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25张幻灯片)+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25张幻灯片)+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P54-56①-⑥
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温故知新
自主感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
同学们,你了解哪些中华人文精神吗?本节课一起学习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阅读教材P58-P6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作用)?P59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6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①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②作用: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①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①内涵: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②作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①内涵: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②作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3.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作用)是什么?P59-62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对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什么是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P54相关链接:
想一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体现的人文精神有何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重要性)P59
课堂笔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以上同学的讨论,分别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哪个方面?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古代神话传说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高山流水》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君子和而不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P58生活观察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62
课堂笔记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春节,是中华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庆祝方式上却有着很大不同,北方春节包饺子,一家人围坐将新年期许包进馅料;南方做年糕,寄托“年年高”愿望。如今,古老的守岁、祭祖庄重依旧,新兴的电子红包、云拜年也为春节增添便利与欢乐,多元元素和谐共生。
思考:1.春节南北习俗差异显著,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的哪一方面内容?
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南北春节习俗有别,守岁祭祖与电子红包共存,和而不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内涵和作用
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作用: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庄子提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墨家分析“同”“异”问题,主张“兼爱”
?儒家提倡“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主张“仁爱”“大同”
?春秋时期提出“和同之辩”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 1955年4月,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党的十八代以来,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多次阐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中国主张。
2. 这些文艺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P59探究与分享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四君子”则是指“梅、兰、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书法
绘画
戏剧
舞蹈
音乐
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内涵和作用?
“文”: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
“道”:作品中蕴含的道理或思想。
“化”:教育、感化。
思考:1.《千里江山图》美在哪里?
2.体现了什么思想?
P60-61相关链接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千里江山图》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是一幅旷世杰作。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不但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的内涵和作用?
内涵: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作用: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形”:形态。 “神”:神韵。
“情”:内在思想情感。 “景”:外界景物。
P61探究与分享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这些诗作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和俭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后人喜爱。
查阅陶渊明的田园诗,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生活理念。
①简单生活:满足于朴素、俭朴的生活方式,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
②崇尚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欣赏和尊重自然的美。
③淡泊名利:不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安宁。
出自《归园田居》(其一)
体现他热爱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
出自《饮酒》(其五)
体现他崇尚自然的态度
体现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饮酒(其五)
【作者】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
俭约自守是指在生活中注重节俭、节约,同时也要遵循自己的真实需求,避免奢侈浪费。俭约自守使个人能够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开支和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维护自己的经济独立性。
俭约自守
◇《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和”是事物间相互和谐的状态。在“中和”的状态下,天地万物和谐地共存发展,各得其所,繁荣兴旺。
◇《周易》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就是泰和,是天地万物和谐的最理想状态。对于人来讲,“太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之境。
P61-62相关链接
情境思考:从以上儒学作品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生活理念?
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中和泰和,即在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也保持了太平和和睦的氛围。形容既没有冲突,又充满和谐与平衡。
“中和泰和”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作用: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俭约自守”:在物质生活方面节俭和自律。
“中和泰和”:内心平和,与万物和谐共存。
重要性: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究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内容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作用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作用: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作用:
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作用
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
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课堂小结
1.《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千里江山图》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是一幅旷世杰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作品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②该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③该作品体现了画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④该作品体现了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课堂训练
2.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取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青绿两色,点染出中国山水的清朗峻秀;舞步蹁跹,传递出传统文墨的意蕴悠远。这体现了( )
A.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C
课堂训练
3.小明读《礼记·大学》,对这句话颇有感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他决心要修养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心端正;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这体现了( )
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A
课堂训练
4.右侧漫画告诉我们(? )
①要自觉践行倡导简朴、简约的生活方式
②要将节俭落实在生活细节处
③要拒绝浪费,弘扬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
④现在社会粮食产量增多,已不需要节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课堂训练
3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述了屈原以及《楚辞》背后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挑战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这类节目体现的思想是(???)
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