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检测(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助丰收,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都有的结构不包括( C )A.种皮 B.胚轴 C.胚乳 D.子叶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两者的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玉米种子有胚乳,菜豆种子没有胚乳。2.某生物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300粒大豆种子,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粒,除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该探究可形成三组对照实验B.说明光照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C.第1组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已死亡D.该实验结论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根据柱状图,第1组和第2组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第1组和第3组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第2组和第3组有光和温度两个不同的条件,不能形成对照实验,A错误。根据柱状图,第1组和第2组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但实验结果是两组种子的发芽率基本相等,故说明光照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B错误。根据柱状图,该探究实验只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无法得出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错误。3.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输入的液体中,除水外,最可能含( A )A.无机盐 B.二氧化碳 C.脂质 D.核酸4.为探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无机盐种类 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①的无机盐实验现象 叶片正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A.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B.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选用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D.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的结论对照实验中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实验变量,观察该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欲处理的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前后一致。所以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该以含磷的无机盐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因此应选用甲、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C错误。5.桃是果园里常见的一种多年生木本被子植物。观察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①②合称为雄蕊,④⑤⑥合称为雌蕊B.产生花粉的结构是①花药C.桃的果实是由③胚珠发育而来的D.花经历传粉和受精能结出果实植物的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其发育情况如图所示:花经历传粉和受精能结出果实,桃的果实是由⑥子房发育而来的,C错误。6.为探究植物的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气泡会向左移动B.上侧装置的油层可减少水的蒸发C.实验中水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D错误。7.“山上种满树,等于修水库。”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B.植物的枯枝落叶像海绵一样吸水C.植物的气孔很小,散失的水分很少D.蒸腾作用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了动力植物的气孔虽然很小,但气孔的数量极多,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多,C错误。8.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C.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根尖细胞等不含叶绿体的细胞和器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9.为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符合实验标准的三个地块施肥、播种,长出植株后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单位略)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实验处理生理指标 浅施(15 cm) 中施(30 cm) 深施(45 cm)叶绿素含量 1.8 2.1 2.5气孔导度 0.12 0.15 0.18光合速率 18.5 22.3 26.7注: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A.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施肥深度B.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小麦的蒸腾作用减弱C.小麦的光合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D.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强。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增大,小麦的蒸腾作用增强,B错误。10.茶叶是乐山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提高茶叶产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C )A.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B.及时排涝,保证根的呼吸C.搭建大棚,提高夜间温度 D.适时除草,避免杂草竞争搭建大棚,提高夜间温度,会使茶树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不利于提高茶叶产量,C错误。11.下列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措施中,没有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D )A.栽花或种庄稼需适时松土 B.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C.储藏蔬菜需适当降低温度 D.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有利于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科学提高作物产量。由此可知,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D符合题意。12.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各处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不足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可见,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D错误。13.传统番茄是草本植物,栽培在土壤中,直立生长,一般株高不超过1米。科研人员成功栽培了番茄树,番茄树在普通的日光温室中无土栽培,一株番茄树可结果1.5~2万枚。下列做法中不能提高番茄树产量的是( A )A.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光照强度C.延长光照时间 D.定期施加营养液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能提高番茄树的产量,A符合题意。14.下列人的生殖器官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A.输卵管——提供营养 B.阴道——分娩通道C.卵巢——产生卵细胞 D.睾丸——产生精子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卵细胞,即卵子从卵巢排出后,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此外,输卵管也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A错误。15.以下是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B )A.a是卵巢,能够分泌雄激素B.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C.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c,形成部位是子宫D.胎儿通过胚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a睾丸,能够分泌雄激素,产生精子,A错误。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c受精卵,形成部位是输卵管,C错误。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错误。16.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身体和心理上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身高突增,体重迅速增长B.喉结突出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C.生殖器官完全发育成熟D.内心世界变得复杂,性意识开始萌动生殖器官在青春期会迅速发育,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发育成熟。