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选择题(声、光、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选择题(声、光、热)(含答案)

资源简介

选择题(声、光、热)
知识点一 声现象
1.(2025·福建泉州·一模)很多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它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2025·福建莆田·一模)科技改变生活,智能手表可以显示时间、体温、心率等信息,方便人们监测身体状态。下列关于智能手表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时,手表发出的警报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在给手表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源
C.橡胶表带是绝缘体,因为橡胶里面几乎没有电荷
D.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2025·福建福州·一模)福州十番音乐是传统乐器的活化石,由笛子、逗管、椰胡等多种古乐器合奏成曲。人们能辨别出演奏的乐器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4.(2025·福建三明·一模)通过接收器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 ,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中的 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
5.(2025·福建泉州·一模)2023年2月16日,国内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成功进行,手术时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紫外线
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吉它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接听电话时,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7.(2025·福建厦门·一模)湖里实验中学陈老师把历史知识写成歌词制作成MV,“把历史唱给你听”,同学们可以从歌声中分辨出是陈老师,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断出来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8.(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9.(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能分辨出爆竹声是依据声音的(  )
A.频率 B.音色 C.音调 D.响度
10.(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童谣《小蜜蜂》的歌词与乐谱如图所示,当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  )
A.声波的频率逐渐变高
B.声波的振幅逐渐变大
C.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好
知识点二 光学
11.(2025·福建莆田·一模)端午将至,莆田民间流传“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的民谣。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
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粽叶看起来是绿色的,是因为粽叶吸收了绿光
C.吸螺时,螺肉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出的
D.扒龙舟时,使船前进的力是船桨施加的
12.(2025·福建南平·一模)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
B.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3.(2025·福建厦门·一模)2025年春节,多场灯光展在筼筜湖举办,如图为白鹭女神灯光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光溢彩的白鹭女神雕像是光源 B.白鹭女神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C.光从空气射入湖水一定会发生偏折 D.调大相机的焦距可以拍出更大的像
14.(2025·福建福州·一模)“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15.(2025·福建泉州·一模)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人的影子
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海市蜃楼
16.(2025·福建厦门·一模)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多个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这个倒影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7.(2025·福建三明·一模)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属于自然光源
B.“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巧障日”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
18.(2025·福建三明·一模)高铁进站口的自动检票闸机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拍摄将人脸与证件照进行比对,信息一致就会放行。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摄像镜头做成的镜片可矫正近视眼
C.乘客刷脸应站在摄像头二倍焦距内
D.乘客脸部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实像
19.(2025·福建厦门·一模)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社会共识。下列有关近视眼的病理和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远处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
B.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C.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虚像
D.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20.(2025·福建厦门·一模)“草木葱郁,鸥鹭翩跹”——筼筜湖成为高颜值城市厦门的生态会客厅。如图为摄影师在筼筜湖畔定点拍摄的白鹭照片,从图甲全景照到图乙特写,摄影师进行的操作是(  )
A.照相机远离白鹭,镜头向后缩
B.照相机靠近白鹭,镜头向后缩
C.换焦距更大的镜头
D.换焦距更小的镜头
知识点三 热学
21.(2025·福建南平·一模)如图,2025年全国冬季运动会滑雪场需要造雪机利用水进行人工造雪。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22.(2025·福建福州·一模)诗词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唐朝诗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汽化吸热
C.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放热
23.(2025·福建莆田·一模)下列物理现象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
A.“云海”是汽化 B.露珠是液化
C.“白气”是汽化 D.雾凇是凝固
24.(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深地科探井钻探深度突破万米。钻头钻探过程中内能增大,下列事例中内能改变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炙手可热 B.抱团取暖 C.扬汤止沸 D.钻木取火
25.(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 )
A.热值 B.热量 C.温度 D.密度
2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酒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A.酒精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点燃酒精灯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热
D.酒精的沸点为78℃,可用酒精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27.(2025·福建泉州·一模)及时的天气预警能让市民提前做好防护准备,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危害,下列不同天气预警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暴雨预警——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道路结冰预警——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暴雪预警——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大雾预警——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8.(2025·福建泉州·模拟预测)我国是世界第一制氢大国,采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制氢,实现碳零排放。氢能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之一。氢内燃机汽车工作时,氢在内燃机中燃烧,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中,产生动力推动汽车前进的是(  )
