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6.《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6.《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说一说:介绍邻居小伙伴?
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和他(她)都玩些什么?
说一说: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
第6课
我家的好邻居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梓湖小学 孙小玲
(统编版)3年级下册
探一探:主动认识新邻居
你是怎么认识邻居家小伙伴的?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小奇吗?
如果是邻居新伙伴和你打招呼呢?
评一评:文明做客
雷雷
小奇
雷雷为什么不开心?
雷雷和小奇一起玩耍,不收拾就走,这是不对的。
想一想
①一起玩却不一起收拾,你们猜,雷雷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看到这个情景,你想对小奇说点什么呢?
②如果小奇和雷雷一起收拾玩具,雷雷的心情又会怎样呢?
③如果雷雷的妈妈回家看到收拾干净的房间,妈妈的心情怎样呢?


优优
小新
优优
www.themegallery.com
评一评:图片中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主动打招呼,说明来意。
在饭点找邻居玩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要注意时间。
优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值得我们学习。


X
演一演:化解冲突

放学后,小明去小白家里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中不小心把旁边的水果盘摔碎了……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接下来的故事表演完整。
合作要求:
1、上来表演的同学,要先介绍自己扮演的角色。
2、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同学表演,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做一做:热情待客
邀请你的邻居小伙伴来家里玩,并请小伙伴为你的小主人礼仪做个评价吧!
下节课课前进行分享、展示。
Thanks!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孙小玲
课题 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的家庭生活”领域第3条目标要求设计,具体对应“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的内容标准。
教材分析 作为“我在这里长大”单元的核心课时,本课承担着从“家庭场域”向“社区空间”过渡的关键作用,通过建构“个人-家庭-邻里-社区”的认知逻辑链条,帮助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层次的提升。本单元采用渐进式教学设计,本课作为承启环节包含三个递进板块:“邻居家的小伙伴”(人际认知)、“邻里间的温暖”(情感培育)、“不给邻居添麻烦”(行为规范)。本次教学聚焦第一板块,重点引导学生:1.认知维度:理解邻里交往的基本礼仪规范。2.行为维度:掌握“热情有礼-尊重差异-适度交往”的相处策略。3.情感维度:培育主动交往意识和体会邻里和谐相处的美好情谊。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作为社区小公民的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同步提升其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社区公共生活奠定人际交往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普遍具备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生活经验(如串门、游戏等),但在如何建立和维护友好邻里关系方面仍缺乏理性认知。我校地处农村,同一村庄的居民往往兼具多重社会关系(邻里、亲属或同族),这种复合型人际关系网络使得农村学童的邻里生活经验较城市学生更为丰富且真实具体。处于这一阶段的三年级学生,其认知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方面已具备初步的邻里生活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通过灵活设计的教学活动(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调动已有经验,在实践探究中发展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受限于身心尚未成熟阶段,存在生活感悟碎片化、自觉性及自控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构建“认知引导-情感体验-行为转化”的教学路径。首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继而创设生活化情境深化情感认同,最终通过实践任务促进邻里交往能力的有效迁移。
核心素养目标 1.认知目标:能准确讲述邻里交往的基本礼仪规范,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2.技能目标:通过交流讨论、情境模拟、小组合作,能够运用热情有礼、尊重差异、适度交往的策略。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发起至少一次邻里互动,并能从中体会邻里和谐相处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交流讨论、情境模拟、小组合作,与邻居小伙伴相处能够运用热情有礼、尊重差异、适度交往的策略。
教学难点 难点: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发起至少一次邻里互动,并能从中体会邻里和谐相处的美好情谊。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说一说介绍邻居小伙伴 1、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和他(她)都玩些什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论健康有益的活动)2、出示邻居小伙伴玩耍的照片,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3、师小结: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你知道和邻居相处的有哪些技巧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板书课题)。 1、先让学生介绍邻居小伙伴的名字,再说说和邻居小伙伴都玩些什么,2、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小伙伴一起玩很开心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观看熟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认知维度引导学生感受到邻里间的友情与快乐。