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还会继续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状态,C错误。17.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人的发育是从卵细胞开始的B.胚泡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的C.胎儿和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胎盘进行的D.青春期身体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A错误。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B错误。青春期身体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的迅速增长,D错误。18.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偶尔遗精不会影响健康B.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身高突增的年龄略早于男孩C.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经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D.“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子宫卵巢能分泌雌激素,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骨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乳腺发育、声调较高等,因此有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说法。所以,“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卵巢,D错误。19.某同学晚餐吃了馒头、糖醋鱼(蛋白质为主)和红烧肉(肥肉居多),这三种食物在小肠中最终分别被消化分解为( B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D.麦芽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20.下图甲是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图乙是小肠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图甲中①是肝,④是胰B.某人②发炎,会导致脂肪的消化受阻C.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D.小肠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的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除甘油和脂肪酸吸收进入毛细淋巴管外,其余的各种营养物质都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60分)21.(10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农民常在雨后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适量的水__。(2)“谷雨麦挺立,立夏麦秀齐。”小麦能够“挺立”的原因是茎内有起支撑作用的__机械__组织。(3)“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正是北方麦收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__胚乳__中。(4)“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成熟区__。(5)“秋分一到,谷场见稻。”收获水稻后需晾晒,以减少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的__呼吸__作用强度。(1)种子萌发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水。因此,“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说明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2)小麦能够“挺立”在于其茎内含有起支撑作用的组织,这种组织被称为机械组织。(3)在芒种时节,北方正值麦收之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胚乳是种子内储存营养物质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在单子叶植物(如小麦)中,胚乳占据了种子的主要部分,为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4)农作物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尖是植物根的最前端部分,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组成。其中,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这些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得植物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5)在收获水稻后,农民需要进行晾晒处理。晾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种子中的含水量,从而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种子的储存。22.(12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利用课后服务实践活动时间,开展了“利用光合作用绘制小熊画”的趣味实验,部分操作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①黑色不透明卡纸剪出小熊卡片 ②固定小熊卡片后光照数小时 ③暗处理叶片数小时 ④碘液染色、查看小熊画绘制情况(1)操作①~④的正确顺序是__③①②④__。(2)操作③暗处理的目的是__耗尽或转运叶片中原有的淀粉__;操作④碘液染色之前,要用酒精作__脱色__处理。(3)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小熊画,则其同时也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制造__淀粉__、光是光合作用的__必要__条件。(4)操作④染色后,叶片部分区域呈浅色,构建出小熊轮廓,完成小熊画绘制,这些浅色区域出现的原因是__遮光部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__。(1)操作①~④的正确顺序是③暗处理、①剪出小熊卡片、②遮光、④碘液染色。(2)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或耗尽,保证检测出的淀粉都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染色前要先进行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防止叶片的绿色干扰实验。(3)实验成功绘制出小熊画的原因是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证明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4)光合作用就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染色后叶片部分区域呈浅色,构建出小熊轮廓,原因是这些浅色区域是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3.(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探究水在枣树内的运输路径,合作完成了“一滴水在枣树内的旅行”记录。以下为部分观察记录。(1)【第一站】根——水的吸收:枣树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抽水机”,根源源不断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凸出,形成__根毛__,增大了吸收水的面积。(2)【第二站】茎——水的运输:枣树吸收的水和“搭便车”的无机盐顺着一条条中空的管道,由根运输到茎,再运输到枣树的其他器官。这里“中空的管道”是指__导管__,能使枣树“硕果累累”的无机盐主要是__B__(填字母)。(每空1分)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3)【第三站】叶——水的散失:旅行到枣树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__蒸腾__作用以水蒸气形式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4)部分水在旅行途中参与了各种生命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红枣挂满枝头。为探究影响采摘后鲜枣保存时间的因素,该小组同学采摘一批鲜枣进行了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保存温度 其他条件 10天后腐败率1 鲜枣100个 20 ℃清水浸泡2秒 25 ℃ 相同 6%2 鲜枣100个 100 ℃清水浸泡2秒 25 ℃ 3%3 鲜枣100个 100 ℃清水浸泡2秒 4 ℃ 1%注:鲜枣在100 ℃清水中浸泡2秒既能杀灭表皮上的大部分微生物,又不破坏表皮活性。①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成熟程度相同的鲜枣,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__变量唯一__。②为探究保存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应选择__2、3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填组别序号)③上述3组实验中,保存时间最长的是第__3__组的鲜枣。④关于食品保存,请提出一条合理的措施:__高温杀菌;低温保存__。(1)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枣树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凸出,形成根毛,增大了吸收水的面积。(2)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各处的管状结构。 可见,枣树中能运输水的“中空的管道”是导管。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A不符合题意。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可见,能使枣树“硕果累累”的无机盐主要是含磷的无机盐,B符合题意。