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丽江市玉龙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
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共 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海南省中西部黎族传统稻作区,木棉常被保留或补充栽种在田埂上,形成“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
当地素有“木棉花开春耕动”“木棉枝繁鸟齐鸣”等说法。下图为“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形成“木棉花开春耕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2.“木棉一稻田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功能有( )
①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②保护农耕文化多样性 ③巩固田埂,保持水土
④花叶归田,提高肥力 ⑤控制虫害,减少农药施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自然资源丰富,产业
基础良好,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很
好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制约着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目前,河南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 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 )
A. 矿产资源开采 B. 加工制造业 C. 市场品牌销售 D. 产品设计研发
4.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亟须的改进措施有( )
第 1页/共 7页
①加大企业监管力度,延长行政审批周期
②坚持引进和自主培育高端技术人才
③培育产业集群,完善配套设施
④大幅度提高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占比,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与关键区域之一,该公园拟建生态廊道,如图
所示。生态廊道是指在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单
元的生态系统空间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公园园区未连片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民族差异 B. 交通布局 C. 行政区划 D. 生物种类
6. 建设生态廊道,有利于( )
A. 生态源地覆盖整个园区 B. 游客自由穿行
C. 实现生态环境稳定向好 D. 进行科普宣传
对流层臭氧(O3)主要是由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雅安地区地处
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山谷风环流对该地大气污染变化影响较大。统计表明:山谷风日、该
地近地面气温在谷风时高于同时刻月平均值,在山风时低于同时刻月平均值。图示意该地 2017~2022年 5
月近地面臭氧浓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2页/共 7页
7. 影响雅安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日变化 主要因素是( )
①气温高低②太阳辐射③交通流量④产业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春末山谷风日,雅安地区臭氧浓度出现峰值的时刻及风向是( )
A. 9:00偏东风 B. 9:00偏西风 C. 17:00偏东风 D. 17:00偏西风
9. 雅安地区山谷风日,山风控制时段臭氧浓度高于同时刻月均值。有关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①山坡上积累的臭氧被输送到盆地西部
②近地面气温低于月平均值,抑制臭氧的扩散
③盆地内高浓度臭氧被输送到盆地西部
④近地面气温高于月平均值,利于臭氧的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从 20世纪 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
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 60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禁止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在流域内培育推广耐旱作物,减少灌溉用水量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第 3页/共 7页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徐霞客旅行路线主要经过了( )
A.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 季风气候显著 地区
C. 亚热带和中温带地区 D. 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13. 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做了详细描述:“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此地貌分布最典型的
地形区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东南丘陵 D. 云贵高原
某科研小组对我国某海岛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如图)。读
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 4页/共 7页
14. 该地可能位于( )
A. 舟山群岛 B. 崇明岛 C. 钓鱼岛 D. 南沙群岛
15. 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在该地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 太阳可从东南、正东、东北方升起 B. 正午太阳多位于所在地以北
C 每年农历春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D. 夏至日,正午日影最短
16. 太阳从 a到 b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长 B. 南海地区盛行偏北风
C. 台湾岛各地正午日影由长变短 D.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日渐变小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战略率先
取得突破。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分散任务取得阶段性成功。图左为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右为京津冀地区工
业分布图。
太行山是我国著名山脉,在其东麓冲积扇形成了许多古都,如北京、灵寿故城、邯郸邺城、安阳等,
誉称为“古都长廊”(见图左)。
(1)简析太行山对东麓“古都长廊”形成的有利影响。
(2)简析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对促进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京津冀地区以工业为代表的产业存在分布不均、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见图右)。
(3)请从产业的角度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10周年,10周年来京津冀三地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
第 5页/共 7页
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2022年以来,天津市滨海新区着力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牵引,贯彻落
实“制造强区”战略。下图为京津冀资源及交通状况分布简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制造强区”的有利条件。
随着天津港港口的建设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逐步成为国际性集散枢纽港,下面左图为天
津沿海地区海岸变迁示意图,右图为天津港附近海岸景观图。
(2)描述天津沿海地区海岸线的变化,简述该变化对天津港的影响。
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
(3)为了解决北京、天津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河北省工业和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并
说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请根据图文材料,任意选择工业或农业一方面作答。
产业部门 结构调整 具体作用
农业 ①____ ②____
工业 ③____ ④____
第 6页/共 7页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祁连山属褶皱断块山,由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平均海拔 4000-5000
米,山系西北高,东南低,对这一地区的气候起到了很大的调节作用,山脉北麓孕育了一系列的城市。
材料二:下图为祁连山及周边区域图及祁连山形成示意图。
(1)简述祁连山平行山脉和谷地形成原因。
(2)分析祁连山对东部湟水谷地气候的调节作用。
(3)说明祁连山对山脉北麓城市形成的贡献。
第 7页/共 7页
1. A
2. D
3. B
4. C
5. B
6. C
7. A
8. C
9. A
10. B
11. A
12. B
13. D
14. D
15. A
16. D
17. (1)削弱冬季风;形成夏季地形雨;山麓多冲积扇,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2)产业转移促进了城市工业化进程,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就业
机会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规模扩大。
(3)加强区域联系,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实施优势互补,加快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探索构建创新园区
链,提高地区协同创新能级等。
18.(1)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或产业基础雄厚);教育发达,人才众多(或科研力
量雄厚,创新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石油资源丰富。
(2)变化:长度增加;弯曲程度增加;向海洋扩展等。影响:港区面积增加(或港口规模扩大);可停泊
船只的数量增多(或泊位增多);货物吞吐能力增强(或运输能力提高)。
(3) ①.①提高节水型农业 比重(降低种植业比重或扩大林业比重) ②.②减少农业水资源消耗
③.③降低高污染工业比重 ④.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9. (1)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青藏高原隆起,在青藏高原由南向北隆升的推动下,祁连
山所在地区隆起,形成平行山脉;强烈的挤压作用导致岩块断裂,某些区域下陷,在山脉与山脉之间散落
着许多谷地。
(2)夏季风带来水汽,遇祁连山地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使该区域相对湿润;冬季祁连山阻挡了冷空气,
使得湟水谷地受寒流的影响小;冬春季节,由于祁连山的阻挡作用,使湟水谷地受西部北部的沙尘天气影
响较小。
(3)祁连山夏季降水较多,冰雪融水较多,发育了众多河流,在祁连山北麓形成一系列冲积洪积扇;冲积
扇上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且河流众多,利于农牧业发展;吸引大量人口在此聚居,规模较大集镇逐渐发
展为城市;祁连山发育河流为城市生活生产提供水源,水源多,发育城市规模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