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2025年中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年5月15日“全国低碳日”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日常生活中,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节约用电,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C.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公交等方式出行 D.减少使用塑料袋和过度包装物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B.羊毛属于合成纤维C.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固体粉末C.移走蒸发皿 D.量筒读数4.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标识在浓硫酸试剂瓶上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如图B.若发生轻度中毒,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D.闻气体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5.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作电视屏幕的荧光粉。如图为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铕原子的质量为152.0gC.x的数值为25 D.的核外电子数是656.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中涉及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选项 做法 化学原理A 用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镁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B 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渍 汽油能溶解油渍C 洗净后的铁锅及时擦干水分 破坏铁生锈的条件能达到防锈目的D 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7.“糖醋鲤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烹饪过程中用到了黄酒和食醋。黄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使烹饪出的菜品别具香味。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汽油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B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 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D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9.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聚乙烯塑料袋可盛装食品 B.碳酸钠可治疗胃酸过多C.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D.天然气可用作厨房燃料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性质完全相同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碳酸盐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1.如图是工业上用氨气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12.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3℃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13.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与分离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表实验方案不合理的个数有( )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Ⅰ 检验氮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Ⅱ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Ⅲ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Ⅳ 分离和KCl 用水溶解、过滤、蒸发、洗涤、干燥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利用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含有和)制备碱式碳酸铜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已知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温度为2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蚀刻废液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反应时,溶液保持不变B.洗涤固体是为了去除固体表面的杂质氯化钠C.干燥固体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好,但温度应低于220℃D.该工艺流程可减少水污染15.扬扬同学发现染布前可以用盐酸洗去布料表面部分碱性物质(如KOH),染色后用5%,10%,20%的醋酸溶液与等浓度等质量的KOH溶液反应,pH值变化如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KOH来源:B.扬扬用盐酸清洗布料后不用用水冲洗,因为盐酸没有腐蚀性C.如图所示,醋酸浓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体积越大D.由图像可知,随着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趋近于4.0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5分。16.(11分)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从采石场采集的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进行了下图的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过滤后滤渣损失忽略不计,氯化钙易溶于水。)(1)本实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反应的原因是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大理石的纯度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反应结束后,所得的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 (填物质的化学式)。17.(8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常用磷酸铁锂电池(如图)作为动力。(1)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2)磷酸铁锂电池外壳常用的材料大体分为三种:塑料、钢壳和铝壳,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电池工作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3)电极材料磷酸铁锂()中,锂、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4)报废的磷酸铁锂电池经过预处理、酸浸、除杂等环节回收得到的物质,可重新作为制作该电池的原料。已知拆解电池所得材料中含铁片、铜箔、铝箔等,采用硫酸“酸浸”的目的是除去铁、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其中一个),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18.(10分)如图1是小明同学绘制的“碱的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祝愿同学们破“碱”成蝶。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2)利用图1中“碱-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___________。A.CO B.CO2 C.SO2 D.N2(3)若碱为氢氧化钠,酸为稀盐酸。小明同学将稀盐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该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2.用pH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导电率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3、图4。①从图2中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②取少量图3中a点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相同状况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图4中mn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19.(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据如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实验开始就把发生装置与连接,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是 。(2)用A装置制取氢气时,使反应停止的便捷操作是 ,该装置的功能与装置B E中的 (填字母)功能相同。(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H 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性质进行探究。根据氨气的性质,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 (填“K”“L”或“M”)。20.(10分)工业固废的绿色转型对于资源的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兴趣小组以某工业废渣(含FeO和少量)为原料制备绿矾,其流程如下。已知: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铁粉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1)在常温下易与氢氟酸反应,其反应的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 。(2)两次过滤操作均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3)滤液①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滤渣②的成分是 。(4)绿矾是的结晶水合物,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反应生成而失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14分)铜制品久置在户外容易生锈,失去金属光泽,需要定期除锈、抛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锈成分及抛光过程进行以下探究。任务一 分析铜锈的成分【查阅文献】常见的铜锈成分为、或两者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少量铜锈,加入足量稀硝酸,铜锈溶解,有气泡产生,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铜锈成分为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任务二 模拟的生成【查阅文献】铜在的环境中生成CuCl,CuCl最终会转化为。【实验探究】向蒸馏水中加入CuCl粉末,每隔2min测一次pH,结果如图。【讨论分析】CuCl转化为分两个阶段:(2)①前10分钟:CuCl与水生成Cu2O,化学方程式为 。②第10~20分钟:部分Cu2O在酸性溶液中,吸收常见气体 (填化学式)生成。任务三 探究化学抛光原理除锈、打磨后的铜器表面仍有许多微小凸起(铜),某环保型化学抛光液中含有和,能够有效除去凸起的铜,使表面平整。【查阅文献】抛光总反应为【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试管 试剂 现象① 铜丝+1mL稀 无明显现象② 铜丝+10mL 30%的 铜丝表面产生棕色氧化膜(主要成分为CuO③ 铜丝+10mL 30%的+1mL稀 铜丝表面变光亮,溶液变蓝【讨论分析】抛光过程包含过程1和过程2,(3)过程1产生氧化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程2:除去氧化膜。除去氧化膜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任务四 探究抛光过程中,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查阅文献】易分解,分解速率与温度、(催化剂)和的浓度有关。【实验探究】探究温度和浓度一定时,不同浓度的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如下试剂(见表),置于40℃水浴中,测量各时间段生成的速率,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试管 相同试剂 不同试剂 各时间段生成的速率(mL/min)第3min 第6min 第9min 第12min④ 10mL 30%的、1mL 14%的溶液 1mL 30%的 3.0 3.5 3.6 3.6⑤ 10mL 30%的、1mL 14%的溶液 1mL 10%的 2.0 2.3 2.4 2.4【得出结论】(4)不同浓度的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是 。【反思改进】(5)某同学认为,为了更明显地观察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还需要增加试管⑥实验,除了在40℃水浴中以及加入10mL 30%的、1mL 14%的溶液之外,还应该加入的试剂为 (填用量和试剂名称)。参考答案1-15【答案】A【答案】B【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B【答案】D【答案】D【答案】B【答案】A【答案】D16.【答案】(1)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2)80%(3)3.52g。(4)、17.【答案】(1)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合理即可)(2)塑料 电(3)7:64(4)、 置换18.【答案】(1)盐(2)BC(3)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滴加稀盐酸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19.【答案】(1)B 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2)往下拉注射器的活塞,使固体和液体分开 E(3)M20.【答案】(1)SiF4(2)烧杯、漏斗、玻璃棒(3)Fe3+、Fe2+ 铁/Fe(4)21.【答案】(1)C(2) O2(3)(4)相同条件下,硫酸浓度越大,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5)1mL 50%的硫酸(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