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抚州市2025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高三地理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中巴铁路规划略图。中巴铁路计划从喀什站引出,经红其拉甫口岸接入巴基斯坦国内铁路网,向南连接瓜达尔港。未来中巴铁路建成后,将大大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及其周边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同时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能够通过陆路运输进入我国。据此完成1~3题。1.目前中国企业在图示铁路沿线援建众多能源项目,主要是着眼于A.铁路建设中的能源需求 B.铁路运行中的能源需求C.铁路建成后的经济规模扩大 D.铁路建成后的产业结构优化2.未来中巴铁路开通后,瓜达尔港①经济腹地扩大 ②生态环境改善③与波斯湾联系更加密切 ④与马六甲海峡联系更加密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建设中巴铁路,开辟我国石油陆运通道能够降低我国能源A.交易成本 B.运输成本 C.安全风险 D.对外依存度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受气候变暖影响,图示区域东北部冰川消退率(冰川消退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明显高于西南部。据此完成4~6题。4.图中面积较大的冰川多分布在A.流域边界 B.流域中部 C.河流发源地 D.河流汇合处5.图中几乎没有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是A.黑河 B.党河 C.大通河 D.布哈河6.图示区域东北部冰川消退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总面积小 B.单块冰川面积小C.气候变暖幅度大 D.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目前,金属镓的消费领域包括半导体和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等前沿产业。随着金属镓下游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镓矿资源的不断开采,未来世界金属镓的稀缺性将日益凸显。下图示意镓矿资源的稀缺效应,图中“开发成本”是指从镓矿开采到加工成金属镓所需的投入。据此完成7~9题。7.镓矿资源稀缺导致其开发成本提高,是因为现存资源A.受到管控 B.品质下降 C.市场需求萎缩 D.开采规模加大8.图中甲、乙的含义是A.甲:寻求替代品 B.乙:探明新储量C.甲:降低资源开采成本 D.乙:改进资源加工流程9.图示效应将造成镓资源价格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大幅波动 D.趋于平稳2024年3月12日,江西省某中学绿色行动社团的成员在校园内开展了一次土壤湿度调查。他们选取甲、乙两个采样点,甲为灌丛,乙为裸地。之后分多次在土壤表层进行采样,并比对甲、乙样本湿度,甲>乙记作“+”,甲<乙记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10.此次调查过程中,甲地比乙地A.降雨时段地表径流更强 B.降雨时段地下径流更强C.非降雨时段土壤湿度更大 D.非降雨时段地表蒸发更弱11.此次降雨过程中灌丛A.涵养水源功能较弱 B.截留了较多的雨水C.下方土壤没有雨水渗入 D.下方土壤水分快速渗入深层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岛上城镇分布深受地形影响。下图是新西兰南岛城镇分布图。图中甲城市水产加工业发达,产品远销国内外。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山脊的空间A.南段靠近东侧海岸 B.南段靠近西侧海岸C.北段靠近东侧海岸 D.北段靠近西侧海岸13.促进甲城市水产加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技术光伏发电对土地依赖较大,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发电量,在光电场建设中,要科学确定光伏板倾角及南北间距(见下图)。江苏省和山东省是我国光伏发电大省,江苏省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光伏发电量高于山东省。据此完成14~16题。14.江苏和山东两省成为我国光伏发电大省的优势条件是A.土地和市场 B.土地和光能 C.技术和市场 D.技术和光能15.与山东省相比,江苏省光电场上的光伏板①倾角更大 ②倾角更小 ③南北间距更大 ④南北间距更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下列月份,江苏和山东两省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光伏发电量差距最大的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位于赣江之滨的樟坪行政村,包括5个自然村,以樟坪自然村为中心,各自然村通过乡村公路相互连通。下图是樟坪自然村平面图,樟坪自然村因两棵古樟树下的开阔空地而得名。图中学校是樟坪行政村唯一的乡村小学,由于生源减少,2023年已停止招生。根据规划,古樟树下的空地建设健身广场,学校改建为乡村公共养老院。(1)说明图中垃圾收集点的位置优势。(4分)(2)分析图中学校改建为乡村公共养老院的合理性。(8分)(3)阐述古樟树下空地建设健身广场的有利条件。(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夜晚坡地散热冷却快,冷空气沿斜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抬挤上升,从而形成地形逆温。M丘陵 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地表沙漠覆盖,其谷地是世界上冬季地形逆温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M丘陵不同位置1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1)说明甲、乙两地1月份平均日最低气温相差显著的原因。(4分)(2)正午前后,甲地地表温度和气温都高于乙地,分别解释其原因。(6分)(3)分析甲地1月份逆温强烈的自然条件。(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潼关高程,简单来说就是指渭河潼关断面1000 m /s流量所对应的水位,是研究潼关河段河床变化的一个技术指标。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仅一年多时间潼关高程上升了4.67m,引起了严重的水患,迫使三门峡水库低水位运行。