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C不符合题意。含硼的无机盐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D不符合题意。 (3)枣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会经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各处,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4)①一组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的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就是控制单一变量。可见,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成熟程度相同的鲜枣,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变量唯一。 ②为探究保存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唯一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应选择2、3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③上述3组实验中,保存时间最长的是第3组的鲜枣,该组鲜枣10天后腐败率是1%,是三组中腐败率最低的一组。 ④食物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地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鲜枣在100 ℃清水中浸泡2秒既能杀灭表皮上的大部分微生物,又不破坏表皮活性。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对于食品保存,提出的合理措施可以是:高温杀菌;低温保存。24.(8分)下图A、B分别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结构模式图,图C为胎儿与母体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____]内填序号,每空1分)(1)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__3__]__卵巢__,图中__10__(填序号)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睾丸。(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不断地分裂与分化__,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8周左右呈现人的形态,即发育成胎儿。(3)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图C中[__11__]__胎盘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4)图D是人的主要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由图D可知,4岁~10岁阶段男女生殖器官发育比较__慢__(填“快”或“慢”);青春期的女生在__雌激素__的作用下第二性征比较明显,开始出现月经现象。25.(16分)下列是与人体消化和吸收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图1至图4,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______上填文字,算1个空) (1)图1中[4]__小肠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__ABD__(填字母)。A.小肠很长B.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其上有小肠绒毛C.小肠内含多种消化酶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2)图2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Ⅲ__,图4中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三种消化液是__③④⑤__(填标号),在这三种消化液中,由图1中[1]分泌的是__③__(填标号)。(3)图3中第三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1消化道的[__5__]胃__开始被消化,其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氨基酸__。(4)某人偏食出现坏血病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摄入图3中第二__层食物较少引起的。(1)图1中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成人的小肠一般长5~6米,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因此图2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Ⅲ;1肝分泌胆汁,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可以被细胞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所以图4中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三种消化液是③④⑤;在这三种消化液中,由图1中1肝分泌的是③胆汁。(3)图3中第三层食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图1消化道的5胃开始被消化,其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4)人患坏血病主要是由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因此患坏血病应多摄入图3中第二层食物。期中检测(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助丰收,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都有的结构不包括( )A.种皮 B.胚轴 C.胚乳 D.子叶2.某生物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300粒大豆种子,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粒,除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探究可形成三组对照实验B.说明光照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C.第1组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已死亡D.该实验结论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3.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输入的液体中,除水外,最可能含( )A.无机盐 B.二氧化碳 C.脂质 D.核酸4.为探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无机盐种类 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①的无机盐实验现象 叶片正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A.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B.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选用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D.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的结论5.桃是果园里常见的一种多年生木本被子植物。观察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合称为雄蕊,④⑤⑥合称为雌蕊B.产生花粉的结构是①花药C.桃的果实是由③胚珠发育而来的D.花经历传粉和受精能结出果实6.为探究植物的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气泡会向左移动B.上侧装置的油层可减少水的蒸发C.实验中水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7.“山上种满树,等于修水库。”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B.植物的枯枝落叶像海绵一样吸水C.植物的气孔很小,散失的水分很少D.蒸腾作用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了动力8.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C.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9.为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符合实验标准的三个地块施肥、播种,长出植株后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单位略)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处理生理指标 浅施(15 cm) 中施(30 cm) 深施(45 cm)叶绿素含量 1.8 2.1 2.5气孔导度 0.12 0.15 0.18光合速率 18.5 22.3 26.7注: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A.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施肥深度B.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小麦的蒸腾作用减弱C.小麦的光合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D.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速率10.茶叶是乐山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提高茶叶产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B.及时排涝,保证根的呼吸C.搭建大棚,提高夜间温度 D.适时除草,避免杂草竞争11.下列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措施中,没有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A.栽花或种庄稼需适时松土 B.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C.储藏蔬菜需适当降低温度 D.