实是 (选填序号:①孟津梨;②杜梨;③具有孟津梨和杜梨品质的果实)。果农常常选择这种方式繁殖果树的原因是 (一点即可)等。33.近年来,河南浚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广袤的农田里,长势喜人的大豆和玉米排列有序、错落有致,这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图一、图二分别是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三、图四分别是大豆幼苗和豆荚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豆和玉米种子中最主要的结构都是 ,其中玉米种子的此结构是由 组成的(填序号)。榨取的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一中的[ ] 。(2)图三中植株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主要通过叶的 作用制造。(3)黄豆芽中可食用的细长发白的部分是由图一中[ ] 发育成的。(4)图四中黄豆内含有6粒成熟种子,说明发育成它的大豆花里至少有6个 。34.保障粮食安全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作为可以改造利用的非传统耕地资源,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某地积极开展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低洼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不仅长势良好,而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度,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它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环境。(2)台田上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 。它们固定的光能,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在生物之间传递。(3)池塘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鲢鱼和浮游植物存在 关系。养殖时发现,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3:7时,池塘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1:1时,水质受污染程度较高,池塘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有一定的限度。(4)此模式使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该生态系统 和能量的充分利用,提升了低洼盐碱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实验探究题35.第三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上,栾川县参展的黑木耳荣获“最受欢迎产品奖”。为研究黑木耳的品种及刺孔数对产量的影响,对两个品种的黑木耳分别设置菌棒并刺孔,如下表所示。按照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相同管理,10个菌棒为一个重复组,重复3次,取平均值,获得如下数据。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品种一 品种二组别Ⅰ 刺孔数(孔) 黑木耳鲜重 (kg/10棒) 组别Ⅱ 刺孔数(孔) 黑木耳鲜重 (kg/10棒)A组 100 6.68 D组 100 6.88B组 160 11.01 E组 160 17.63C组 220 14.77 F组 220 21.13(1)C组和F组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但C组和D组不能成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违背了对照实验设计中 的原则。(2)写出科研人员减小实验误差的一种做法 。(3)从组别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范围内,菌棒刺孔数与黑木耳鲜重的关系是 。(4)为提高黑木耳产量,最佳选择是 (填组别)。《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参考答案1.B2.D3.D4.C5.C6.C7.B8.A9.A10.C11.A12.B13.D14.C15.D16.C17.D18.B19.B20.D21.C22.A23.C24.A25.A26.B27.D28.C29.B30.B31.(1) b c(2) 分裂 分生(3)分化(4) a成熟 根毛32.(1) 精子 胚(2) 嫁接 扦插/压条/组织培养 ① 保留亲代的优良品质/繁殖速度快33.(1) 胚 8、9、10、11 4子叶(2)光合(3)1胚轴(4)胚珠34.(1)影响(2) 生产者 食物链(食物网)(3) 捕食 自我调节/自动调节(4)物质35.(1) 黑木耳的品种对木耳的产量有影响吗 品种(不同品种) 控制单一变量(2)重复3次,取平均值(3)黑木耳鲜重随着菌棒刺孔数增加而增加(表述合理即可)(4)F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