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测试地理试卷
地理考试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班级:____考号: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 16道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
2009年联合国发布了题为《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应评估》报告,提出了“蓝碳”
这一概念,即由沿海生态系统捕获光合作用的碳。全球大气中,一半以上的碳由沿海生态系统捕获。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不属于“蓝碳”的生态系统的是( )
A. 海草床 B. 胡杨林 C. 红树林 D. 盐沼
2.“蓝碳”形成有利于( )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解决温室效应 C. 缓解碳排放压力 D. 减轻水土流失
据国家统计局定义,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在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组成一个家庭户。下图为“天
津市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中家庭户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有关天津市家庭户现状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8页
A. 平均家庭户人口呈现增加趋势 B. 六普至七普家庭户数增速减缓
C. 城市的人口落户政策逐步收紧 D. 家庭养老抚育的功能逐步弱化
4. 为适应图中家庭户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商家可能更多地推出( )
A. 一人即食火锅 B. 双拼半价套餐
C. 游园亲子套票 D. 大户型改善房
黄山市某地种植菊花的经济效益高,当地农民便开垦坡地种植菊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
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地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 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6. 若当地农民继续开垦坡地,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 植物蒸腾作用增强 B. 降水量增多
C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 地下径流增多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地处江淮分水过渡带。该系统利用湿地,“串荡成渠,连
塘为蓄”,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实现了串联互通,于 2023 年 11 月 4 日入选第十批世界
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图为舒城县位置和七门堰引水灌溉工程一隅航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 2页/共 8页
7. 推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及成因是( )
A. 机械化程度高—平原广布 B. 粮食商品率高一粮食单产量高
C. 多旱涝灾害—年降水量大 D. 观光农业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8. 该地区塘、荡主要的作用是( )
A. 5 月至 8 月存储过多的地表径流
B. 确保 8 月至次年 4 月淡水养殖需水量
C. 净化空气,改善周边环境的质量
D. 使塘鱼生产与粮食种植构成生态农业
极光是地磁暴活动的表现之一。2024年 10月 2日、3日太阳活动区分别爆发 deX7.1、X9.0级大耀
斑,随后三天地球发生特大地磁暴引发极光现象。图示意摄影爱好者在世界时 10月 5日 15:00拍摄的某地
森林上空极光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拍摄者可能位于( )
A. 南极点 B. 北极点 C. 漠河 D. 伦敦
10. 该次耀斑爆发期间( )
A 潍坊建筑物日影渐短 B. 乌鲁木齐昼长夜短
C. 北半球太阳高度减小 D.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第 3页/共 8页
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
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 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流水沉积 B. 流水搬运 C. 流水侵蚀 D. 地壳下陷
12. 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
A. 减小河流流速 B. 增强河道淤积 C. 增加航运距离 D. 减弱洪水灾害
13. 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 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 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 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 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由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渭河两岸因地质作用形成多级
阶地。图 1示意渭河平原某处南北两侧垂直剖面,图 2示意渭河南岸某处河流阶地 T1~T5分布(1Ma=100
万年)。完成下面小题。
14. 推测秦岭南北两侧的地势特点及河流分布状况是( )
A. 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平缓 B. 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陡峭
C. 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陡峭 D. 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平缓
15. 调查发现,河流 a的河谷地带基本没有聚落分布,其主要原因是河谷两侧( )
①崖壁坡度较大②河流较短且水量较少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少④崖壁土质疏松
第 4页/共 8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 渭河南岸阶地 T1~T5抬升速率最慢 是( )
A. T1~T2 B. T2~T3 C. T3~T4 D. T4~T5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先进制造业是指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效的生产管理,依托技术进步和创新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
争力的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如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和生产工艺,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快速变化。近年来,珠三
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下图示意 2004—2018年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就业人
员密度分布(香港、澳门地区资料暂缺)。
(1)指出 2004—2018 年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就业人员分布的变化趋势。
(2)简述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发达的形成条件。
(3)研究表明,数字化的发展导致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企业密度降低,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
2010年 3 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第 5页/共 8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 3 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起,通过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对黄河流域进行调水调沙(人工制造洪峰,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
集中输送入海),显著影响了黄河尾闾河段(利津以下)的冲淤变化。冲淤量是河水带走河床所淤积的泥沙
数量(冲淤量=淤积量一冲刷量)。观测显示,2015—2017年尾闾河段年径流量约为 2002—2014年的 56%。
下图分别为“黄河三角洲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图 1)”和“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
淤强度变化(冲淤强度:单位时间单位河长冲淤量)图(图 2和图 3)”。
第 6页/共 8页
(1)推测 2015—2017 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调水调沙选择在 6 月份进行的原因。
(3)描述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尾闾河段的冲淤状态的变化。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
生物数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
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第 7页/共 8页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
原因。
第 8页/共 8页
1. B
2. C
3. D
4. A
5. A
6. C
7. D
8. A
9. C
10. D
11. C
12. D
13. D
14. A
15. B
16. D
17.(1)2004—2018 年,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就业人员密度增加:空间不断向外围扩散;最低密度
区数量不断减少;核心区发展迅速。
(2)靠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国际贸易便利,市场广阔;产业链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人才广布,
受教育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有优惠政策支持。
(3)(数字化)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减少对人力的依赖,降低了企业分布密度;生产效率提升,企
业规模缩小;供应链不断优化,对于地理区位的要求降低;远程与协同办公趋势显著,减少了企业对固定
场所的依赖。
18.(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2)3省与 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加重了大城市病。不该限制:外来人口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
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19.(1)三角洲逐渐萎缩。调水调沙中断,入海泥沙减少;海水侵蚀加强,致三角洲面积减小。
(2)正值黄河下游汛前,需水量大;腾出库容,做好防汛准备;冲刷下游河床,减少河床泥沙堆积,增加
河道泄洪能力。
(3)空间变化:黄河尾闾河道从上游至下游,冲刷强度减弱;
时间变化:2002-2014 年,黄河尾闾河道总体处于冲刷状态,但冲刷强度减弱;直至 2015-2017 年,转变为
淤积状态。
20.(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
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沼泽吸附泥沙。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
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