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12.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各处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不足13.传统番茄是草本植物,栽培在土壤中,直立生长,一般株高不超过1米。科研人员成功栽培了番茄树,番茄树在普通的日光温室中无土栽培,一株番茄树可结果1.5~2万枚。下列做法中不能提高番茄树产量的是( )A.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光照强度C.延长光照时间 D.定期施加营养液14.下列人的生殖器官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输卵管——提供营养 B.阴道——分娩通道C.卵巢——产生卵细胞 D.睾丸——产生精子15.以下是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a是卵巢,能够分泌雄激素B.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C.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c,形成部位是子宫D.胎儿通过胚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16.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身体和心理上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高突增,体重迅速增长B.喉结突出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C.生殖器官完全发育成熟D.内心世界变得复杂,性意识开始萌动17.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发育是从卵细胞开始的B.胚泡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的C.胎儿和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胎盘进行的D.青春期身体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18.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偶尔遗精不会影响健康B.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身高突增的年龄略早于男孩C.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经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D.“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子宫19.某同学晚餐吃了馒头、糖醋鱼(蛋白质为主)和红烧肉(肥肉居多),这三种食物在小肠中最终分别被消化分解为(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D.麦芽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20.下图甲是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图乙是小肠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肝,④是胰B.某人②发炎,会导致脂肪的消化受阻C.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D.小肠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的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60分)21.(10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农民常在雨后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 __。(2)“谷雨麦挺立,立夏麦秀齐。”小麦能够“挺立”的原因是茎内有起支撑作用的__ __组织。(3)“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正是北方麦收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__ __中。(4)“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 __。(5)“秋分一到,谷场见稻。”收获水稻后需晾晒,以减少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的__ __作用强度。22.(12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利用课后服务实践活动时间,开展了“利用光合作用绘制小熊画”的趣味实验,部分操作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①黑色不透明卡纸剪出小熊卡片 ②固定小熊卡片后光照数小时 ③暗处理叶片数小时 ④碘液染色、查看小熊画绘制情况(1)操作①~④的正确顺序是__ __。(2)操作③暗处理的目的是__ __;操作④碘液染色之前,要用酒精作__ __处理。(3)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小熊画,则其同时也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制造__ __、光是光合作用的__ __条件。(4)操作④染色后,叶片部分区域呈浅色,构建出小熊轮廓,完成小熊画绘制,这些浅色区域出现的原因是__ __。23.(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探究水在枣树内的运输路径,合作完成了“一滴水在枣树内的旅行”记录。以下为部分观察记录。(1)【第一站】根——水的吸收:枣树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抽水机”,根源源不断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凸出,形成__ __,增大了吸收水的面积。(2)【第二站】茎——水的运输:枣树吸收的水和“搭便车”的无机盐顺着一条条中空的管道,由根运输到茎,再运输到枣树的其他器官。这里“中空的管道”是指__ __,能使枣树“硕果累累”的无机盐主要是__ __(填字母)。(每空1分)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3)【第三站】叶——水的散失:旅行到枣树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__ __作用以水蒸气形式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4)部分水在旅行途中参与了各种生命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红枣挂满枝头。为探究影响采摘后鲜枣保存时间的因素,该小组同学采摘一批鲜枣进行了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保存温度 其他条件 10天后腐败率1 鲜枣100个 20 ℃清水浸泡2秒 25 ℃ 相同 6%2 鲜枣100个 100 ℃清水浸泡2秒 25 ℃ 3%3 鲜枣100个 100 ℃清水浸泡2秒 4 ℃ 1%注:鲜枣在100 ℃清水中浸泡2秒既能杀灭表皮上的大部分微生物,又不破坏表皮活性。①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成熟程度相同的鲜枣,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__ __。②为探究保存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应选择__ 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填组别序号)③上述3组实验中,保存时间最长的是第__ __组的鲜枣。④关于食品保存,请提出一条合理的措施:__ __。24.(8分)下图A、B分别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结构模式图,图C为胎儿与母体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____]内填序号,每空1分)(1)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__ __]__ __,图中__ __(填序号)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睾丸。(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不断地分裂与 __,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8周左右呈现人的形态,即发育成胎儿。(3)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图C中[__ __]__ 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4)图D是人的主要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由图D可知,4岁~10岁阶段男女生殖器官发育比较__ __(填“快”或“慢”);青春期的女生在__ __的作用下第二性征比较明显,开始出现月经现象。25.(16分)下列是与人体消化和吸收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图1至图4,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______上填文字,算1个空) (1)图1中[4]__ 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__ __(填字母)。A.小肠很长B.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其上有小肠绒毛C.小肠内含多种消化酶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2)图2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 __,图4中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三种消化液是__ __(填标号),在这三种消化液中,由图1中[1]分泌的是__ __(填标号)。(3)图3中第三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1消化道的[__ __] __开始被消化,其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 __。(4)某人偏食出现坏血病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摄入图3中第 __层食物较少引起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检测 - 学生版.docx 期中检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