A. B.
C. D.
29.(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甲,用金属镓制成的“小人”在室温为20℃时是固态,当其达到某一温度时,熔化,由此可判断(  )
A.镓是非晶体
B.镓的熔点可能是29℃
C.可用镓制成的锅烧开水
D.镓熔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30.(2025·福建三明·一模)图甲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图乙是空调扇的内部结构简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机加速空气流动,加快水的蒸发
B.水成帘状增大表面积,加快水的蒸发
C.水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内能不变
D.空气变冷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选择题(声、光、热)
知识点一 声现象
1.(2025·福建泉州·一模)很多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它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答案】C
2.(2025·福建莆田·一模)科技改变生活,智能手表可以显示时间、体温、心率等信息,方便人们监测身体状态。下列关于智能手表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时,手表发出的警报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在给手表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源
C.橡胶表带是绝缘体,因为橡胶里面几乎没有电荷
D.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D
3.(2025·福建福州·一模)福州十番音乐是传统乐器的活化石,由笛子、逗管、椰胡等多种古乐器合奏成曲。人们能辨别出演奏的乐器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4.(2025·福建三明·一模)通过接收器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 ,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中的 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
【答案】D
5.(2025·福建泉州·一模)2023年2月16日,国内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成功进行,手术时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紫外线
【答案】C
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吉它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接听电话时,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答案】C
7.(2025·福建厦门·一模)湖里实验中学陈老师把历史知识写成歌词制作成MV,“把历史唱给你听”,同学们可以从歌声中分辨出是陈老师,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断出来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C
8.(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答案】A
9.(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能分辨出爆竹声是依据声音的(  )
A.频率 B.音色 C.音调 D.响度
【答案】B
10.(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童谣《小蜜蜂》的歌词与乐谱如图所示,当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  )
A.声波的频率逐渐变高
B.声波的振幅逐渐变大
C.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好
【答案】A
知识点二 光学
11.(2025·福建莆田·一模)端午将至,莆田民间流传“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的民谣。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
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粽叶看起来是绿色的,是因为粽叶吸收了绿光
C.吸螺时,螺肉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出的
D.扒龙舟时,使船前进的力是船桨施加的
【答案】C
12.(2025·福建南平·一模)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
B.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答案】C
13.(2025·福建厦门·一模)2025年春节,多场灯光展在筼筜湖举办,如图为白鹭女神灯光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光溢彩的白鹭女神雕像是光源 B.白鹭女神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C.光从空气射入湖水一定会发生偏折 D.调大相机的焦距可以拍出更大的像
【答案】D
14.(2025·福建福州·一模)“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答案】A
15.(2025·福建泉州·一模)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人的影子
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海市蜃楼
【答案】A
16.(2025·福建厦门·一模)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多个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这个倒影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17.(2025·福建三明·一模)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属于自然光源
B.“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巧障日”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
【答案】B
18.(2025·福建三明·一模)高铁进站口的自动检票闸机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拍摄将人脸与证件照进行比对,信息一致就会放行。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摄像镜头做成的镜片可矫正近视眼
C.乘客刷脸应站在摄像头二倍焦距内
D.乘客脸部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实像
【答案】D
19.(2025·福建厦门·一模)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社会共识。下列有关近视眼的病理和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远处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
B.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C.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虚像
D.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D
20.(2025·福建厦门·一模)“草木葱郁,鸥鹭翩跹”——筼筜湖成为高颜值城市厦门的生态会客厅。如图为摄影师在筼筜湖畔定点拍摄的白鹭照片,从图甲全景照到图乙特写,摄影师进行的操作是(  )
A.照相机远离白鹭,镜头向后缩
B.照相机靠近白鹭,镜头向后缩
C.换焦距更大的镜头
D.换焦距更小的镜头
【答案】C
知识点三 热学
21.(2025·福建南平·一模)如图,2025年全国冬季运动会滑雪场需要造雪机利用水进行人工造雪。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答案】B
22.(2025·福建福州·一模)诗词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唐朝诗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汽化吸热
C.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放热
【答案】B
23.(2025·福建莆田·一模)下列物理现象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
A.“云海”是汽化 B.露珠是液化
C.“白气”是汽化 D.雾凇是凝固
【答案】B
24.(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深地科探井钻探深度突破万米。钻头钻探过程中内能增大,下列事例中内能改变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炙手可热 B.抱团取暖 C.扬汤止沸 D.钻木取火
【答案】D
25.(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 )
A.热值 B.热量 C.温度 D.密度
【答案】A
2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酒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A.酒精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点燃酒精灯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热
D.酒精的沸点为78℃,可用酒精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答案】A
27.(2025·福建泉州·一模)及时的天气预警能让市民提前做好防护准备,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危害,下列不同天气预警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暴雨预警——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道路结冰预警——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暴雪预警——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大雾预警——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B
28.(2025·福建泉州·模拟预测)我国是世界第一制氢大国,采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制氢,实现碳零排放。氢能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之一。氢内燃机汽车工作时,氢在内燃机中燃烧,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中,产生动力推动汽车前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29.(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甲,用金属镓制成的“小人”在室温为20℃时是固态,当其达到某一温度时,熔化,由此可判断(  )
A.镓是非晶体
B.镓的熔点可能是29℃
C.可用镓制成的锅烧开水
D.镓熔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答案】B
30.(2025·福建三明·一模)图甲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图乙是空调扇的内部结构简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机加速空气流动,加快水的蒸发
B.水成帘状增大表面积,加快水的蒸发
C.水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内能不变
D.空气变冷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