环节二探一探主动认识新邻居 1、有位同学小奇,上个月搬新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一个伙伴都不认识,他好想认识一些新伙伴。你是怎么认识邻居家小伙伴的?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小奇吗?2、教师总结认识邻居新伙伴的方法,并做示范 3、如果你是小奇,你会怎么做?4、刚刚介绍的是你想认识邻居新伙伴需要主动打招呼,那如果是邻居新伙伴和你打招呼呢? 1、学生介绍自己认识邻居新伙伴的方法。2、学生假设自己是小奇,会怎样去认识新朋友4、遇到小伙伴主动过来打招呼,我们也要热情地回应。 探一探学会认识新伙伴的方法,从行为维度提升学生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能力。
环节三评一评文明做客 1、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奇交到了很多邻居小伙伴,他很开心。有个小伙伴叫雷雷,他邀请小奇去家里做客,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右下情境的视频)2、雷雷为什么不开心?想一想下面三个问题。①一起玩却不一起收拾,你们猜,雷雷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看到这个情景,你想对小奇说点什么呢?②如果小奇和雷雷一起收拾玩具,雷雷的心情又会怎样呢?③如果雷雷的妈妈回家看到收拾干净的房间,妈妈的心情怎样呢?3、去邻居家串门的学问还真不少。这里还有几位小朋友去邻居家串门时的情境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图片)看看他们的行为对不对?①请同学来判断第一幅图中的行为是否正确?如果有很多人在家呢?②第二幅图的行为对吗?还有什么情况是不适合去邻居家玩呢?③第三幅图的行为对吗?还有哪些情况下需要保持安静?除了调低电视音量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4、你们还知道哪些在邻居家做客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1、学生分析雷雷不愉快的原因。2、告诉小奇正确的做法。体会自己的言行给对方带来的影响,感受一起与雷雷收拾玩具后的快乐体验。3、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判断情境图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4、学生思考后,说出各种不同的选择。结合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情境图行为的判断,从行为维度引导文明做客的方式,做一个懂礼貌的人。
环节四演一演化解冲突 1、小组合作,完成情景剧创编。(老师有旁白)放学后,小明去小白家里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中不小心把旁边的水果盘摔碎了……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接下来的故事表演完整。3、请其他学生评价同学的表演4、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对,在生活中会遇见很多不同的情况。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作为小客人,都要做到文明做客,言行有礼。 1、同学们小组合作创编接下来的故事并上台展示。(可安排两组同学进行展示)2、学生评价表演 引导学生,运用“表达感受-协商解决”沟通模式提出2种以上解决方案 从行为维度引导学生遇到冲突秉承“主动、热情、有礼、尊重”原则
环节五做一做热情待客 做客有做客的礼仪,今天通过多项活动我们知道如何了解、认识新的邻居小伙伴,也学会了很多做客的礼仪。如果你作为小主人,邻居小伙伴到你家做客,你要怎样做呢?布置一个小任务给大家,完成实践作业,邀请你的邻居小伙伴来家里玩,并请小伙伴为你的小主人礼仪做个评价吧!下节课课前进行分享、展示。 1、学生说招待客人的方法2、回家完成实践作业,完成评价表,做好展示准备。 从情感维度引导让学生主动实践,体会邻里和谐相处的美好情谊。
总结评价 通过创设真实的社交情境,将课堂教育延伸至生活实践。课后任务设计以“邀请邻居小伙伴做客”为实践载体,引导学生在真实交往中运用待客礼仪,通过多元评价体系促进交往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发送一份创意邀请函拓展作业:邀请你的邻居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并请小伙伴为你的小主人礼仪做个评价吧!下节课课前展示同学们的《小主人礼仪评价表》。
板书设计 活动方式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说一说 介绍邻居小伙伴探一探 主动认识新邻居评一评 文明做客 演一演 化解冲突 做一做 热情待客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在实践中践行,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于是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邀请你的邻居小伙伴来家里玩,并请小伙伴为你的小主人礼仪做个评价,填写《小主人礼仪评价表》记录过程。通过孩子们回馈的评价表,希望学生能主动、热情、有礼、尊重认识邻居家的小伙伴。因此我有针对性的设置了8个问题,了解学生是否主动与邻居友好相处的意识,是否对邻居小伙伴友好热情的态度,有礼貌的对待邻居小伙伴,尊重邻居小伙伴的需求与意见。从自我评价,客人评价、家长评价三种评价主体,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做客和待客礼仪的理解。评价方法选择的是学生很喜爱的笑脸、哭脸图案,学生能够更加醒目。评价的最后,我设置小主人、客人、家长对本次小主人接待进行总结,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针对小主人和客人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分析评价结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主动、热情
有礼、尊重
、有礼
我家的好邻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