1974年以来,三门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汛期下泄水量大幅超过入库水量,使得潼关高程汛后低于汛前,全年总体稳定。下图是潼关地理位置略图。(1)分析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对潼关河段河床高度的影响。(5分)(2)分析潼关高程上升造成西安市水患多发的原因。(5分)(3)指出1974年以后三门峡水库汛期库区水位特点,并分析此期间潼关断面河床泥沙的变化。(8分)地理答案1. C解析:中巴铁路沿线援建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铁路建成后的经济规模扩大做准备,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而非单纯满足铁路建设或运行中的能源需求。C选项正确。2. A解析:铁路开通后,瓜达尔港的经济腹地扩大,辐射范围更广,与波斯湾沿岸的联系更为密切,①③正确;生态环境可能因开发而恶化,而非改善,铁路连接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与其直接联系小,②④错误。答3. C解析:开辟陆运通道可减少对海运的依赖,降低因海上恶劣天气、海盗、国际局势等导致的能源运输安全风险,C选项正确。但相较于海运,陆运的成本较高,运输成本增加,交易成本不只包括运输成本,还有其他成本,不能确定,开辟新通道还是为了进口能源,没有降低对外依存度。排除ABD选项。4. A解析:据图可知,面积较大的冰川多分布在西北部,集中分布在流域的边界,A选项正确。5. D 解析:判断有无冰川融水补给主要看流域范围内是否存在冰川,以上河流中布哈河流域基本无冰川分布,故几乎没有冰川融水补给,答案选D选项。6. B解析:图示区域东北部冰川数量多,但单块冰川面积小,西南部冰川数量少,但单块冰川面积大,冰川总面积相差不大,但与单块大面积冰川相比,小面积冰川更易消融,消退面积大,消退率高,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该区域范围内纬度差异小,全球气候变暖的变幅相差较小,图中没有体现人为因素的影响,CD选项错误。7. B解析:镓矿资源开采前期开采品质较高的矿,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储量减少,镓矿资源稀缺,现存资源品质下降,导致加工成本提高,故开发成本提高,B选项正确。8. C解析:甲、乙都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但是造成的影响不同,甲的影响是供应增加,所以最可能是开采技术提升,开采成本降低或探明新储量,导致供应增加;乙的影响是需求减少,最有可能是寻求替代产品,使该矿产的需求减少。C选项正确。9. D解析:图示稀缺效应显示,资源稀缺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提高,价格提高反过来推动技术创新,导致供应增加,价格下降。在这个效应影响下,供求关系会逐渐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价格也趋于平稳。D选项正确。10. D解析:甲地为灌丛,乙地为裸地,降雨时段甲灌丛枝叶截留部分雨水,导致部分降雨未直接到达土壤,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都更弱,土壤湿度小于乙,AB错误;非降雨时段,甲地土壤湿度有大于乙也有小于乙的情况,整体多大于乙,因为甲地为灌丛,其冠层(枝叶)遮挡阳光,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直接蒸发,而乙为裸地,阳光直接照射地表,土壤升温快,水分蒸发强烈,答案选D选项。11. B解析:此次降雨过程,土壤湿度由“+”转“-”,表明甲地土壤湿度下降,灌丛涵养水源功能强,截留了较多雨水,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在灌丛涵养水源的作用下,渗入下方的雨水少,速度慢,CD 选项错误。12. B解析:图中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城镇分布受山脊影响,北段东西海岸均有城镇分布,表明北段不靠近海岸,南段城镇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表明南段山脊靠近西部海岸,限制城镇分布,B选项正确。13. B解析:甲城市靠近海洋,水产品丰富,原料充足,方便其进行水产品加工,主导因素为原料,B选项正确。14. A解析:由材料可知,光伏发电对土地依赖较大,江苏和山东两省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盐碱地,土地资源较充足,两省经济较发达,高耗能产业集中,用电需求量大,A选项正确;山东纬度较高,光能优势不显著,光伏发电的技术已经在全国普及,不能成为两省发展的优势条件,排除BCD选项。15. C解析:与山东省相比,江苏省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倾角更小,南北间距可以更大,②③正确,答案选C选项。16. D解析: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昼越短,山东省昼长短于江苏,同时江苏省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山东省,山东省的光照时长和强度均小于江苏,光伏发电量的差距一年中达到最大,D选项正确。17.(1)邻近公路(1分),有利于垃圾外运(1分);位于村庄边缘(1分),对村民干扰小(1分)。(2)乡村(空巢)老人多(1分),对公共养老需求大(1分);利用学校原有设施(1分),节约建设成本(1分);空间开阔(1分),有利于老人休闲活动(1分);位于行政村中心(1分),便于服务邻村老人 (1分)。(3)平坦开阔(1分),为广场建设提供用地(1分);绿荫覆盖(1分),为村民活动提供优良环境(1分);村庄标志性地点(1分),为村民提供情感依托(1分)。18.(1)甲地有来自坡地的冷空气(1分),气温降低(1分);乙地有被抬挤上升的暖空气 (1分),气温升高(1分)。(2)地表温度:空气密度(厚度)大(1分),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1分),散热慢(1分)。气温:下方地面长波辐射强(1分),能够获得两侧坡地的地面长波辐射(1分),热量收入多(1分)。(3)深居内陆(气候干旱)(1分),晴天多(1分),夜晚坡地冷却快 (1分);纬度较高(1分),冬季黑夜时间长(1分),坡地冷却时间长(来自坡地的冷空气较多)(1分)。19.(1)三门峡库区水位上升(1分),潼关河段水面比降减小(1分),流速减慢(1分),泥沙沉积(1分),河床抬高(1分)。(2)渭河洪水下泄不畅(1分),西安容易受到洪水泛滥的威胁(1分);西安附近渭河水位抬高(1分),城市排水困难(1分),容易出现内涝(1分)。(3)水位特点:水位低(1分),向下游方向明显降低(1分)。泥沙变化:库区水位下降(1分),水库上游河段水面比降加大(1分);潼关断面流速加快(1分),侵蚀河床(1分);河床泥沙数量减少(1分),粒径增大(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