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题(声、光、热)知识点一 声现象1.(2025·福建泉州·一模)很多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它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2.(2025·福建莆田·一模)科技改变生活,智能手表可以显示时间、体温、心率等信息,方便人们监测身体状态。下列关于智能手表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时,手表发出的警报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在给手表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源C.橡胶表带是绝缘体,因为橡胶里面几乎没有电荷D.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3.(2025·福建福州·一模)福州十番音乐是传统乐器的活化石,由笛子、逗管、椰胡等多种古乐器合奏成曲。人们能辨别出演奏的乐器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4.(2025·福建三明·一模)通过接收器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 ,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中的 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5.(2025·福建泉州·一模)2023年2月16日,国内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成功进行,手术时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紫外线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吉它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琴弦在振动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接听电话时,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7.(2025·福建厦门·一模)湖里实验中学陈老师把历史知识写成歌词制作成MV,“把历史唱给你听”,同学们可以从歌声中分辨出是陈老师,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断出来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8.(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9.(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能分辨出爆竹声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 B.音色 C.音调 D.响度10.(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童谣《小蜜蜂》的歌词与乐谱如图所示,当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 )A.声波的频率逐渐变高B.声波的振幅逐渐变大C.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好知识点二 光学11.(2025·福建莆田·一模)端午将至,莆田民间流传“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的民谣。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B.粽叶看起来是绿色的,是因为粽叶吸收了绿光C.吸螺时,螺肉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出的D.扒龙舟时,使船前进的力是船桨施加的12.(2025·福建南平·一模)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B.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13.(2025·福建厦门·一模)2025年春节,多场灯光展在筼筜湖举办,如图为白鹭女神灯光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流光溢彩的白鹭女神雕像是光源 B.白鹭女神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湖水一定会发生偏折 D.调大相机的焦距可以拍出更大的像14.(2025·福建福州·一模)“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15.(2025·福建泉州·一模)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人的影子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海市蜃楼16.(2025·福建厦门·一模)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多个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这个倒影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17.(2025·福建三明·一模)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属于自然光源B.“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巧障日”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18.(2025·福建三明·一模)高铁进站口的自动检票闸机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拍摄将人脸与证件照进行比对,信息一致就会放行。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镜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B.摄像镜头做成的镜片可矫正近视眼C.乘客刷脸应站在摄像头二倍焦距内D.乘客脸部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实像19.(2025·福建厦门·一模)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社会共识。下列有关近视眼的病理和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看远处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B.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C.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虚像D.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进行矫正20.(2025·福建厦门·一模)“草木葱郁,鸥鹭翩跹”——筼筜湖成为高颜值城市厦门的生态会客厅。如图为摄影师在筼筜湖畔定点拍摄的白鹭照片,从图甲全景照到图乙特写,摄影师进行的操作是( )A.照相机远离白鹭,镜头向后缩B.照相机靠近白鹭,镜头向后缩C.换焦距更大的镜头D.换焦距更小的镜头知识点三 热学21.(2025·福建南平·一模)如图,2025年全国冬季运动会滑雪场需要造雪机利用水进行人工造雪。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固 C.熔化 D.液化22.(2025·福建福州·一模)诗词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唐朝诗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汽化吸热C.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放热23.(2025·福建莆田·一模)下列物理现象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A.“云海”是汽化 B.露珠是液化C.“白气”是汽化 D.雾凇是凝固24.(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深地科探井钻探深度突破万米。钻头钻探过程中内能增大,下列事例中内能改变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A.炙手可热 B.抱团取暖 C.扬汤止沸 D.钻木取火25.(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 )A.热值 B.热量 C.温度 D.密度2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酒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点燃酒精灯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C.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热D.酒精的沸点为78℃,可用酒精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27.(2025·福建泉州·一模)及时的天气预警能让市民提前做好防护准备,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危害,下列不同天气预警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暴雨预警——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道路结冰预警——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暴雪预警——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大雾预警——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28.(2025·福建泉州·模拟预测)我国是世界第一制氢大国,采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制氢,实现碳零排放。氢能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之一。氢内燃机汽车工作时,氢在内燃机中燃烧,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中,产生动力推动汽车前进的是( )A. B.C. D.29.(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甲,用金属镓制成的“小人”在室温为20℃时是固态,当其达到某一温度时,熔化,由此可判断( )A.镓是非晶体B.镓的熔点可能是29℃C.可用镓制成的锅烧开水D.镓熔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30.(2025·福建三明·一模)图甲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图乙是空调扇的内部结构简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机加速空气流动,加快水的蒸发B.水成帘状增大表面积,加快水的蒸发C.水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内能不变D.空气变冷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选择题(声、光、热)知识点一 声现象1.(2025·福建泉州·一模)很多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它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C2.(2025·福建莆田·一模)科技改变生活,智能手表可以显示时间、体温、心率等信息,方便人们监测身体状态。下列关于智能手表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时,手表发出的警报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在给手表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源C.橡胶表带是绝缘体,因为橡胶里面几乎没有电荷D.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D3.(2025·福建福州·一模)福州十番音乐是传统乐器的活化石,由笛子、逗管、椰胡等多种古乐器合奏成曲。人们能辨别出演奏的乐器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C4.(2025·福建三明·一模)通过接收器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 ,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中的 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答案】D5.(2025·福建泉州·一模)2023年2月16日,国内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成功进行,手术时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紫外线【答案】C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吉它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琴弦在振动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接听电话时,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答案】C7.(2025·福建厦门·一模)湖里实验中学陈老师把历史知识写成歌词制作成MV,“把历史唱给你听”,同学们可以从歌声中分辨出是陈老师,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断出来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C8.(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A9.(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能分辨出爆竹声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 B.音色 C.音调 D.响度【答案】B10.(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童谣《小蜜蜂》的歌词与乐谱如图所示,当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 )A.声波的频率逐渐变高B.声波的振幅逐渐变大C.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好【答案】A知识点二 光学11.(2025·福建莆田·一模)端午将至,莆田民间流传“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的民谣。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B.粽叶看起来是绿色的,是因为粽叶吸收了绿光C.吸螺时,螺肉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出的D.扒龙舟时,使船前进的力是船桨施加的【答案】C12.(2025·福建南平·一模)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B.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答案】C13.(2025·福建厦门·一模)2025年春节,多场灯光展在筼筜湖举办,如图为白鹭女神灯光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流光溢彩的白鹭女神雕像是光源 B.白鹭女神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湖水一定会发生偏折 D.调大相机的焦距可以拍出更大的像【答案】D14.(2025·福建福州·一模)“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答案】A15.(2025·福建泉州·一模)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人的影子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海市蜃楼【答案】A16.(2025·福建厦门·一模)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多个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这个倒影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B17.(2025·福建三明·一模)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属于自然光源B.“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巧障日”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答案】B18.(2025·福建三明·一模)高铁进站口的自动检票闸机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拍摄将人脸与证件照进行比对,信息一致就会放行。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镜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B.摄像镜头做成的镜片可矫正近视眼C.乘客刷脸应站在摄像头二倍焦距内D.乘客脸部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实像【答案】D19.(2025·福建厦门·一模)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社会共识。下列有关近视眼的病理和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看远处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B.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C.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虚像D.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进行矫正【答案】D20.(2025·福建厦门·一模)“草木葱郁,鸥鹭翩跹”——筼筜湖成为高颜值城市厦门的生态会客厅。如图为摄影师在筼筜湖畔定点拍摄的白鹭照片,从图甲全景照到图乙特写,摄影师进行的操作是( )A.照相机远离白鹭,镜头向后缩B.照相机靠近白鹭,镜头向后缩C.换焦距更大的镜头D.换焦距更小的镜头【答案】C知识点三 热学21.(2025·福建南平·一模)如图,2025年全国冬季运动会滑雪场需要造雪机利用水进行人工造雪。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固 C.熔化 D.液化【答案】B22.(2025·福建福州·一模)诗词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唐朝诗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汽化吸热C.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汽化放热【答案】B23.(2025·福建莆田·一模)下列物理现象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A.“云海”是汽化 B.露珠是液化C.“白气”是汽化 D.雾凇是凝固【答案】B24.(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深地科探井钻探深度突破万米。钻头钻探过程中内能增大,下列事例中内能改变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A.炙手可热 B.抱团取暖 C.扬汤止沸 D.钻木取火【答案】D25.(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 )A.热值 B.热量 C.温度 D.密度【答案】A26.(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酒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点燃酒精灯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C.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热D.酒精的沸点为78℃,可用酒精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答案】A27.(2025·福建泉州·一模)及时的天气预警能让市民提前做好防护准备,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危害,下列不同天气预警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暴雨预警——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道路结冰预警——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暴雪预警——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大雾预警——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答案】B28.(2025·福建泉州·模拟预测)我国是世界第一制氢大国,采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制氢,实现碳零排放。氢能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之一。氢内燃机汽车工作时,氢在内燃机中燃烧,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中,产生动力推动汽车前进的是( )A. B.C. D.【答案】A29.(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图甲,用金属镓制成的“小人”在室温为20℃时是固态,当其达到某一温度时,熔化,由此可判断( )A.镓是非晶体B.镓的熔点可能是29℃C.可用镓制成的锅烧开水D.镓熔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答案】B30.(2025·福建三明·一模)图甲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图乙是空调扇的内部结构简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机加速空气流动,加快水的蒸发B.水成帘状增大表面积,加快水的蒸发C.水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内能不变D.空气变冷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